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3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电磁场强测量系统及用于其的方法

时间:2025-05-13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电磁场强测量系统及用于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场强测量系统及用于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间电磁场强测量行业里,过去都采用环形天线、偶极子天线、对数周期天线等方向性天线与场强接收机一起来测量电磁场强。由于空间电磁场的矢量性,采用传统的方向性天线与场强接收机一起来测量电磁场强时,必须手动或伺服自动调整这些天线的方向进行多次测量以得到不同的场强数据,然后将多次测量得到的场强数据进行比较,选出最大的场强值,视此最大的场强值为空间某点的实际场强值。这种系统结构及测量方式不宜实现自动化,测量速度较慢,数据不确定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场强测量系统及一种应用于该系统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的系统,包括电磁场强传感器,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呈具有第一开口的环优选为圆环的形状的第一管状屏蔽壳;和多根各具有头端和尾端的第一绝缘导线,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包括第一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一接地导线,其中每根第一绝缘导线被穿于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内,使得各根第一绝缘导线的头端适于从所述第一开口的同一侧穿出,且各根第一绝缘导线的尾端适于从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侧穿出,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中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一接地导线的第一绝缘导线以尾端接头端的方式串联地电连接,且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一绝缘导线的未与尾端电连接的头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尾端,所述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一绝缘导线的未与头端电连接的尾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地导线的头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用于输出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一场强分量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接地导线的尾端接地,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呈具有第二开口的环优选为圆环的形状的第二管状屏蔽壳;和多根各具有头端和尾端的第二绝缘导线,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包括第二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二接地导线,其中每根第二绝缘导线被穿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内,使得各根第二绝缘导线的头端适于从所述第二开口的同一侧穿出,且各根第二绝缘导线的尾端适于从所述第二开口的另一侧穿出,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中不同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二接地导线的第二绝缘导线以尾端接头端的方式串联地电连接,且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二绝缘导线的未与
5尾端电连接的头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尾端,所述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二绝缘导线的未与头端电连接的尾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接地导线的头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用于输出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二场强分量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接地导线的尾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和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相同,并被布置为成90度且使得,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第二开口相交,且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部分相交,并且其中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的数量与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的数量相同,以及场强接收机,所述场强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计算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的矢量和作为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方法,包括步骤(i)将所述系统置于所述待测位置进行电磁场强测量使得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和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垂直于水平面,以得到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一场强分量的第一信号和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二场强分量的第二信号;(ii)分别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 以及(iii)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计算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的矢量和作为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进行电磁场强测量时仅需要进行一次测量就能获得所需的电磁场强数据,能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电磁场强的测量更加方便。


在下文中,通过非限制性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将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去掉绝缘顶盒的上盖之后的示意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去掉上半部分且去掉金属底座的上盖之后的示意俯视图;图4是图3中的金属底座的示意纵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磁场强全自动测量系统的系统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测量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的底座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管状屏蔽半壳2、第一管状屏蔽半壳3、第二管状屏蔽半壳4、第二管状屏蔽半壳5均为呈半环优选为半圆环的形状的金属的管状屏蔽半壳。第一管状屏蔽半壳2 和第一管状屏蔽半壳3在图中所示的TL平面内形成呈具有第一开口的环优选为圆环的形状的第一管状屏蔽壳,第二管状屏蔽半壳4和第二管状屏蔽半壳5在图中所示的TL平面内形成呈具有第二开口的环优选为圆环的形状的第二管状屏蔽壳。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管状屏蔽壳在与第一开口相对的部分具有第一附加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一附加开口分别由所述两个第一管状屏蔽半壳的两对相对端限定;第二管状屏蔽壳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部分具有第二附加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二附加开口分别由所述两个第二管状屏蔽半壳的两对相对端限定。金属底座6用于固定所述两个第一管状屏蔽半壳的限定了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对端对,和所述两个第二管状屏蔽半壳的限定了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端对。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一绝缘顶盒1,其用于固定所述两个第一管状屏蔽半壳2、3的限定第一附加开口的相对端对,以及所述两个第二管状屏蔽半壳4、5的限定第二附加开口的相对端对。第一管状屏蔽壳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管状屏蔽壳所在的平面相互成一固定夹角,其优选地为90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壳是金属的。