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6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15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感,特别涉及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的传感光缆长度很长,铺设好传感光缆之后,主机测温曲线上的位置往往和光纤所处的实际地理位置对应不起来,为了方便定位,往往采用对光纤上某个位置加热,观察曲线凸点的位置。多点加热后可以实现比较准确的对应。由于应用现场往往很难就进取电,所以加热的方案实施起来较困难,如果要实施, 也往往是采用点明火的方式或便携式加热设备。这两种方式操作起来都比较麻烦。现有技术一般在火盆中点燃汽油或柴油,并高举火盆,对待加热点悬挂的光缆进行加热。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对光缆一定温度、一定位置的加热,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麻烦采用火盆对悬挂的光缆进行加热时,需要随身携带火盆、汽油/柴油,携带不便; 且在每个待测温点,均要点燃火盆,操作麻烦;若光缆离地面较高时,放置在地面的火盆已不能实现对光缆的加热,此时,需要人工将火盆抬高,但在一些场合,仅仅是人工把火盆抬高还是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工程人员需要借助梯子再将火盆抬高对光缆加热,这样增加了工程难度,且危险系数增高;2、精度不高采用火盆对光缆加热,火盆中火苗对光缆的加热不稳定且不均勻,使得光缆部分受热过多,部分受热过少;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对光缆受热温度的测量是基于受热部分的平均效果;采用火盆对光缆加热时,对受热部分光缆长度无法确定,从而使对温度的监测不准确,进而使温度与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存在一定的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温精度高、实现方便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包括光源,用于发出测量光,所述测量光通过光缆传输;探测器,用于接收沿所述光缆返回的散射光,并转换为电信号;制冷装置,用于在光缆定位时降低所述光缆上的定位点的温度;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探测器传送来的所述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光缆铺设区域的温度,以及定位所述光缆;光缆,用于传输所述测量光、散射光,以及感知温度。根据上述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设置有出口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内装有液化或固化的气体。根据上述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所述定位点至少为两个。。根据上述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所述定位点之间的光缆均勻铺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测温精度高制冷装置的体积小,能够在光缆上面积很小的定位点上产生明显的降温,从而使曲线上的明显降温点与光缆上的定位点相对应,从而提高测温的精度。2、实现方便制冷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工作。3、功耗低制冷装置可采用液化或固化的气体,不耗电,便于在现场应用。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定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光缆的均勻铺设并不是绝对的均勻,而是在通常允许的误差存在情况下的均勻。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所示,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包括主机、光缆和制冷装置,其中主机包括光源,用于发出测量光,所述测量光通过光缆传输;探测器,用于接收沿所述光缆返回的散射光,并转换为电信号;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探测器传送来的所述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光缆铺设区域的温度,以及定位所述光缆;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在光缆定位时降低所述光缆上的定位点的温度;所述光缆用于传输所述测量光、散射光,以及感知温度。优选地,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设置有出口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内装有液化或固化的气体。[0043]优选地,所述定位点至少为两个。优选地,所述定位点之间的光缆均勻铺设。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Al)光源发出的测量光通过光缆传输,所述光缆感知温度;(A2)使用制冷装置降低所述光缆上的定位点的温度;(A3)所述测量光在所述光缆内的散射光通过所述光缆返回,探测器接收所述散射光,并转换为电信号;(A4)分析单元处理所述探测器传送来的所述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光缆感知的温度曲线,所述温度曲线上的温度凹陷点对应所述光缆上的定位点;(A5)重复上述步骤(A2)-(A4),从而建立温度曲线与所述光缆上位置的映射关系;(A6)重复上述步骤(Al)、(A3),所述分析单元处理所述探测器传送来的所述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光缆感知的温度曲线;所述分析单元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去处理得到的温度曲线,从而得知所述光缆上各个位置点的感知温度。优选地,所述映射关系为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A5)中温度曲线上相邻两点I1U2,对应到所述光缆上的定位点为Lp L2 ;则当温度曲线上的点I温度发生异常时,与所述点I对应的所述光缆上的位置点和所述定位点L1的距离P满足如下关系
权利要求1.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包括 光源,用于发出测量光,所述测量光通过光缆传输;探测器,用于接收沿所述光缆返回的散射光,并转换为电信号; 制冷装置,用于在光缆定位时降低所述光缆上的定位点的温度;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探测器传送来的所述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光缆铺设区域的温度,以及定位所述光缆;光缆,用于传输所述测量光、散射光,以及感知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设置有出口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内装有液化或固化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点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点之间的光缆均勻铺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包括光源,用于发出测量光,所述测量光通过光缆传输;探测器,用于接收沿所述光缆返回的散射光,并转换为电信号;制冷装置,用于在光缆定位时降低所述光缆上的定位点的温度;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探测器传送来的所述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光缆铺设区域的温度,以及定位所述光缆;光缆,用于传输所述测量光、散射光,以及感知温度。本实用新型具有测温精度高、实现方便、功耗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K11/32GK202041321SQ20102069871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孙亚楚, 张艳辉, 李岭, 杨永平, 毕中广, 王东升 申请人:无锡聚光盛世传感网络有限公司,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深部围岩锚固性能多功能试验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矿山、能源、水电、交通、国防等深部地下工程领域的围岩锚固性能试验研究中应用的一种深部围岩铺固性能多功能试验机。背景技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推进,矿山、能源、水
  • 专利名称: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测功机。 背景技术:汽车底盘测功机,是用于测量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等汽车性能的试验装置,是非 常重要的汽车性能检测设备之一。与室外道路试验相
  • 专利名称:用于母线槽中各相接头的温度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监控装置,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母线槽中各相接头的温度监控装置。背景技术:母线槽作为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满足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但
  • 专利名称:一种深海瞬变电磁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海瞬变电磁探测装置,探测深海底的高阻体或低阻体的异常,适用于深海热液硫化物矿床探测。背景技术: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海底蕴藏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的资源,随着陆
  • 专利名称:一种热电偶套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偶套管,尤其是耐高温的热电偶白金套管。 背景技术:目前,为了保护热电偶,增加热电偶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金属和刚玉材质的套管 对热电偶丝进行保护。但是对于S型热电偶测温温度都在
  • 专利名称:气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用电气零件,具体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气体传感器,如氧传感器是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安装在 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中,用于感知废气中氧气的浓度,实现对污染物的排放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