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害气体浓度监测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
背景技术:
有害气体浓度监测器主要应用于对煤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检测和报警,以提醒管理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漏气问题,防止煤气等有害气体造成人体中毒、引发火灾等灾害事故。现在的有害气体浓度监测器均为单一的报警信号,比如用扬声器或发光二极管进行报警,都只能反映两种状态之一,即有有害气体泄露或没有有害气体泄露,不能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大小,所以不利于工作人员直观地了解漏气的程度,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漏气事故的准确判断和采取合理措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开关、有害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和分级显示电路,所述直流电源串联所述开关后分别与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和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具体地,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电路包括气敏传感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稳压管, 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滑动变阻器、三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联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气敏传感器的两个电感连接端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气敏传感器的第一电阻连接端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气敏传感器的第二电阻连接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气敏传感器的第一电阻连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具体地,所述分级显示电路包括LED驱动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 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和第五发光二极管,所述LED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五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对煤气等有害气体进行超浓度检测并通过显示装置报警的同时,还能直观地显示有害气体的浓度范围,以利于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漏气程度,从而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E、开关S、有害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和分级显示电路;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电路包括气敏传感器QM、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 和稳压管VW,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滑动变阻器KP、三极管VT和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l 的第一连接端与开关S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联第二电阻R2和气敏传感器QM的两个电感连接端后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连接,气敏传感器QM的第一电阻连接端A 与稳压管VW的负极连接,稳压管VW的正极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连接,气敏传感器QM的第二电阻连接端B与滑动变阻器KP串联后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连接,滑动变阻器KP的滑动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稳压管VW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串联第三电阻R3后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连接。气敏传感器QM的第一电阻连接端A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容Cl ;滑动变阻器KP的滑动端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C2。如附图所示,所述分级显示电路包括LED驱动器IC、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和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LED 驱动器IC的信号输入端与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连接,LED驱动器IC的正极电源输入端Vdd 与开关S串联后与直流电源E的正极连接,LED驱动器IC的负极电源输入端Vss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连接,LED驱动器IC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 LED驱动器IC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LED驱动器IC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LED驱动器IC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LED驱动器IC的第五信号输出端与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 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与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的正极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的负极与直流电源E的负极连接。 如附图所示,气敏传感器QM的第一电阻连接端A和第二电阻连接端B之间的阻抗值与其所检测到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呈反比,对应地LED驱动器IC的输出量(即LED点亮的只数)与其输入量成线性关系,所以有害气体的浓度越大,LED点亮的只数就越多,反之就越少,让人直观地及时了解漏气程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开关、有害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和分级显示电路,所述直流电源串联所述开关后分别与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和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电路包括气敏传感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稳压管,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滑动变阻器、三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联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气敏传感器的两个电感连接端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气敏传感器的第一电阻连接端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气敏传感器的第二电阻连接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传感器的第一电阻连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显示电路包括LED驱动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和第五发光二极管,所述LED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LED 驱动器的第五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级显示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器,包括直流电源、开关、有害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和分级显示电路,所述直流电源串联所述开关后分别与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和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级显示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对煤气等有害气体进行超浓度检测并通过显示装置报警的同时,还能直观地显示有害气体的浓度范围,以利于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漏气程度,从而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文档编号G01N27/04GK202339330SQ20112049542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于晓晖, 肖智宽, 胡正东 申请人:成都酷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