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带电测量高压绝缘子电气缺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带电测量高压绝缘子电气缺陷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高压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的常用手段是用高倍望远镜目测,该方法不能看到绝缘子内部缺陷和隐蔽的缺陷;检测高压输电线路低零值悬式绝缘子常用工具是火花叉,检测时将火花叉的两金属触头分别与绝缘子的铁脚和铁帽搭接,若绝缘子绝缘性能良好,则绝缘子承压被击穿,产生火花放电。操作人员根据火花放电声音判断绝缘子是否良好,该方法受到背景光噪声限制,不能监测远距离绝缘子,短路良好绝缘子时会产生危险,不能检测合成绝缘子。红外成像仪根据温度变化监测绝缘子,不能在白天使用,且价格昂贵。传统的电子式电场测量法和电压测量法由于没有光纤作为传输通道,以及传感头内部含有金属物质或者金属结构,无法实现高压侧与低压侧的完全电气隔离,或者非接触式操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绝缘子检测手段不能兼容简洁性,安全性,准确性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测量高压带电绝缘子电场分布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既能检测合成绝缘子内部缺陷,又能检测零值低值绝缘子,而且不会短路良好绝缘子,不受光噪声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现了高压,低压侧的完全电气隔离和非接触式操作。通过被测绝缘子低压端短距离内表面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带电测量高压绝缘子电气缺陷的装置,由便携式电场测量仪、光缆、绝缘杆和无源电场探头组成,便携式电场测量仪通过光缆与无源电场探头相连,无源电场探头固定在绝缘杆的端部。所述的无源电场探头是一个不含任何导体材料的长方体外壳封装起来的无源光学电场传感器,由两根护套直径3_的光缆将信号引出。整个传感头进行防水密封,重量不超过50g。无源电场探头从市场购买得到,所述的便携式电场测量仪是一个便携式的测量设备,从市场购买得到,可以发出功率稳定的被测光信号到无源电场探头内,通过接收在探头内被外界电场调制后的光信号,进而通过光电转换,信号调理电路获得电场强度的测量值。该便携式设备由可充电电池供电,体积小,重量不超过lkG。使用时手握绝缘杆使无源电场探头依次靠近绝缘子低压端前5片伞裙,便携式电场测量仪记录每个伞裙位置的电场强度,通过前5片伞裙的电场分布状况来判断该串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缺陷状态。本实用新型能检测合成绝缘子内部缺陷,又能检测零值低值绝缘子,而且不会短路合成绝缘子,不受光噪声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现高压、低压侧的完全电气隔离和非接触式操作。通过被测绝缘子低压端短距离内表面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安全性高,实现了高压侧和零电位侧的完全电气隔离。
图I为本实 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便携式电场测量仪I、绝缘杆2、光缆3和无源电场探头4组成,将无源电场探头4固定在绝缘杆2的端部,手握绝缘杆2能沿绝缘子5低压端前数片伞裙表面运动;便携式电场测量仪I通过光缆3与无源电场探头4相连,无源电场探头4的测量信号通过光缆3输入到便携式电场测量仪I中,便携式电场测量仪I连续记录电场强度数据。所述的无源电场探头4是一个不含任何导体材料的长方体外壳封装起来的无源光学电场传感器,由两根护套直径3_的光缆将信号引出。整个传感头进行防水密封,重量不超过50g。无源电场探头从市场购买得到。所述的便携式电场测量仪I是一个便携式的测量设备,从市场购买得到,可以发出功率稳定的被测光信号到无源电场探头内,通过接收在探头内被外界电场调制后的光信号,进而通过光电转换,信号调理电路获得电场强度的测量值,结合绝缘子电场分布数据库判断绝缘子缺陷状况。该便携式设备由可充电电池供电,体积小,重量不超过2kG。
权利要求1. 一种便携式带电测量高压绝缘子电气缺陷的装置,由便携式电场测量仪、光缆、绝缘杆和无源电场探头组成,其特征在于便携式电场测量仪通过光缆与无源电场探头相连,无源电场探头固定在绝缘杆的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带电测量高压绝缘子电气缺陷的装置,由便携式电场测量仪、光缆、绝缘杆和无源电场探头组成,便携式电场测量仪通过光缆与无源电场探头相连,无源电场探头固定在绝缘杆的端部。使用时手握绝缘杆使无源电场探头依次靠近绝缘子低压端前5片伞裙,便携式电场测量仪记录每个伞裙位置的电场强度,通过前5片伞裙的电场分布状况来判断该串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缺陷状态。本实用新型能检测合成绝缘子内部缺陷,而且不会短路合成绝缘子,不受光噪声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现高压、低压侧的完全电气隔离和非接触式操作。通过被测绝缘子低压端短距离内表面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判断。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2661583SQ20122019352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刘静, 程登峰, 叶剑涛, 王庆军 申请人: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武汉康普常青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