图2是图1中的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去掉绝缘顶盒1的上盖之后的示意俯视图。如图2所示,绝缘套管7、8从绝缘顶盒1内部垂直交叉穿过,且绝缘套管7、8以及其内的导线相互间在绝缘顶盒1内均不相接。如图2所示,形成环形的管状屏蔽半壳2和管状屏蔽半壳3内部为绝缘套管7,而形成环形的管状屏蔽半壳4和管状屏蔽半壳5的内部为绝缘套管8。图3是图1中的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去掉上半部分且去掉金属底座6的上盖之后的示意俯视图。如图3所示,形成环形的管状屏蔽半壳2和管状屏蔽半壳3内部为绝缘套管7,七条第一绝缘导线9被套于绝缘套管7内;形成环形的管状屏蔽半壳4和管状屏蔽半壳5的内部为绝缘套管8,七条第二绝缘导线10被套于绝缘套管8内。每根第一绝缘导线9的头端12适于从所述第一开口的同一侧穿出,而每根第一绝缘导线9的尾端13适于从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侧穿出。每根第二绝缘导线10的头端14适于从所述第二开口的同一侧穿出,而每根第二绝缘导线10的尾端15适于从所述第二开口的另一侧穿出。在需要测量中短波领域例如至少150KHz到30MHz这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时,本发明的系统优选地需在绝缘套管7或8内使用7根以上的导线。因此,优选地,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的数量是7根或7根以上,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的数量是7根或7根以上。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第二开口相交,且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部分相交。在金属底座6内置有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下文将结合图5对其进行说明。图4是图3中的金属底座6沿管状屏蔽半壳4和管状屏蔽半壳5形成的平面切开的示意纵截面图,示出了金属底座6内部的电连接关系。在图4中, 表示电气连接点。如图4所示,在金属底座6内的绝缘导线10包括第一信号输出导线Al (节点AlT (12)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Al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A2 (节点A2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A2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A3 (节点A3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A2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A4 (节点A4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A4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A5 (节点A5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A5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A6 (节点A6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A6W为该导线的尾端) 和第一接地导线A7(节点A7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A7W(13)为该导线的尾端)共七条绝缘导线;节点A1T(12)用于输出指示待测位置的第一场强分量的第一信号,接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它同时也是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节点AlW直接连接节点 A2T ;导线A2、A3、A4、A5和A6依次尾端和头端相接,优选地,在它们之间的每个相接点连一个电阻器到地17,地17在这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是底座金属壳,该电阻器的电阻为250-350 欧姆,更优选地,该电阻器的电阻为300欧姆;节点A6W与A7T直接相接;节点A7W(13)是 A7的尾端,其接地17 (在此实施方案中是底座6的金属壳)。在金属底座6内的绝缘导线 9包括第二信号输出导线Bl (节点BlT (14)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BlW为该导线的尾端)、 导线B2(节点B2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B2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B3(节点B3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B3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B4(节点B4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B4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B5 (节点B5T为该导线的头端,节点B5W为该导线的尾端),导线B6 (节点 B6T为该导线的头端、B6W为该导线的尾端),第二接地导线B7(节点B7T为该导线的头端、 节点B7W(15)为该导线的尾端)共七条绝缘导线;节点B1T(14)用于输出指示待测位置的第二场强分量的第二信号,接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它同时也是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节点BlW直接连接节点B2T ;导线B2、B3、B4、B5和B6依次尾端和头端相接,优选地,在它们之间的每个相接点连一个电阻器到地17 (底座金属壳),所述电阻器可具有250欧姆-350欧姆范围内的任意电阻值,优选地为300欧姆;导线B6W与B7T直接相接;节点B7W(15)接地17 (底座6的金属壳)。第一绝缘导线9与第二绝缘导线10相互间无连接。虽然在该实施方案中,对于第一绝缘导线9,头端12(A1T)用于信号输出,尾端 13(A7ff)接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也可以选择头端12(A1T)接地,尾端13(A7W)用于信号输出。同样地,对于第二绝缘导线10,头端14 (BIT)也可以用于接地,而尾端15 (B7W) 也可用于信号输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优选地通过在除了信号输出导线和接地导线之外的导线的互接节点处对地接一个合理大小的电阻器, 平坦了在互接节点处测得的场强信号的波形,消除了测得的场强信号的谐振峰,使得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增益相同,在互接节点处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电磁场强全自动测量系统的系统图。在图中,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100优选地经由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通过数据电缆线 71和控制电缆线72,与场强接收机73相连。所述场强接收机73通过所述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12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14,其中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12连接节点A1T,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也即第一场强分量值, 而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14连接节点B1T,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也即第二场强分量值。场强接收机73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计算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的矢量和作为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场强接收机73优选地包括接收电路74,其与数据电缆线71相连以接收来自数据电缆线71的信号;控制电路75,其与控制电缆线72相连以将控制码通过控制电缆线72发送到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 ;以及CPU76,其与接收电路74和控制电路75相连,所述CPU76接收来自接收电路74的信号,根据该信号,所述CPU76通过传感器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产生控制码,并且将控制码发送给控制电路75,由控制电路75将控制码发送给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其在下文将作进一步描述。在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100中优选地还包括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其置于金属底座6内,如图3所示。场强接收机可以连接到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信号选择与
