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台调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在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前进行辅助调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前,通常要根据测试车辆的情况调整滚动试验台的轨距,以满足不同被测车辆测量的需要。现有的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轴距调整采用手摇式千斤顶,通过人工摇动手摇式千斤顶来调节滚动单元平台的间距,从而使滚动台适应不同轴距的机车车辆如图1所示,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轴距调整机构,轴距调整机构包括导轨1,平台2,千斤顶一 3,摇杆一 4,支座一 5。这种试验台的轴距调整步骤是先将支座固定在导轨上,然后将手摇式千斤顶放在平台与支座之间,人工摇动摇杆,使千斤顶推动平台在导轨上移动,从而改变两平台的间距,已适应转向架不同轴距L的需求。可以看出,这种轴距调整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极低,操作也十分不便。而在现有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试验的上车方式上目前普遍为牵引桥架引导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牵引桥架的升降采用手摇式千斤顶,通过人工摇动手摇式千斤顶来升降牵引桥架,如图2所示,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支座二 6,千斤顶二 7,牵引桥架8,摇杆二 9。这种试验台的牵引桥架承载需试验的机车车辆,在进行试验前需对承载机车车辆的牵引桥架的实现升降。这种升降方法是先将10个手摇式油压千斤顶放在支座和牵引桥架之间, 当需要升起牵引桥架时,由多人一起摇动摇杆,使千斤顶顶起牵引桥架。当需要牵引桥架下降时,由多人一起摇动摇杆卸载,使牵引桥架落下。可以看出,这种牵引桥架升降机构操作起来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由于人为控制千斤顶的上升速度,使得牵引桥架受力不均勻,极易引起牵引桥架的倾斜,操作的危险性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该装置能够减少机车车辆在进行滚动试验前的准备时间、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 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轴距调整机构,轴距调整机构进一步包括平移油缸和平台,平移油缸的两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平台上,平台设置在导轨上。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轴距调整机构包括三个平台和四个平移油缸,三个相互平行放置的平台之中位于中间的为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两侧的为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和两侧的移动平台彼此的相邻两端均设置有平移油缸,四个平移油缸的活塞杆均安装在移动平台的固定座上。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机车
3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牵引桥架升降机构,所述的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安装在支座和牵引桥架之间,支座支承在地基之上。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同步马达,至少两个升降油缸配置同步马达,同步马达对升降油缸同时供油,使每个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同步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辅助调整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与牵引桥架升降机构的升降油缸相连;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与轴距调整机构的平移油缸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辅助调整装置包括电机、油泵、单向阀和流量控制阀,电机、油泵和单向阀依次连接至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再通过流量控制阀与平移油缸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辅助调整装置包括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电机、油泵和单向阀依次连接至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一通过液控单向阀与升降油缸相连,另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二依次通过单向节流阀和同步马达、液控单向阀与升降油缸相连,或者另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二通过单向节流阀与升降油缸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较佳的实施方式,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十个升降油缸。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平移油缸的活塞杆通过油缸安装销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平台上。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采用了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液压系统,减少了机车车辆在进行滚动试验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保证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机车车辆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轴距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机车车辆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牵引桥架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轴距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轴距调整机构A-A向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牵引桥架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牵引桥架升降机构B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系统结构原理图;其中1-导轨,2-平台,3-千斤顶一,4-摇杆一,5-支座一,6、61_支座,7_千斤顶二,8-牵引桥架,9-摇杆二,10-地基,IlOUll-固定座,12-平移油缸,13-油管一,14-油缸安装销,15、151-升降油缸,16-油管二,17-牵引桥架,18-液控单向阀,19-同步马达, 