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7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17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分含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容或重量变化的多孔性物质的含水率测定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多孔物质的水分测定中研究最多的是土壤水分测定。它是农田水分监测的基本手段。目前各国开发的水分仪有多种,其中用于便携式测量的主要有电导式、高频电容式、频域反射仪和时域反射仪等,前两种技术在土壤水分领域已经基本淘汰、很少应用,后两种则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时域反射仪(TDR)是最先进的,性能最好的,而频域反射仪则较便宜现以时域反射仪为例,看水分测定技术的发展水平。时域反射仪(TDR):是依靠电磁波在波导棒中传导遇到不同介电常数的界面反射,影响其传播往返时间来测定含水率的。据称其测定值不受土壤质地的影响,但有报道认为土壤粘粒含量47%时其测值增加12.4%。对土壤成分的变化尤其不能适应,例如水稻土、栗钙土、红壤都需要建立单独的模型,不同的含水量也要有不同的关系式。土壤容重变化的适应范围是1. I I. 7g/cm3,但即便在此范围内也会引起I. 9%的误差,即便把容重因素扣除,含水量的绝对误差也只能减少到0. 05 0. 15cm3/cm3(即体积含水率5 15% ),不同的TDR仪之间的系统误差还有0. 9% [中国农大曹巧红土壤因子对时域反射仪测试的影响]。土壤水分测试技术面对复杂多变的土壤性质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Topp (1980), Ldieu (1986), Herkelrath (1991), Malicki 等都分别提出过各自的计算模型,但也都只能适应一定的范围。土壤水分测试技术仍处只能原位校准原位测试的水平,至今没有找到简便有效的普适的水分测定方法,其障碍主要有3个方面(I)是必须针对既定的土壤类型(或在一定范围土类内)建立计算模型,当土壤类型变化时就需要重新建立模型,或重新标定。然而我国土壤类型很多(据研究我国有土类60个、亚类133个,土属、土种成千个),其成分、质地变化都很大,因此仪器的测试精度难以保证,更难以使仪器具有通用性。(2)即便同一土壤,在不同耕作后状态不同、虚密度(容重)不同也造成极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同一含水量的农田,即使成分完全相同,在不同地块测值也会有很大甚至成倍的差异。这便是便携式的土壤水分仪至今不能很好应用的关键。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3)水分含量自身的变化引起其存在形态(自由水、束缚水等)的和介电常数变化,而这种变化又紧密地与土壤成分、质地、温度等交织在一起。这就使依靠介电常数测定水分技术,即使建立多元多阶方程也很难保证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度高、通用性强、无需标定的基于电容和重量变化的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构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人为地改变放置于电容式传感器的容器中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测量其改变前后的重量和输出电压/电容,然后进行重量和电压/电容的差减,使各种相同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在差减中对消掉,只留有重量/容重和输出电压/电容的变化,且二者构成线性函数关系。一种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包括以下方程式A U = A+B A K I,W = [(1-Q2)M_K2]/K2[(M/p )-1]11 ;W = [ (I-Ql)M-Kl]/Kl [(M/P )-I] III ;Q2-Q1 = A/JV e IV ;上述式中,式I中AK为置于电容传感器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变化量,AU为对应于该AK的电压/电容的变化量AU ;W为含水率;K1、K2分别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改变前后的容重;M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相对于水的比重;P为水的密度;Q1、Q2为与式I中的系数A或/和常数B有关的参数;J为电容传感器常数;V为电容传感器容器的容积;e为标准物质介电常数;上述式I、式II、式III、式IV联立求解参数Ql、Q2,再代入式II或式III即得待测多孔物质的含水率。上述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取待测多孔性物质放置一电容传感器的容器中,改变该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测量或计算其虚密度或容重改变前后的容重和输出的电压/电容,差减获得容重变化量AK以及电压/电容的变化量AU ;(2)该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容重变化量AK和电压/电容的变化量AU具有如下的线性函数关系 A U = A+B A K I,根据改变该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所获得的一系列的AU值和AK值进行线性回归、试验验证或数学计算等的方法求解出A、B;(3)将上述线性方程式与下述方程联立即构成多孔性物质含水率的计算模型W = [(1-Q2)M_K2]/K2[(M/p )-1]11 ;W = [ (I-Ql)M-Kl]/Kl [(M/P )-I] III ;Q2-Q1 = A/JV e IV ;式中,W为含水率;K1、K2分别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改变前后的容重;M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比重;P为水的密度;Q1、Q2为与式I中的系数A或/和常数B有关的参数;J为电容传感器常数;V为电容传感器容器的容积;e为标准物质介电常数;对于特定的电容传感器(如电容式水分测定仪等)来说,J、V均为已知,e、p均为常数。