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衡量锂离子电 池的基本性能指标,除了容量、内阻、电压和平台外,电池厚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随着市场通讯类产品朝着薄型化方向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厚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厚度稍有偏厚,则不能和相关设备相吻合,导致电池报废不能使用。目前,测试电池的厚度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卡尺和测厚仪,另一种是用简易通规设备。使用测厚仪和卡尺测试时,只能测量电池的其中一个部位,而不是对电池的全方位厚度进行测量,导致对电池厚度的测试不准确,漏判和错判几率比率较大,且对卡尺和测厚仪磨损较大,更换卡尺和测厚仪较为频繁,成本较高;采用目前的通规设备进行测试,虽然结构简单,但只能适用于一种规格的电池,通用性差,使用起来效率低。中国专利CN200944041Y公告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该装置由底座、验块、卡规构成。底座呈斜坡状,沿着斜坡两侧对应设有向上支撑的验块,设有圆柱形卡规两端与底座两侧支撑的验块对应固定连接;圆柱形卡规与底座上表面之间设有间隙。该装置在工作时,电池从该装置的斜面上滑下,通过测试口后的电芯在从下端收集起来。此种方式由于电池需要在斜面上滑下,电池的测试时间长,效率较低,不利于大批量电池的检测,且对电池表面有磨损。尤其是针对不同厚度的电池测试时,需要更换测试卡规,而现今电池的规格很多,厚度非常不集中,需要更换较多规格的卡规,使用起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池,具有通用性强、成本低、结构简单、检测准确、效率高等特点。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的限位槽,在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通孔,限位槽内并且位于通孔的一边侧设置有固定块,与固定块相对设置有移动块,固定块与移动块之间两端设置有绝缘垫,固定块、绝缘垫、移动块之间形成的通道与通孔相对。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槽为矩形,限位槽的长度为100mm-200mm,限位槽的宽度小于
底座的宽度。所述通孔的长度小于限位槽的长度,宽度为20mm-30mm。所述的固定块和移动块的厚度相同,固定块、移动块的厚度小于等于限位槽的深度,优选的,固定块或移动块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的固定块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限位槽内。所述的移动块上设置有长条形限位孔,限位孔纵向设置,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螺丝,限位螺丝将移动块固定在限位槽内。[0012]所述的支架的高度大于80mm。支架的高度大于80mm可方便人手拿取从通孔落下的电池。所述的固定块、移动块靠近通孔的一面上边缘呈倒角设置。倒角有利于电池的放置和保护电池的外观。本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限位螺丝来调整移动块,进一步调整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对不同规格的电池厚度进行检测,且由于固定块和移动块的厚度较厚,磨损较少,更换频率低。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适用于不同厚度和宽度的方形电池;结构简单,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检测准确,能提高电池厚度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厚度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厚度检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限位槽;3、固定块;4、移动块;5、绝缘垫;6、限位孔;7、固定螺丝;8、通孔;9、支架;10、限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设置在支架9上,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的限位槽2,限位槽2优选矩形,矩形限位槽的长度为 100mm,矩形限位槽的宽度小于底座1的宽度即可;在限位槽2的底部中间设置有长条形通孔8,通孔8的长度小于限位槽2的长度,通孔8的宽度为20mm,在限位槽2内并且位于通孔8的一边侧设置有固定块3,固定块3通过固定螺丝7固定在限位槽2的底部,与固定块 3相对设置有移动块4,在固定块3与移动块4之间的两端各设置有绝缘垫5,绝缘垫5位于通孔两端且设置在限位槽2的底部,设绝缘垫5防止测试电池时发生短路。上述所述的固定块3、绝缘垫5、移动块4之间围成的通道与通孔5相对。移动块4设置在通孔8的另一边侧,移动块4上设置有限位孔6,限位孔6呈长条形,限位孔6的长度方向与移动块4的滑动方向一致,根据本实用新型,限位孔6为纵向限位孔,限位孔6内设置有限位螺丝10,限位螺丝10贯穿限位孔6,根据待检电池的厚度,调整移动块4与固定块3之间的距离,移动块4定好位后,旋紧限位螺丝10,限位螺丝10将移动块4固定在限位槽内2。移动块4与固定块3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滑动移动块4来调整,以适应对不同规格电池厚度的检测。所述的固定块3和移动块4的厚度相同,固定块3、移动块4的厚度小于等于限位槽2的深度,固定块3、移动块4的厚度等于限位槽2的深度检测效果最佳,即固定块3、移动块4的上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固定块或移动块的厚度为5mm。所述的固定块3、移动块4靠近通孔8的一面上边缘进行了倒角设置。倒角设置有利于电池的放置和保护电池的外表面,避免出现划痕。[0025]支架9的高度大于80mm。支架9的高度大于80mm可方便人手拿取从通孔落下的电池。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由绝缘材料制成,材质优选透明的有机玻璃;绝缘垫为硅胶材料制成。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首先根据不同规格电池的厚度用卡尺定好固定块与移动块之间的间距,然后调整移动块4,移动块4定好位后,旋紧限位螺丝10,检测时,将电池侧面平行底座表面从固定块3和移动块4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并穿过通孔8落下,底座下面对应通孔位置可以放置接收电池的装置。从通孔8中落下的电池则为厚度合格电池,不能通过的则为厚度不合格电池。实施例2 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限位槽2的长度为200mm,通孔宽度为30mm,固定块或移动块的厚度为10mm。
权利要求1.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的限位槽,在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通孔,限位槽内并且位于通孔的一边侧设置有固定块,与固定块相对滑动设置有移动块,固定块与移动块之间两端设置有绝缘垫,固定块、绝缘垫、移动块之间形成的通道与通孔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槽为矩形,限位槽的长度为100mm-200mm,限位槽的宽度小于底座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长度小于限位槽的长度,宽度为20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和移动块的厚度相同,固定块、移动块的厚度小于等于限位槽的深度,固定块或移动块的厚度为 5mm-10mm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块上设置有长条形限位孔,限位孔纵向设置,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螺丝,限位螺丝将移动块固定在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的高度大于8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移动块靠近通孔的一面上边缘呈倒角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厚度的检测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支架上,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的限位槽,在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通孔,限位槽内并且位于通孔的一边侧设置有固定块,与固定块相对设置有移动块,固定块与移动块之间两端设置有绝缘垫,固定块、绝缘垫、移动块之间形成的通道与通孔相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检测准确,通用性强,其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池,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电池厚度检测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G01B21/08GK202177374SQ20112033681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刘亚明, 李春祥 申请人:山东齐星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