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双板式侧滑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板式侧滑仪,属于机动车性能检测设备,尤其用于检测机动车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机动车具有良好的性能,其转向轮的定位参数必须选择合理并且匹配合适。国内外广泛采用侧滑仪来检测转向轮在直线行驶状态时横向侧滑量(简称侧滑量)的大小,以此判别转向轮各定位参数间的匹配情况。侧滑仪有滚筒式和滑动板式(简称板式)两类,实际应用中以板式为主。板式侧滑仪有单板式侧滑仪和双板式侧滑仪两种,测量原理都是让被检测车轮通过给定长度的滑动板,同时测量滑动板的横向位移量,根据测得的位移量和滑动板的长度换算出被检测车轮的侧滑量;单板式侧滑仪结构比较简单,但每次只能检测一个车轮,双板式侧滑仪两个车轮同时检测,检测效率比较高,但结构比较复杂。双板式侧滑仪虽然有双板分动和双板联动之分,由于双板分动侧滑仪检测误差受车辆、场地和行驶条件等因素影响明显,检测结果重复性差,所以双板分动侧滑仪实际应用很少,而双板联动侧滑仪则获得广泛应用。目前使用的双板联动侧滑仪一般只有两个滑动板,在检测过程中,两个被检测车轮直接从地面(包括滑动板以外的固定部分)驶上滑动板,然后从滑动板直接驶到地面,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被检测车轮的实际侧滑量。这是因为轮胎等元件有一定的弹性,一方面使被检测车轮在驶上滑动板前由于地面侧向力作用可能已经存在侧向变形,该侧向变形在被检测车轮驶上滑动板后得到恢复,使滑动板的位移量(实际位移量)和无侧向变形时的位移量(理论位移量)不相等;另一方面,轮胎和路面之间是面接触,使被检测车轮在从滑动板驶到地面的过程中既和滑动板接触又和地面接触,由于地面不能侧向滑动而使车轮等产生侧向变形,从而影响车轮对滑动板的作用,使滑动板的有效长度比滑动板的给定长度短,这样按照滑动板的实际位移量和给定长度换算出的侧滑量就很难真实地反映出被检测车轮的实际侧滑量。另外,还有的双板联动侧滑仪在两个滑动板,前面增设放松板,在检测过程中,两个被检测车轮利用放松板的左右移动,消除可能已经存在的侧向变形,然后从放松板驶上滑动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但是由于被检测车轮在驶离滑动板时仍然是由滑动板直接驶到地面,使滑动板的有效长度比滑动板的给定长度短,这样按照滑动板的实际位移量和给定长度换算出的侧滑量仍然很难真实地反映出被检测车轮的实际侧滑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双板式侧滑仪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消除轮胎等元件弹性变形的影响,使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出被检测车轮实际侧滑量的双板式侧滑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支撑轨道装置、滑动板、滑动板联动装置、滑动板回位装置、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与显示报警装置外,在每一块滑动板前后还分别有一块放松板(分别叫做前、后放松板)及相应的回位装置。前、后放松板分别安装在支撑导轨装置中相应的轨道上, 回位装置一端与支撑导轨装置铰接,另一端与前、后放松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保证了滑动板的位移量(实际位移量)和无侧向变形时的位移量(理论位移量)相等,又使滑动板的有效长度和滑动板的给定长度相等,从而使检测结果真实地反映出被检测车轮实际侧滑量。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中1、支撑导轨装置;2、后放松板回位装置;3、后放松板;4、位移传感器;5、数据处理与显示报警装置;6、前放松板;7、前放松板回位装置;8、滑动板回位装置;9、滑动板;10、联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滑动板9及其回位装置8、前放松板6及其回位装置7、后放松板3及其回位装置2分别安装在支撑导轨装置1的相应轨道上,滑动板和前、后放松板及其回位装置有左右两组,放松板和滑动板之间以及它们和支撑轨道装置之间只能作相对的横向(即左右)移动,而不能作相对的纵向(即前后)移动;联动装置10两端分别与两滑动板铰接,中间空套在支撑装置1的销轴上,保证两滑动板9始终处在各自轨道的位置上,即保证两滑动板始终有相同的横向位移;滑动板回位装置8两端分别与滑动板9及支撑导轨装置1连接,同时借助于联动装置10保证两滑动板9不受被检测车轮作用时回到轨道的中间位置;回位装置7两端分别与前放松板6及支撑轨道导轨装置1连接,保证前放松板6不受被检测车轮作用时回到轨道的中间位置;回位装置2两端分别与后放松板3及支撑轨道装置1连接,保证后放松板3不受被检测车轮作用时回到轨道的中间位置;位移传感器4固定在支撑轨道装置1上,用来测量滑动板9的横向位移量;数据处理与显示报警装置5根据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将侧滑量显示出来,并且当侧滑量超出设定范围时提供报警信息。在检测过程中,被检测车轮驶上前放松板6,利用前放松板6的左右移动,消除被检测车轮由于地面侧向力作用可能已经存在的侧向变形,然后被检测车轮从前放松板6驶上滑动板9;当被检测车轮驶离滑动板9时,从滑动板9驶到后放松板3,由于后放松板3能左右移动,使被检测车轮对滑动板9的作用不受影响。这样,既保证了滑动板9的位移量(实际位移量)和无侧向变形时的位移量(理论位移量)相等,又使滑动板9的有效长度和滑动板9的给定长度相等,从而使检测结果真实地反映出被检测车轮的实际侧滑量。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双板式侧滑仪,由支撑导轨装置(1)、滑动板(9)、滑动扳回位装置(8)、位移传感器(4)、数据处理与显示报警装置(5)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板(9)前后还分别有前放松板(6)和后放松板(3),及相应的回位装置(7、2),前放松板(6)、后放松板(3)分别安装在支撑导轨装置(1)的相应导轨上,回位装置(7、2)一端与支撑导轨装置(1)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前放松板(6)及后放松板(3)铰接,联动装置(10)两端分别与两滑动板(9)铰接,中间空套在支撑导轨装置(1)的销轴上。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双板式侧滑仪除了具有支撑轨道装置、滑动板、滑动板联动装置、滑动板回位装置、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与显示报警装置外,在每一块滑动板前后还分别有一块放松板(分别叫做前、后放松板)及相应的回位装置。前、后放松板分别安装在支撑导轨装置中相应的轨道上,回位装置一端与支撑导轨装置铰接,另一端与前、后放松板铰接。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滑动板的位移量(实际位移量)和无侧向变形时的位移量(理论位移量)相等,又使滑动板的有效长度和滑动板的给定长度相等,从而使检测结果真实地反映出被检测车轮实际侧滑量。
文档编号G01M17/013GK2669167SQ20042003786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9日
发明者董梅, 于明进, 梅 董 申请人:山东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