在所述步骤(I)中,改变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的方式为振动、压缩、充气、抽气中的任意一种。在所述步骤⑴中,AU为改变容重前后的电容或电压的差值,SP AU = U2-U1,其中U2取经下式修正的值 式中U2W分别为U2填补待测多孔性物质至电容传感器容器装满时和压缩后未填补待测多孔性物质时的实测电压或电容,KpK2分别是虚密度改变前后的容重。上述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在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中的应用。上述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在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装置中的应用。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I)本发明模型是在重量/容重与电容/电压信号的基础上所构建而成的含水率测定模型,完成建模后无需任何标定,即可用于多孔性物质含水率的测定。(2)该模型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多孔性由液固气三相(如土壤等)组成物质的含水率测定及计算;(3)在基本消除了电导对水分测定的影响的条件下,模型建立后用实测的AU和A K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含水率,无需因被测对象不同而修正模型;(4)应用本发明模型进行含水率测定,其测定精度只决定于电路和传感器精度,不受被测对象成分、结构和测试环境的影响,例如测土壤时其准确率误差可小于I %。


图I为一种土壤的电容变化量和容重变化量的线性关系图,横轴代表容重变化量,纵轴代表电容变化量;图2为一种土壤的含水率与AU = A+B AK系数B线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无特别说明或阐述的方法或步骤,均为常规方法或步骤;所用设备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实施例I :已知土壤含水率条件下的土壤的电容变化量和容重变化量的线性关系验证取校园中某种土壤按常规方法配制成不同含水率(5 %、8 %、11 %、14%、17 %、20% )的土壤作为待测样品,通过多次压缩改变其密实度,以电容传感器及电子天平测定其容重变化量及对应的电容变化量,分别以横轴(X)代表容重变化量,纵轴(y)代表电容变化量,作出散点分布图,如图I所示。并根据这些数据拟合出以下曲线方程(以5%,8%含水率为例)5%含量沙土的拟合曲线为Y=L 84406+0. 0154X,拟合系数r为0. 99823,A的标准误差为0. 08899 ;B的标准误差为2. 89665X10-4 ;8%含量沙土的拟合曲线为Y = -0. 1441+0. 02596X,拟合系数r为0. 98128,A的标准误差为0. 46154 ;B的标准误差为0. 0016 ;实验证明在一定的含水率条件下,电容变化量和容重变化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存在。实施例2 :某种土壤的含水率与A U = A+B A K中方程系数B的相关性表I不同土壤含水率的及其对应的线性方程A U = A+B A K的斜率B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包括以下方程式 Δ U = Α+Β Δ K I,W = [(1-Q2)M-K2]/K2[(M/p )-1]11 ;W = [(I-Ql)M-Kl]/Kl [(M/ P )-1]111 ; Q2-Q1 = A/JV IV ; 上述式中,式I中ΛΚ为置于电容传感器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变化量,Λ U为对应于该Λ K的电压/电容的变化量Λ U ;W为含水率;K1、K2分别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改变前后的容重;Μ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相对于水的比重;P为水的密度;Q1、Q2为与式I中的系数A或/和常数B有关的参数J为电容传感器常数为电容传感器容器的容积;ε为标准物质介电常数; 上述式II、式III联立迭代求解,或联合应用式I、式II、式III、式IV求解参数Q1、Q2,再代入式II或式III即得待测多孔物质的含水率。
