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纹波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自动化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是一种重要昂贵的计算机设备,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中后,对该系统电源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就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现有的电源检测装置对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而言,检测过于粗疏,无法检测出电源中包含的纹波,这样,当纹波出现时,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仍在正常工作,由此使得工作站所采得的部分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纹波检测电路,该种纹波检测电路,能够在电源出现纹波时及时报警,可以有效的保证震数据处理工作站所采得数据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地震数据的误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纹波检测电路,包括2个12V的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以及报警信号输出端,在所述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和报警信号输出端之间按照电路连接规则依次连接有三极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一组由二极管、电容和2个分压电阻构成的滤波分压电路以及三极管驱动电路,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的集电极作为报警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采用2SC1815 芯片,所述电压放大电路采用LF353N芯片,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采用2SA684芯片;所述正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的纹波电压经过一个连接电容加到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的1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的基极,7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正向电流输入端;所述纹波检测电路还包括一组光耦和整流二极管,所述光耦的正级输入端经过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3号管脚,光耦的负级输入端连接至分压电阻的连接端;所述光耦的输出端分别经整流二极管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5号管脚和6号管脚。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种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纹波电路,安装于现有的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上后,仅通过连接取样电源以及把报警信号输出端与声光报警电路的驱动端相连接后,就可以正常工作。一旦检测到电源中出现纹波,就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研究人员停止采集数据,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震数据处理工作站所采得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地震数据的误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种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纹波检测电路,包括2个12V 的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以及报警信号输出端Si,其独特之处在于[0011]在所述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和报警信号输出端Sl之间按照电路连接规则依次连接有三极管放大电路Ql、电压放大电路Ul、一组由二极管D902、电容C900和2个分压电阻R903、R904构成的滤波分压电路以及三极管驱动电路Q2,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的集电极作为报警信号输出端Sl ;其中,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Ql采用2SC1815芯片,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l采用LF353N芯片,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采用2SA684芯片。另外,所述正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的纹波电压经过一个连接电容Cl加到三极管放大电路Ql的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Ul的1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的基极,7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902的正向电流输入端。另外,所述纹波检测电路还包括一组光耦U2和整流二极管D014,所述光耦U2的正级输入端经过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l的3号管脚,光耦U2的负级输入端连接至分压电阻R904的连接端;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分别经整流二极管D014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l的5号管脚和6号管脚。具体使用时,将2个12V的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连接至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的电源上,将报警信号输出端Sl连接至声光报警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入端。这样,如果 +12-1V路存在纹波电压,则该电压经连接电容Cl加到Ql进行第一级放大,经电压放大电路Ul进行第二级放大,放大后的纹波电压经D902整流,C900滤波后加到R903和R904的公共点,当电阻R903和电阻R904的公共点电压高于5. 2V时,则光耦U2截止,二极管D014 导通,使电压放大电路Ul的2脚获得高于其它3脚的电压,电压放大电路Ul的1脚输出低电压,从而使声光报警电路和继电器工作,表明纹波超限。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纹波检测电路,包括2个12V的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以及报警信号输出端(S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和报警信号输出端(Si)之间按照电路连接规则依次连接有三极管放大电路(Ql)、电压放大电路(Ul)、一组由二极管(D902)、电容(C900)和 2个分压电阻(R903,R904)构成的滤波分压电路以及三极管驱动电路(Q2),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的集电极作为报警信号输出端(Si);其中,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Ql)采用 2SC1815芯片,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l)采用LF353N芯片,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 )采用 2SA684 芯片;所述正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的纹波电压经过一个连接电容(C5)加到三极管放大电路 (Ql)的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Ul)的1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的基极,7 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902)的正向电流输入端;所述纹波检测电路还包括一组光耦(U2)和整流二极管(D014),所述光耦(U2)的正级输入端经过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l)的3号管脚,光耦(U2)的负级输入端连接至分压电阻(R904)的连接端;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分别经整流二极管(D014)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l)的5号管脚和6号管脚。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上的纹波检测电路。主要解决现有电源检测电路不能够对存在的电源纹波进行检测,导致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所获得数据不够准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电源信号端与报警信号输出端之间按照电路连接规则依次连接有三极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一组由二极管、电容和2个分压电阻构成的滤波分压电路以及三极管驱动电路,三极管驱动电路的集电极作为报警信号输出端;正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的纹波电压经过一个连接电容加到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的1号管脚连接三极管驱动电路的基极,7号管脚连接二极管的正向电流输入端。该种电路,能够在电源出现纹波时及时报警,从而避免获取的地震数据存在误差。
文档编号G01R31/40GK202221471SQ201120391199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李婷婷, 王开燕, 韩刚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