20-流量控制阀,21-单向节流阀,22-电磁换向阀一,23-电磁换向阀二,24-电磁换向阀三, 25-电磁换向阀四,26-压力表,27-针阀,28-单向阀,29-电机,30-联轴器,31-油泵,32-球阀,33-溢流阀,34-回油过滤器,35-空气滤清器,36-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5、6所示的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通过利用改进的轴距调整机构以及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实现对轴距的调整和牵引桥架的同步升降。改进的轴距调整机构以及牵引桥架升降机构是通过安装带活塞杆的平移油缸、带液控单向阀的升降油缸,采用同步马达、流量控制阀、液压系统等实现的。如图3、4、5、6的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轴距调整机构,轴距调整机构进一步包括平移油缸12和平台2,平移油缸的两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平台上,平台设置在导轨上。平移油缸12上带有油管一 13。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轴距调整机构包括三个平台和四个平移油缸,三个相互平行放置的平台之中位于中间的为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两侧的为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和两侧的移动平台彼此的相邻两端均设置有平移油缸,四个平移油缸的活塞杆均安装在移动平台的固定座上。如图3所示,固定平台上的固定座为111,移动平台上的固定座为110。由于改进了轴距调整机构,同时采用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液压系统,减少了机车车辆转向架滚动试验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为了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的上车方式,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减轻劳动强度,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包括牵引桥架升降机构,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升降油缸,如升降油缸15或151,对应的支座为支座6和61,升降油缸包括油管二 16。升降油缸安装在支座和牵引桥架17之间,支座支承在地基10之上。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桥架升降机构采用十个升降油缸,升降油缸配置同步马达19,同步马达对相应的升降油缸同时供油, 使每个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同步移动。采用同步马达同时对十个升降油缸供油,同步精度高, 使牵引桥架的受力均勻,移动平稳,操作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如图7的系统结构原理图所示,辅助调整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一 22、电磁换向阀二 23、电磁换向阀三M和电磁换向阀四25,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与牵引桥架升降机构的升降油缸相连;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与轴距调整机构的平移油缸相连。辅
5助调整装置还进一步包括压力表沈、针阀27、单向阀观、电机四、联轴器30、油泵31、球阀 32、溢流阀33、回油过滤器34、空气滤清器35、液位计36和流量控制阀20。其中,电机四、 油泵31和单向阀观依次连接至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再通过每个平移油缸的流量控制阀20连接平移油缸。辅助调整装置进一步包括液控单向阀18,单向节流阀21,电机四、油泵31和单向阀洲依次连接至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一通过液控单向阀18与升降油缸相连,另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二依次通过单向节流阀21和同步马达、 液控单向阀18与升降油缸相连,或者另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二通过单向节流阀21与升降油缸相连。如图4所示,平移油缸12的活塞杆通过油缸安装销14固定在固定座110上,固定座固定在平台2上。由于升降油缸上安装了液控单向阀,可以防止因管路漏油而引起升降油缸卸载,从另一角度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下面结合图3至7对本实用新型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的操作方法说明如下1、轴距调整具体实现过程(1)平台左移启动控制系统中电气控制柜上的平移油缸左移按钮,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未接通,电磁换向阀三、电磁换向阀四处于相应的油路工作状态。液压工作站中的电机四带动油泵31工作并提供压力油,压力油通过单向阀观、电磁换向阀、流量控制阀20进入平移油缸12的右油腔,推动平移油缸的活塞杆向左移动,由于平移油缸安装在两平台的固定座上,因而推动平台左移,实现平台间距即轴距的调整。此时,由于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未接通,升降油缸不工作。(2)平台右移启动控制系统中电气控制柜上的平移油缸右移按钮,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未接通,电磁换向阀三、电磁换向阀四处于相应的油路工作状态。液压工作站中的电机四带动油泵31工作并提供压力油,压力油通过单向阀观、电磁换向阀、流量控制阀20进入平移油缸12的左油腔,推动平移油缸的活塞杆向右移动,由于平移油缸安装在两平台的固定座上,因而推动平台右移,实现平台间距即轴距的调整。此时,由于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未接通,升降油缸不工作。2、牵引桥架升降具体实现过程(1)牵引桥架上升启动液压工作站电气控制柜上的升降油缸上升按钮,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三、电磁换向阀四未接通,电磁换向阀二处于相应的油路工作状态。