8处理电路11优选地由信号选择电路(未示出)和信号放大电路(未示出)两部分组成,其中信号选择电路包括一继电器(未示出),其接收来自场强接收机的控制电路75的控制码, 从而选择是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AlT(U)的信号还是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B1T(14)的信号发送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来自所述信号选择电路的信号并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数据电缆线71发送至所述场强接收机。在此实施方案中,所述继电器实现了,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轮流电连接到所述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由此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轮流电连接到所述场强接收机。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测量方法的原理示意图。所述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的底座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以任意角度放置,进行测量,得到以(ΙΒμ V/ m为单位的两个场强分量A、B的值。取场强分量值A,B中大的一个值(A,B相等时则取该相等值),该值被定为粗测值t。粗测值t与待测场强C的精测值之间存在误差χ,χ值范围为0至3dB μ V/m。经研究发现χ值与场强分量A和场强分量B的两个值之差的绝对值 IA-B存在如表ι中所示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且该关系与实测环境、待测电磁场强均无关。通过查表得到修正值X,待测场强C的值可通过C = t+x计算,以此方法得到的C 即为精测值。这一方法的原理在于场强分量A的值为与导线9所在平面垂直方向的场强值; 场强分量B的值为与导线10所在平面垂直方向的场强值。由于导线9与导线10夹角成90 度,故场强分量A和场强分量B方向正交(成90°角),因此,如果场强分量A与B的值确定,则场强分量A与B两者中的较大者t(在图6中是A)与待测场强C的角度α就被确定了。同时,场强分量值A与场强分量值B之差的绝对值确定,待测场强C与t的差也即修正值χ也确定。从而,在仅仅已知A和B的情况下,即可计算出A和B所对应分量的矢量和的值,也就是C。当测量值以dB · μ V/m为单位时,所述方法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A-B = 201gC cosa -201gC sin a = 201g cot aχ = 201gC-201gC cosa = -201g cosa由此可见,修正值x只与角度α有关。当A与B确定时,α也就确定了,同时场强分量值A与场强分量值B之差的绝对值|A-B|也是确定的,因此,优选地,可预先建立差的绝对值|A-B|与修正值χ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确定与不同的场强分量值的差的绝对值|A-B|所对应的修正值X,得到如表1所示的χ值的列表。优选地,在实际操作中,场强接收机73的CPU76通过传感器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产生控制码,并且将控制码发送给控制电路75,控制电路75将控制码发送给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11根据该控制码选择是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 A1T(12)还是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B1T(14)电连接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来自所述信号选择电路的信号并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数据电缆线71发送至所述场强接收机,从而测得场强分量A或B的值。当信号选择电路选择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A1T(12)连接到信号放大电路时,测得场强分量A的值,当信号选择电路选择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B1T(14)连接到信号放大电路时,测得场强分量B的值。当场强分量A和场强分量B的值都已测得时,计算出两者之差的绝对值|A-B|, 根据|A-B|查表得到修正值χ。从而,在仅测得A与B的值的情况下,即可通过C = t+x求得待测场强C的值。上述过程均由CPU76通过运行传感器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而自动完成,从而实现了对电磁场强的全自动测量。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100的金属底座6的底座面板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金属底座6的上平面。从图中可见,金属底座6的上平面包括数据电缆线接口 81和控制电缆线接口 82。数据电缆线接口 81连接了数据电缆线71。控制电缆线接口 82连接了控制电缆线72和电源线83,控制电缆线72连接到所述继电器,而电源线83为所述非方向性电磁场强传感器供电。与采用传统的方向性天线与接收机组成的系统进行多次测量后对数据进行比较选出场强的最大值的测量方法相比,本发明操作简便,仅需要测量一次数据,测量过程实现全自动化,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用于测量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的系统,包括电磁场强传感器,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呈具有第一开口的环优选为圆环的形状的第一管状屏蔽壳;和多根各具有头端和尾端的第一绝缘导线,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包括第一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一接地导线,其中每根第一绝缘导线被穿于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内,使得各根第一绝缘导线的头端适于从所述第一开口的同一侧穿出,且各根第一绝缘导线的尾端适于从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侧穿出,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中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一接地导线的第一绝缘导线以尾端接头端的方式串联地电连接,且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一绝缘导线的未与尾端电连接的头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尾端,所述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一绝缘导线的未与头端电连接的尾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地导线的头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用于输出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一场强分量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接地导线的尾端接地,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呈具有第二开口的环优选为圆环的形状的第二管状屏蔽壳;和多根各具有头端和尾端的第二绝缘导线,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包括第二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二接地导线,其中每根第二绝缘导线被穿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内,使得各根第二绝缘导线的头端适于从所述第二开口的同一侧穿出,且各根第二绝缘导线的尾端适于从所述第二开口的另一侧穿出,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中不同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和第二接地导线的第二绝缘导线以尾端接头端的方式串联地电连接,且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二绝缘导线的未与尾端电连接的头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尾端,所述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二绝缘导线的未与头端电连接的尾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接地导线的头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用于输出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二场强分量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接地导线的尾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和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相同,并被布置为成90度且使得,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第二开口相交,且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部分相交,并且其中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的数量与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的数量相同,以及场强接收机,所述场强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计算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的矢量和作为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根第一绝缘导线的数量是7根或7根以上, 