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量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交替往复式、摆动式、旋转式,其中前两种机构运动力矩要求较大,运动不灵活,易出现死点,目前旋转式居多,其中又分成齿轮传动形式,又因蜗轮蜗杆传动效率低且不易制造,使用很少,而齿轮传动形式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机构运行不灵活,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克服现有机构往复运动易出现死点的缺点,并且通过调整摇臂与连杆的长度,加大力矩,使机构运行更加灵活、平稳,同时减小机构宽度方向的尺寸,使整个机构外型小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包括摇臂、左右连杆、曲柄齿轮以及过轮和拔杆齿轮等,有膜片组连接摇臂,摇臂分别连接左右连杆,左右连杆则与阀盖连接,曲柄齿轮的曲柄与阀盖的腰子孔相连,曲柄齿轮与过轮啮合,过轮再与拔杆齿轮啮合传递动力。过轮卡在过轮架上。当气体由进气管进入表内,通过机芯体气路转换,气体推动膜片组带动左右摇臂连续地交互转动,再通过摇臂——连杆传递扭矩带动阀盖做圆周运动,然后曲柄齿轮和过轮啮合,把运动传递到拔杆齿轮及曲柄齿轮,拔杆齿轮再把运动传递给拔杆,拔杆再和外面的计数器连接以达到计量之目的。
所述的过轮架采用对称结构,中心两侧分别留有过轮支承和防反转结构,中心两侧分别留有过轮支承和防反转结构,正反表可通用过轮架,只需把过轮和拔杆齿轮安装于另一侧既可。其中过轮分别和曲柄齿轮及拔杆齿轮同时啮合,曲柄齿轮和各自对应的拔杆齿轮啮合。
本机构的摇臂长,而连杆短,以增大机构力矩,减小体积。
本机构的优点1、由于过轮架采用对称结构设计,正反表可通用。
2、使用阀盖、连杆、摇臂组构成圆周运动,避免原先的往回运动中易出现死点的缺点。
3、并且摇臂长而连杆较短,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整个机构力矩加大的同时减小宽度方向尺寸,力矩加大使整个机构运动更加平稳和灵活,减小尺寸使整个表的外形更加小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过轮架及过轮和防反转机构安装放大图;图4是阀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铝壳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为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和图2,本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由摇臂4、左右连杆2、曲柄齿轮9以及过轮1和拔杆齿轮6等组成。由膜片组8连接摇臂4,摇臂4分别连接左右连杆2,其中摇臂设计较长长,而连杆设计较短。左右连杆2与阀盖7连接,曲柄齿轮9通过曲柄与阀盖7上的腰子孔12相连,参见图4,曲柄齿轮9与过轮1啮合。参见图3,过轮1卡在过轮架5一侧过轮支承10上,过轮支承10以过轮架5的中心对称设置在两侧,防反转结构11卡在过轮架5上。卡在过轮架5上的过轮1与该侧的拔杆齿轮6啮合,将动力传递给拔杆。
权利要求1.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包括摇臂(4)、左右连杆(2)、曲柄齿轮(9)以及过轮(1)和拔杆齿轮,其特征在于膜片组(8)连接摇臂(4),摇臂(4)分别连接左右连杆(2),左右连杆(2)与阀盖(7)连接,曲柄齿轮(9)通过曲柄与阀盖的上的腰子孔相连,曲柄齿轮(9)与过轮(1)啮合,过轮(1)再与拔杆齿轮(6)啮合传递动力,过轮(1)卡在过轮架(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过轮架(5)采用对称结构,中心两侧分别留有过轮支承(10)和防反转结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本机构的摇臂长,而连杆短。
专利摘要膜式煤气表回转机构,包括摇臂、左右连杆、曲柄齿轮以及过轮和拔杆齿轮等,有膜片组连接摇臂,摇臂分别连接左右连杆,左右连杆则与阀盖连接,曲柄齿轮的曲柄与阀盖的腰子孔相连,曲柄齿轮与过轮啮合,过轮再与拔杆齿轮啮合传递动力。过轮架采用对称结构,中心两侧分别留有过轮支承和防反转结构,中心两侧分别留有过轮支承和防反转结构,正反表可通用。本机构克服了现有机构往复运动易出现死点的缺点,并且通过调整摇臂与连杆的长度,加大力矩,使机构运行更加灵活、平稳,同时减小机构宽度方向的尺寸,整个机构外型小巧。
文档编号G01F15/00GK2674410SQ200420032730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3日
发明者董明, 李原, 刘晓阳, 陶启卯 申请人:重庆前卫仪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