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简易旋光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装置涉及物质旋光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物质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的性质叫做旋光性,具 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旋光物质,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右旋转(顺时针方向)的物质叫做右旋体,向左旋转(逆时针方向)的物质叫做左旋体,使偏振光振动平面旋转的角度叫做该物质的旋光度。在一定温度、一定波长下物质的比旋光度(单位长度、单位浓度的旋光度)是旋光物质的一个物理常数。通过比旋光度的测定,可以鉴定物质及判断左、右旋体。实验常用测量装置包含起偏器及波片、检偏器、读数装置及样品。以图3进行说明,在图3中,波片(32)放置在起偏器(31)后面,使振动面从(33)变化到(34),在检偏器(35)观察到明暗不同的三部分视场(简称三分视场)(36)。旋转检偏器(35)使三分视场的分界线消失,此时称为零度市场(37),记录此时的读数ql。放入样品,出现三分视场(36),调节检偏器偏振片(35)的方向使三分市场变化成零度视场(37),记录此时的读数q2,则旋光度q=q2_ql,q>0为右旋物质,q〈0为左旋物质。零点其实就是起偏器(31)和波片(32)的振动矢量在检偏器透振方向(35)的分量相同,此时三分视场变成亮度均匀视场,在检偏器(35)旋转180度的范围内有2个零度视场,一个零度视场比较暗淡(37),一个比较明亮(38),由于人眼对强光很不敏感,当视场处于明亮状态时,把检偏器转动一定的角度,人眼根本感觉不到视场亮度的变化,因此就不能准确地判断零点状态,势必造成测定结果的不准确。所以,要以亮度较暗的零度视场作为测量的参考位置。一般亮度较暗的零度视场(37)称为真的零度,将明亮均匀的零度视场(38)称为假零度。由于真零度(37)亮度不高,观察比较吃力,在判断从三分视场转变为均匀视场,比较困难,造成旋光度测量不准确,对小角度特别明显。而且由于是通过眼睛观察,在判断三分视场存在主观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灵敏度,选择激光和选择检偏器与起偏器相同的透振方向;为了减少人眼的影响,选择电子光强计。本发明装置技术方案是使用激光代替常用的钠光,激光接近于是线偏振光,调节起偏器的透振方向获取一个比较强的光,旋转检偏器一周,记录每个角度对应的光强,放置样品进入光路,再次旋转检偏器一周,记录每个角度对应的光强。样品放入前的最大光强(或最小光强)和放入后的最大光强(或最小光强)所对应角度的差值就是旋光度。本发明装置有益效果是直观,能够更好地认识偏振光的性质,能够较好理解旋光和旋光度,在教学中能提高学生认识、增强教学效果。
图I是发明装置图。图2是带角度指示的起偏器(检偏器)装置。图3常见实验装置及视场示意图。其中图I中I、激光器,2、起偏器,3、检偏器,4、电子光强接受器,5、电源,6、样品。图2中21、游标,22、主刻度盘,23、偏振片(固定在游标盘上,随游标盘转动)。图3中31、起偏器,32、波片,33、起偏器透振方向,34、经过起偏器再经过波片后的振动方向,35、检偏器透振方向,36、三分视场,37、真零度视场,38、假零度视场。
具体实施方式
起偏器和检偏器是同一种器件,靠近光源的称为起偏器,靠近光强接受器的称为检偏器。打开激光器电源,将电子光强接受器(4 )和激光器(I)靠拢,调节电子光强接受器
(4)和激光器(I)等高。拉远电子光强接受器(4),调节激光器上下方向,使激光水平传播。将起偏器(2)引入光路,旋转游标盘改变起偏器(2)的透振方向使电子光强接受器的显示为最大。将检偏器(3)引入光路,旋转游标盘改变检偏器(3)的透振方向使电子光强接受器的显示为最大,记录下此时的检偏器(3)读数ql。将样品(8)引入光路,旋转游标盘改变检偏器(3)的透振方向使电子光强接受器的显示为最大,记录下此时的检偏器(3)读数q2。比较样品放入前后,检偏器(3)读数q2与ql之差,这便是旋光度,q2_ql>0为右旋体,q2_ql〈0为左旋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易旋光度测量装置由激光器及电源、起偏器、检偏器、电子光强接受器,其特征是电子光强接受器直接显示当前的光强;起偏器引入光路调节起偏器的透振方向、检偏器和样品引入光路后都是调节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使光强接受器的显示数字达到最大。
2.根据权利I所述一种简易旋光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调节检偏器使光强信号接受器的显示数字达到最大,记录电子光强接受器数字达到最大时检偏器的角度值,旋光度就是样品引入光路前和后检偏器的角度差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旋光度测量装置。调节电子光强接受器(4)和激光器(1)等高,调节激光器使激光水平传播。将起偏器(2)引入光路,调节起偏器(4)使光强接受器读数最大。将检偏器(3)引入光路,调节检偏器(4)使光强接受器读数最大,记录此时检偏器(4)的角度数值q1。将样品(8)引入光路,调节检偏器(4)使光强接受器读数最大,记录此时检偏器(4)的角度数值q2,旋光度=q2-q1。
文档编号G01N21/21GK102841057SQ2011101733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5日
发明者胡再国, 汪仕元 申请人: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