所述多根第二绝缘导线的数量是7根或7根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一绝缘导线中任意两根导线的相接点都通过一个电阻器接地,所述串联地电连接的第二绝缘导线中任意两根导线的相接点都通过一个电阻器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阻器的电阻为250-350欧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阻器的电阻为300欧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限定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和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限定所述第二开口的部分,所述地由所述底座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由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两端限定,所述第二开口由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两端限定,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部分具有第一附加开口,且包括两个相同的、呈半环优选为半圆环的形状的第一管状屏蔽半壳,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一附加开口分别由所述两个第一管状屏蔽半壳的两对相对端限定,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部分具有第二附加开口,且包括两个相同的、呈半环优选为半圆环的形状的第二管状屏蔽半壳,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二附加开口分别由所述两个第二管状屏蔽半壳的两对相对端限定,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所述两个第一管状屏蔽半壳的限定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对端对和所述两个第二管状屏蔽半壳的限定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端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绝缘顶盒,所述顶盒用于固定所述两个第一管状屏蔽半壳的限定所述第一附加开口的相对端对和所述两个第二管状屏蔽半壳的限定所述第二附近开口的相对端对。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底座是金属底座。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壳是金属的。
12.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所述底座中还设有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所述场强接收机通过所述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包括一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轮流电连接到所述信号选择与处理电路,由此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导线的头端轮流电连接到所述场强接收机。
14.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的方法,包括步骤(i)将所述系统置于所述待测位置进行电磁场强测量使得所述第一管状屏蔽壳和所述第二管状屏蔽壳垂直于水平面,以得到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一场强分量的第一信号和指示所述待测位置的第二场强分量的第二信号;( )分别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以及(iii)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计算所述第一和第二场强分量的矢量和作为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iii)包括将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中较大的一个作为粗测值,或者在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相等的情况下将它们中任一作为粗测值;基于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确定被作为粗测值的所述场强分量与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之间的夹角,并基于所述夹角确定一修正值;以及用所述修正值修正所述粗测值得到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以dByV/m为单位,所述步骤(iii)包括将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中较大的一个作为粗测值,或者在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相等的情况下将它们中任一作为粗测值;基于所述第一场强分量和第二场强分量之差确定一修正值,其中所述修正值为将被作为粗测值的场强分量与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之间的夹角的余弦的常用对数乘以(-20) 得到的值,所述夹角基于所述差确定;以及将所述粗测值和所述修正值的和作为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差与所述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被预先建立, 确定修正值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差对应的修正值。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电磁场强传感器,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成90度,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分别产生指示待测位置的第一场强分量的第一信号和指示待测位置的第二场强分量的第二信号;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场强接收机,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并计算所述待测位置的电磁场强值。本发明操作简便,仅需要测量一次数据,测量过程实现全自动化,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R29/08GK102175927SQ20111002083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雪松, 孟元文, 孟凡奎, 张思维, 石磊, 赵有维, 陈玉生 申请人:北京科环世纪电磁兼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专利名称:Gis二次系统骚扰电压和骚扰电流的测量系统与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骚扰电压和骚扰电流测量领域,特别涉及GIS 二次系统骚扰电压和骚扰电流的测量系统与方法,尤其涉及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二次系统骚扰电压和骚扰电流测量系统
  • 专利名称:基于卫星定位数据和车辆传感器数据的车辆导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申请案涉及ー种用于车辆导航的方法及一种对应的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在车辆导航中,根据卫星定位数据来确定车辆位置是已知的。例如,可以从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它基于卫
  • 专利名称:一种喷杆位姿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植保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杆位姿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背景技术:喷杆的非期望运动是导致喷杆式喷雾机喷雾沉积均匀性下降的重要因素,对喷杆非期望运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测量喷雾机作业
  • 专利名称:可同时精确调整及检测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度可同时精确调整和检测的微型光学狭缝,适用于各种使用狭缝的光学仪器,尤其适用于替代各种分光光度计中O. 020_至I. OOmm的固定及可调整的光学狭缝
  • 专利名称:C-反应蛋白试剂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试剂盒,特别涉及ー种C-反应蛋白试剂盒。 背景技术: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 1930 年 Tillet 和 Francis 在急性大
  • 专利名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相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光激发偶联免疫检测技术,具体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相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背景技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一种含有血红素辅基的膜结合糖蛋白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