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温度计保护套,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
技术背景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均有高温高压介质的温度测量。由于高温高压参数管道的材质一般为特种钢,均由国外进口。而特种钢的材质硬度高,不易开凿测孔进行温度元件的现场安装。目前对于高温高压介质管道温度元件的插座均采用工厂化加工,即由设计单位提供温度计保护套管图纸给管道厂家,由管道厂家在工厂将温度计保护套管与管道一起焊接成型,并进行统一热处理后交付施工现场进行工艺管道、设备间的定位安装。温度计保护套管和高温高压参数管道工厂化加工,并进行现场安装后,由于安装工期配合进度的不同,热工温度元件安装比较靠后。温度计保护套管很长时间都是存留在焊接好的管道上。虽然保护套管上带有密封丝堵,但在搭接脚手架、管道焊接和保温材料安装的同时,有可能将密封丝堵碰掉,周围环境中同时又存在着不同工序、工种间的立体交叉作业。这时,在温度计保护套管内可能会落入焊渣、焊条、木屑、碰落的油漆以及保温材料等,这样就需要清理干净。以往均采用将铅丝用铁锤将一端砸成掏耳勺形状深入保护管内部进行清理,但存在清理不干净,清理效果不理想。当将铠装热电偶插入保护套管内进行温度测量时将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对于工业自动化温度检测、跟踪及控制是有弊无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止异物掉入温度计保护套管、方便清理异物,保障温度测量准确性的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其包括保护锥套、密封丝堵、密封套管和支撑弹簧,在所述保护锥套的顶端设有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底部设有套管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套管孔联通;在所述套管孔内活动设有所述密封套管; 在所述密封套管的顶端外沿底部和所述套管孔顶部之间设有所述支撑弹簧;在所述固定孔顶端安装有所述密封丝堵。所述密封套管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在所述密封套管的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所述顶端外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保护锥管内部设置可移动的密封套管结构,并通过支撑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密封套管与保护锥管可靠接触,从而解决了无密封套管结构,异物掉入锥形套管内无法清理的问题,并保证了温度测量的准确度,为有效地进行工业仪表自动化控制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可适用于不同测量范围和安装环境较恶劣的场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保护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密封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保护锥套1、密封丝堵2、密封套管3、支撑弹簧4、固定孔5、套管孔6、顶端外沿7、 高温高压管道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其包括保护锥套1、密封丝堵2、密封套管3和支撑弹簧4,在保护锥套1的顶端设有固定孔5,在固定孔5底部设有套管孔6,固定孔5和套管孔6联通;在套管孔6内活动设有密封套管3,密封套管3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在密封套管3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顶端外沿7 ;在顶端外沿7底部和固定孔5底部之间设有支撑弹簧4 ;在固定孔5顶端安装有防止异物掉入的密封丝堵2。使用方法如图4所示,保护锥套1下半椎体部分垂直焊接在高温高压管道8的管壁上,保护锥套1底部置于高温高压管道8内;在保护锥套1顶部安装有密封丝堵2,防止异物掉入; 在保护锥套1内部设有套管孔6,在套管孔6内设有方便取出的密封套管3 ;密封套管3的顶部圆环结构的顶端外沿7公称直径略小于保护锥套1的固定孔5内径,通过装在固定孔 5内的支撑弹簧4的作用力,以及通过螺纹旋入的铠装温度计对其施加的反作用力,可使密封套管3底部与套管孔6底部可靠接触,避免由于中间接触不良而影响温度的测量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护锥套、密封丝堵、密封套管和支撑弹簧,在所述保护锥套的顶端设有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底部设有套管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套管孔联通;在所述套管孔内活动设有所述密封套管;在所述密封套管的顶端外沿底部和所述套管孔顶部之间设有所述支撑弹簧;在所述固定孔顶端安装有所述密封丝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管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在所述密封套管的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所述顶端外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温度计保护套管,其包括保护锥套、密封丝堵、密封套管和支撑弹簧,在保护锥套的顶端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底部设有套管孔,固定孔和套管孔联通;在套管孔内活动设有密封套管;在密封套管的顶端外沿底部和套管孔顶部之间设有支撑弹簧;在固定孔内安装有密封丝堵。优点在于在保护锥管内部设置可移动的密封套管结构,并通过支撑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密封套管与保护锥管可靠接触,从而解决了无密封套管结构,异物掉入锥形套管内无法清理的问题,并保证了温度测量的准确度,为有效地进行工业仪表自动化控制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可适用于不同测量范围和安装环境较恶劣的场所。
文档编号G01K1/08GK202119550SQ20112019867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姜世平, 田振宇, 贾杰, 赵春玉, 韩洛奇 申请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