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Ct带电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带电测试盒。
背景技术:
随着状态检修的深入开展,CT (全名电流互感器,全文均简称CT)带电测 试工作较为普遍,但是CT带电测试工作比较危险,稍有不慎,便容易形成末屏开路,形成悬浮电压(大约15-30kV左右),操作不当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的CT带电测试盒。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上端的与箱体铰连的箱盖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压板式连接片、CT的末屏接线柱、接地线柱、闸刀和保险管,所述的压板式连接片、保险管和压板式连接片相互连接,所述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将CT末屏从二次端子接口处通过屏蔽线引入CT带电测试盒,本实用新型通过闸刀、压板连接片、保险管三阶保护,极大地提升现场试验的安全性,在进行CT带电测试时,因为有保险管(电压大于250V即击穿接地)的存在,防止了末屏开路,有效的保证了 CT带电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CT末屏接地方式,为安全快捷的完成CT带电测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I、设置于箱体I上端的与箱体I铰连的箱盖2以及设置于箱体I内的压板式连接片3、闸刀4和保险管2,所述的压板式连接片3、CT的末屏接线柱6、接地线柱7、保险管2和压板式连接片3相互连接,所述的箱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孔5。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将CT末屏从二次端子接口处通过屏蔽线引入CT带电测试盒,本实用新型通过闸刀、压板连接片、保险管三阶保护,极大地提升现场试验的安全性,在进行CT带电测试时,因为有保险管(电压大于250V即击穿接地)的存在,防止了末屏开路,有效的保证了 CT带电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CT末屏接地方式,为安全快捷的完成CT带电测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权利要求1.一种CT带电测试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I )、设置于箱体(I)上端的与箱体(I)铰连的箱盖(2)以及设置于箱体(I)内的压板式连接片(3)、CT的末屏接线柱(6)、接地线柱(7)、闸刀(4)和保险管(2),所述的压板式连接片(3)、保险管(2)和压板式连接片(3)相互连接,所述的箱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孔(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带电测试盒。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上端的与箱体铰连的箱盖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压板式连接片、CT的末屏接线柱、接地线柱、闸刀和保险管,所述的压板式连接片、保险管和压板式连接片相互连接,所述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孔。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将CT末屏从二次端子接口处通过屏蔽线引入CT带电测试盒,本实用新型通过闸刀、压板连接片、保险管三阶保护,极大地提升现场试验的安全性,在进行CT带电测试时,因为有保险管(电压大于250V即击穿接地)的存在,防止了末屏开路,为安全快捷的完成CT带电测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710674SQ20122017503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任杰, 林长海, 王立军, 樊学军, 吕卫革, 王淇锋, 武春辉, 马卫红, 刘英丽, 郭丽萍, 张献, 杨博, 张继龙, 李艳生, 韩楠, 王巍, 薛海, 杨博超, 董海山, 侯满堂, 王芳, 张运相, 郭赫, 李林, 安春光, 孙红燕 申请人:石家庄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