专利名称:病理标本包埋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病理标本包埋盒。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病理科所使用的病理标本包埋盒,通常是由盒体和盒盖组成,在盒体和盒盖上分别设有圆孔,这种结构的包埋盒对较大的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时,效果比较理想,但对于一些小组织病理标本,却容易造成遗失,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在临床上对小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时,一般用纱布包裹进行脱水,这种方法操作十分麻烦,脱水效果差、费时费力、增加了病理医师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脱水效果好、 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适宜各种规格标本使用的病理标本包埋盒。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理标本包埋盒,设有盒体和盒盖,盒体下底面设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盒体上端设有脱水网,侧面设有脱水网铰轴,脱水网一端与盒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脱水网铰轴缠绕连接,脱水网铰轴一端与盒体相铰接,另一端经制动环与盒体相连接,以利于根据病理标本的大小调整脱水网的长度,达到适宜各种规格的标本使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合理、脱水效果好、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适宜各种规格标本使用等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盒体1、盒盖2、脱水网3、脱水网铰轴4、制动环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病理标本包埋盒,设有盒体1和盒盖2,盒体和盒盖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盒体1下底面设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盒体1上端设有脱水网 3,侧面设有脱水网铰轴4,脱水网3 —端与盒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脱水网铰轴4缠绕连接,脱水网铰轴4 一端与盒体1相铰接,另一端经制动环5与盒体1上设有的定位孔固定连接,以利于根据病理标本的大小调整脱水网的长度,达到适宜各种规格的标本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病理标本的大小,抽出脱水网铰轴4,转动脱水网铰轴 4,调整脱水网3的长短,当位置合适后,将脱水网铰轴4上的制动环5插入定位孔中固定, 对病理标本进行脱水清洗,清洗的水经盒体1下端设有的出水孔经出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合理、脱水效果好、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适宜各种规格标本使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1. 一种病理标本包埋盒,设有盒体和盒盖,盒体下底面设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盒体上端设有脱水网,侧面设有脱水网铰轴,脱水网一端与盒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脱水网铰轴缠绕连接,脱水网铰轴一端与盒体相铰接,另一端经制动环与盒体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病理标本包埋盒,设有盒体和盒盖,盒体下底面设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盒体上端设有脱水网,侧面设有脱水网铰轴,脱水网一端与盒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脱水网铰轴缠绕连接,脱水网铰轴一端与盒体相铰接,另一端经制动环与盒体相连接,以利于根据病理标本的大小调整脱水网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合理、脱水效果好、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适宜各种规格标本使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N1/36GK202330130SQ20112049794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李军, 李秋静 申请人: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