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具体是指一种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铁的迅猛发展,相继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服役可靠性、运行安全性研究之后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关于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问题。据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纲要,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 届时有一千列高速列车同时运行在路网中。因此,为乘客提供一个乘坐舒适的乘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研究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拟系统来进行模拟试验,进而做出舒适性理论评价、舒适性的提升优化技术等。但是,目前尚无可靠的模拟系统,从而给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问题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尚无可靠的模拟系统,从而给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问题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模拟高速车体的实际振动及其振动特性,从而便于进行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舒适性问题研究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主要由模拟装置组成,该模拟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设置在该支撑装置上的振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该振动装置上的连接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分别与支撑装置以及连接装置相连接的激振梁、通过其一端具有的伸缩杆连接在激振梁上的作动器。为了便于将伸缩杆连接在激振梁上,在所述伸缩杆与激振梁连接一端还设有球铰。为了便于将作动器另一端固定,使伸缩杆做伸缩运动时能振动激振梁,从而使安装在激振梁上的车体进行模拟振动实验,在所述作动器相对于伸缩杆一端也设有球铰。为了满足需要,所述作动器为液压作动器。为了便于支撑激振梁,以便承受激振梁以及安装在激振梁上的车体的重量,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激振梁上的支撑架。为了更好的承受压力,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激振梁的两端。为了便于安装车体,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激振梁上的连接件。为了便于将连接件连接在激振梁上,在所述激振梁上设有T型槽,所述连接件通过与该T型槽相匹配的T型螺栓连接在激振梁上。为了确保效果,在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0015](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激振梁上设有作动器,方便对激振梁施加控制力以促进激振梁发生位移,从而对安装在该激振梁上的车体进行振动,进而通过对该车体进行的模拟振动以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的振动舒适性问题进行研究。(3)本实用新型的作动器的伸缩杆上设有球铰,方便将该作动器连接在激振梁上, 确保作动器无运动干扰。(4)本实用新型的作动器另一端也设有球铰,方便将该作动器另一端固定,确保作动器无运动干扰。(5)本实用新型的激振梁上设有连接体,方便将车体通过该连接体安装在激振梁上。(6)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体通过与设置在激振梁上的T型槽相匹配的T型螺钉连接在激振梁上,方便拆卸及安装连接体,从而在连接体损坏时方便维修及更换。(7)连接体上设有螺纹孔,方便使用螺钉或螺栓等将车体安装在连接体上,以便安装及拆卸车体。(8)本实用新型的激振梁上设有支撑装置,方便支撑激振梁以及车体的重量。(9)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为两个支撑架,该两个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激振梁的两端,方便均勻分担激振梁以及车体的重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球铰连接在作动器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激振梁,2—作动器,3—伸缩杆,4一球铰,5—支撑架,6—连接件,7— T型槽, 8— T型螺栓,9一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模拟装置组成,该模拟装置设置在落地室内开垦的试验地垦中,且该模拟装置包括用于使车体发生振动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激振梁1,该激振梁1为立方体结构,并由抗压型硬质材料制作而成。为了便于支撑激振梁1, 在该激振梁1上还设有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设置在激振梁1 的正下方,且该支撑架5设为两个,其上端与激振梁1的下底面相连接,而其下端则固定在实验地垦底面上,且该两个支撑架5分别设置在该激振梁1的两端。为了便于安装车体,在所述激振梁1上还设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 6,该连接件6的顶端与落地室的地面相平,以便将车体安装在该连接件6上的模拟状态与实际车体运行在路面上的状态相一致。为了便于将连接件6连接在激振梁1上,在该激振梁1的上表面上设有T型槽7,且该T型槽7为通槽。在所述T型槽7上则设有与该T型槽相匹配的T型螺栓8,所述连接件6则通过该T型螺栓8连接在激振梁1上。为了便于安装车体,在所述连接件6上还设有螺纹孔9。为了对激振梁1施加控制力,使激振梁1发生振动,在该激振梁1上还设有一端具有伸缩杆3的作动器2,所述作动器2为液压作动器。为了便于将该作动器2连接在激振梁 1上,在所述伸缩杆3上还设有球铰4,该球铰4 一端固定在伸缩杆3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激振梁1上,从而使该作动器2能相对激振梁1转动,因此方便对激振梁1施加控制力。为了便于在水平方向对激振梁1施加控制力,所述作动器2设置在激振梁1的前侧面或/和后侧面,从而方便对激振梁1施加前后方向的控制力。同时,将作动器2设置在激振梁1的左端面或/和右端面,方便对激振梁1施加左右方向的控制力。为了在垂直方向对激振梁1 施加控制力,在该激振梁1的下底面上也设有作动力。因此方便根据需要,能同时对激振梁 1施加二维平面内的控制力,或者对激振梁1施加三维空间内的控制力,以便更真实的模拟高速列车运行中的振动状态。为了便于对激振梁1施加控制力,在作动器2相对于伸缩杆3 —端也设有球铰4, 且该球铰4 一端连接在作动器2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实验地垦的侧壁上。使用时,将两个模拟装置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头部和尾部。车体则通过与螺纹孔9 相匹配的螺钉连接在连接件6上,拧紧螺钉后将车体固定在连接件6上。根据振动需要启动设置在激振梁1各个表面上的作动器2,使该作动器2对激振梁1施加控制力,从而使激振梁1发生振动,进而对车体进行振动。完成模拟实验后拆下车体,以便下次使用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模拟装置组成,该模拟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设置在该支撑装置上的振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该振动装置上的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分别与支撑装置以及连接装置相连接的激振梁(1)、通过其一端具有的伸缩杆(3)连接在激振梁(1)上的作动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杆(3) 与激振梁(1)连接一端还设有球铰(4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作动器(2) 相对于伸缩杆(3) —端也设有球铰(4)。
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2)为液压作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激振梁(1)上的支撑架(5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激振梁(1)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激振梁(1)上的连接件(6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振梁(1) 上设有T型槽(7),所述连接件(6)通过与该T型槽(7)相匹配的T型螺栓(8)连接在激振梁(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 (6)上还设有螺纹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车体实线振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模拟装置组成,该模拟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设置在该支撑装置上的振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该振动装置上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模拟高速车体经受振动,从而便于进行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问题的研究,因此适合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G01M17/08GK202210036SQ20112037535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丁建明, 刘璐, 刘鼎, 张兵, 林建辉, 陈双喜 申请人:林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