电机四带动油泵31工作,将油箱里的油液转变成压力油,压力油经单向阀28、电磁换向阀二 23、单向节流阀21、同步马达19、液控单向阀18、进入升降油缸的下油腔,推动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由于液控单向阀18为单向阀,活塞杆上油腔的油液经单向节流阀21、电磁换向阀二、回油过滤器34进入油箱。由于升降油缸安装在牵引桥架17与支座之间,因而推动牵引桥架上升。由于高精度的同步马达19同时对10个升降油缸供油,使10个油缸的活塞杆同步移动,因而牵引桥架的受力均勻,移动平稳,操作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6[0045]由于此时经由电磁换向阀一 22的油路未接通,液控单向阀18不能打开,避免了因管路漏油而引起升降油缸卸载,从另一角度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此时,由于电磁换向阀三对、电磁换向阀四25未接通,平移油缸不工作。(2)牵引桥架下降启动液压工作站电气控制柜上的升降油缸下降按钮,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处于相应的油路工作状态,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未接通。电机四带动油泵31工作产生一定压力的压力油,压力油经单向阀观、电磁换向阀二 23、单向节流阀21进入升降油缸的上油腔,推动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此时经由电磁换向阀一的油路接通,一定压力的压力液压油经单向阀观、电磁换向阀一将液控单向阀18打开,升降油缸下腔的油液经液控单向阀18、同步马达19、单向节流阀21、电磁换向阀二、回油过滤器34进入油箱。由于升降油缸安装在牵引桥架17与支座之间,因而推动牵引桥架下降。在牵引桥架下降过程中,单向节流阀节流,控制升降油缸卸载的速度,使牵引桥架平稳下降。 此时,由于电磁换向阀三、电磁换向阀四未接通,平移油缸不工作。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由于改进了轴距调整机构,同时采用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液压系统,减少了机车车辆转向架滚动试验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由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了牵引桥架升降机构,采用同步马达同时对十个升降油缸供油,同步精度高,使牵引桥架的受力均勻,移动平稳,操作安全性得到了保证。由于升降油缸上安装了液控单向阀,可以防止因管路漏油而引起升降油缸卸载,从另一角度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试验时的上车方式有多种,如采用牵引桥架引导的方式、采用轮托吊装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轴距调整机构以及牵引桥架升降机构也可以应用到轮托吊装上车方式的机车车辆滚动台轴距调整及轮托升降中。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距调整机构包括平移油缸和平台,平移油缸的两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平台上,平台设置在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距调整机构包括三个平台和四个平移油缸,三个相互平行放置的平台之中位于中间的为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两侧的为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和两侧的移动平台彼此的相邻两端均设置有平移油缸,四个平移油缸的活塞杆均安装在移动平台的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牵引桥架升降机构,所述的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安装在支座和牵引桥架之间,支座支承在地基(10) 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同步马达,至少两个升降油缸配置同步马达,同步马达对相应的升降油缸同时供油,使每个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同步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与牵引桥架升降机构的升降油缸相连;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与轴距调整机构的平移油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电机(29)、油泵(31)、单向阀(28)和流量控制阀(20),电机(29)、油泵 (31)和单向阀(28 )依次连接至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再通过流量控制阀(20 )与平移油缸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液控单向阀(18),单向节流阀(21),电机(29)、油泵(31)和单向阀 (28)依次连接至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一通过液控单向阀(18)与升降油缸相连,另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二依次通过单向节流阀(21)和同步马达、液控单向阀(18)与升降油缸相连,或者另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二通过单向节流阀(21)与升降油缸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桥架升降机构包括十个升降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2、4、5、6、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油缸的活塞杆通过油缸安装销(14)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平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辅助调整装置,包括轴距调整机构,轴距调整机构包括平移油缸和平台,平移油缸的两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平台上,平台设置在导轨上。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液压系统,减少了机车车辆在进行滚动试验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保证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G01M17/08GK202018388SQ20112008715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林, 林杰, 罗益明 申请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