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度计,特别是一种毛细管粘度计。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选择粘度适当的润滑油,能充分发挥润滑油的作用,保证发动机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况。因此对于生产装置,定期检测运行设备中所用润滑油的粘度变化,判断设备是否需要换油,对保证设备的“安,稳,长,满,优”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粘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雷氏粘度,赛氏粘度,恩氏粘度,运动粘度等。由于U形管一侧有较大的球形空间,清洗难度大,不易清洗干净,影响测试准确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毛细管粘度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毛细管粘度计,由缓冲球、毛细管和护管构成,材质为玻璃。缓冲球外侧是护管,护管上端与上直管封闭相连,护管下端与下直管封闭相连,护管支撑与护管壁相连。缓冲球之间间距为20-30mm,毛细管直径0.15-0.20mm,毛细管长18_30mm。使用时将毛细管粘度计垂直固定后,流出口一侧置于下部,在流出口处用一个瓶子接流出液。经过进入口向毛细管粘度计缓冲球中加入定量待测液,按测试标准恒温后,用吸液设备在流出口吸取待测液,当待测液流经毛细管上刻度线以上时,停止吸液,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待测液自动向下流动,记录流过上下两个刻度线的时间按照公式计算粘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便于清洗,测量精度高,成本低,便于制造。
图1为毛细管粘度计结构示意图:图示:I进入口;2缓冲球;3上刻度线;4护管;5下直管;6护管上端;7上直管;8护管支撑;9毛细管;10护管下端;11流出口 ;12护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所示毛细管粘度计,由缓冲球2、毛细管9和护管4构成,材质为玻璃。缓冲球2外侧是护管4,护管上端6与上直管7封闭相连,护管下端10与下直管5封闭相连,护管支撑8与护管壁12相连。缓冲球之间间距为20mm,毛细管直径0.15mm,毛细管长18mm。使用时将毛细管粘度计垂直固定后,流出口 11 一侧置于下部,在流出口 11处用一个瓶子接流出液。经过进入口 I向毛细管粘度计缓冲球2中加入定量待测液,按测试标准恒温后,用吸液设备在流出口 11吸取待测液,当待测液流经毛细管上刻度线3以上时,停止吸液,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待测液自动向下流动,记录流过上下两个刻度线的时间按照公式计算粘度。实施例2:如图所示毛细管粘度计,由缓冲球2、毛细管9和护管4构成,材质为玻璃。缓冲球2外侧是护管4,护管上端6与上直管7封闭相连,护管下端10与下直管5封闭相连,护管支撑8与护管壁12相连。缓冲球之间间距为25mm,毛细管直径0.20mm,毛细管长20mm。使用时将毛细管粘度计垂直固定后,流出口 11 一侧置于下部,在流出口 11处用一个瓶子接流出液。经过进入口 I向毛细管粘度计缓冲球2中加入定量待测液,按测试标准恒温后,用吸液设备在流出口 11吸取待测液,当待测液流经毛细管上刻度线3以上时,停止吸液,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待测液自动向下流动,记录流过上下两个刻度线的时间按照公式计算粘度。
权利要求1.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由缓冲球、毛细管和护管构成,材质为玻璃,其特征在于:缓冲球外侧是护管,护管上端与上直管封闭相连,护管下端与下直管封闭相连,护管支撑与护管壁相连,缓冲球之间间距为20-30mm,毛细管直径0.15-0.20mm,毛细管长18_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由缓冲球、毛细管和护管构成,材质为玻璃。缓冲球外侧是护管,护管上端与上直管封闭相连,护管下端与下直管封闭相连,护管支撑与护管壁相连。缓冲球之间间距为20-30mm,毛细管直径0.15-0.20mm,毛细管长18-30mm。该毛细管粘度计使用方便,便于清洗,测量精度高,成本低,便于制造。
文档编号G01N11/06GK202939107SQ20122056601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张恩泉 申请人:大庆宇通润滑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