2.一种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待测多孔性物质放置一电容传感器的容器中,改变该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测量或计算其虚密度或容重改变前后的容重和输出的电压/电容,差减获得容重变化量△!(以及电压/电容的变化量AU ; (2)该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容重变化量ΛΚ和电压/电容的变化量AU具有如下的线性函数关系 Δ U = Α+Β Δ K I, 根据改变该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所获得的一系列的AU值和Λ K值进行线性回归、试验验证或数学计算的方法求解出A、B; (3)将上述线性方程式与下述方程联立即构成多孔性物质含水率的测定模型W = [(1-Q2)M-K2]/K2[(M/p )-1]11 ;W = [(I-Ql)M-Kl]/Kl [(M/ P )-1]111 ;Q2-Q1 = A/JV ε IV ; 式中,W为含水率;Κ1、Κ2分别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改变前后的容重;Μ为电容传感器的容器内的待测多孔性物质的比重;P为水的密度;Q1、Q2为与式I中的系数A或/和常数B有关的参数;J为电容传感器常数;V为电容传感器容器的容积;ε为标准物质介电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中,改变待测多孔性物质的虚密度或容重的方式为振动、压缩或充气/抽气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⑴中,ΔU为改变容重前后的电容或电压的差值,即AU = U2-U1,其中U2为经下式修正的值U2 = U/ -(u/ -U1) K2A1, 式中υ2’、υ/分别为填补待测多孔性物质至电容传感器容器装满时和压缩后未填补待测多孔性物质时的实测电压或电容,KpK2分别是虚密度改变前后的容重。
5.权利要求I所述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的在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I所述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模型在多孔性物质含水率测定装置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性物质的含水率测定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人为地改变一定体积内待测样的虚密度,测量其改变前后的重量和输出电压,然后进行容重和电压的差减,使各种相同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在差减中对消掉,从而消除了近十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只留水分形态与容重的变化,据电压测定和容重测定测算出多孔性物质的含水率。该模型在基本消除了电导对水分测定的影响的条件下,无需标定、修正,适用于各种多孔性由液固气三相(如土壤等)组成物质的含水率测定及计算,通用性强;应用本发明模型进行含水率测定,其测定精度只决定于传感器和电路精度,不受被测对象成分、结构和测试环境的影响,例如测土壤时其准确率误差可小于1%。
文档编号G01N5/00GK102621194SQ20111034746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吴建中, 段铁城, 胡小宁, 胡建东, 衡丽沙, 贾芳 申请人: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圆规式直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学习用品,尤其是一种测量绘图工具。背景技术:在人们学习工作中,经常需要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测量或绘图。但是,目前的直尺和圆规是两种不同工具,需要分别携带、存放和使用,占用空间较大,而且
  • 专利名称:飞轮平衡去重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去重机,特别涉及一种飞轮平衡去重机。 背景技术:平衡机测试后,使用专用治具将飞轮固定,操作人员手动下压钻床,将需要去中的部位进行钻孔去重。根据需要去重的量不同,需要将飞轮拆下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电磁流量计的永磁式励磁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流量计的励磁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磁流量计的永磁式励磁方法。背景技术: 电磁流量计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其工作原理是导电流体在工作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时,在流体
  • 专利名称:借助扫描电镜实现原位压痕试验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宏微混合驱动、超精密加载与检测、微纳米尺度压痕测试以及原位观测为一体的材料微尺度力学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借助扫描电镜实现原位压痕试验的测试装置。可广泛
  • 专利名称:一种儿内科用防摔体温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内科用防摔体温计。背景技术:在医院内科进行检查时首先要用到温度计,现有的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计,外形为近似于三棱的细长玻璃体,内部有空心管腔,外
  • 专利名称:用液体模拟地铁环境两股气流非等温耦合过程的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气流组织热环境研究领域,具体涉及到用液体模拟地铁热环境中两股典型气流在站台非等温耦合的实验装置。背景技术: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以其快速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