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系统的横波震源基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系统的横波震源基座。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 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地震勘探也得到广泛应用。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是通过人工激发产生的,称为人工震源。人工震源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炸药震源,另一类是非炸药震源。炸药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具有脉冲特性良好及能量较高的优点,因而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人工地震震源,至今仍被作为激发地震波的主要震源。然而由于炸药震源存在着施工危险性较大、成本高以及在无法钻井、严重缺水地区(如沙漠、戈壁)使用等缺点,另外,在人口稠密地区、重要建筑物地带甚至不允许炸药爆炸,因此发展非炸药震源,如气动震源、重锤以及可控震源等,作为地震勘探震源非常重要。在地表附近一定范围内,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往往要比其下面地层的波速要低得多,这一深度范围的地层称为低速带。低速带测定在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中又称为表层调查、低速带调查。微测井是进行表层调查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钻井采用井中放炮,地面接收、或地面放炮,在井中接收,由深到浅、按一定间隔逐点观测,获得不同深度的地震记录,利用记录到的透射波初至来求取低速带的厚度和速度。三分量微测井是微测井的一种类型,在利用三分量微测井的检测方法中采用锤击来实现地面激发、在井中不同深度的观测点上设置三分量检波器,所述三分量检波器接收所述激发产生的震动波信号,每个观测点得到三分量记录,即一个垂直分量和两个水平分量,这样既可得到纵波信息,还可得到水平分量的横波信息,为研究表层横波的变化规律,以及确定表层介质的物性参数提供基础资料。地震波的激发是三分量微测井数据采集的关键环节。然而,针对三分量微测井野外采集,现有的震源产生的横波能量很弱,往往淹没在各种干扰中难以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震勘探系统的横波震源基座,以解决现有震源装置在三分量微测井野外采集时,难以产生理想横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系统的横波震源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呈长方体形,并且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上端,沿所述基座主体的长度方向并行地设有第一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通过中心壁分隔开;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底部设有突出的螺纹柱和贯穿基座主体的插钉孔,所述螺纹柱与插钉孔沿第一矩形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矩形槽的底部,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底部相同;基座下锥,所述基座下锥与基座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下锥由呈十字交叉的第一锥板和第二锥板构成,所述第一锥板的上边与第二锥板的上边处于同一平面上;插地钉,所述插地钉在靠近上端处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大于插钉孔的直径,所述插地钉的下端穿过插钉孔钉入地下;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与螺纹柱和插钉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通过与螺纹柱相匹配的螺帽压紧在所述插地钉的突出部上,进而压紧插地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基座的上端,用于覆盖基座。进一步,所述基座主体的长宽高为10-14 :5-7 :3-5 ;所述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关于所述中心壁对称。进一步,所述基座下维固定连接在基座王体底面的中心处。进一步,所述第一锥板的上边的长度大于第二锥板的上边,并且所述第二锥板的上边平行于所述基座主体的长度方向。进一步,所述盖板的长宽尺寸与基座主体相同,并且在所述盖板的下端设有与第一、第二矩形槽相配合的矩形突出,以便在盖板覆盖基座时,所述矩形突出嵌入矩形槽中。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波震源基座,使用者可以站在盖板上使用锤子敲击基座的一端,从而产生理想横波,结构简单,便于搬运,不受施工场地条件制约。具有撞击方向性准确,打击力度可控制,操作简单和施工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经济、安全和环保的横波震源配套装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在不加盖板时的俯视图图2为图I在B-B处的侧视图;图3为图I中基座主体的俯视图;图4为基座王体和基座下维在图3中A-A处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基座下维的不意图;图6为图2中固定板的示意图;图7为图2中插地钉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加装把手的基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左”、“右”、“上”、“下”及其同义词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参见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震源装置包括基座主体I、基座下锥2、固定板3、插地钉4和盖板5。[0032]如图I、图3和图4所示,所述基座主体I呈长方体形,优选地,所述基座主体的长宽高为10-14 :5-7 :3-5。在基座主体I的上端,沿所述基座主体I的长度方向并行地设有第一和第二矩形槽11、12,所述第一矩形槽11与第二矩形槽12通过中心壁14分隔开,并且所述第一矩形槽11与第二矩形槽12关于所述中心壁14对称。[0033]所述第一矩形槽11的底部设有突出的螺纹柱15和贯穿基座主体I的插钉孔16,所述螺纹柱15和插钉孔16沿第一矩形槽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矩形槽11的底部,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同样设置有螺纹柱15和插钉孔16,并且与所述第一矩形槽的螺纹柱15和插钉孔16关于中心壁14对称。优选地,在第一矩形槽11或第二矩形槽12,所述螺纹柱15和插钉孔16的数量分别是3个和2个。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基座下锥2位于基座主体I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I底面的中心处。所述基座下锥2由呈十字交叉的第一锥板21和第二锥板22构成,所述第一锥板21的上边211与第二锥板22的上边221处于同一平面上,这里所说的锥板是指板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第一锥板的上边211长于第二锥板的上边221,并且所述第二锥板的上边211平行于所述基座主体I的长度方向。优选地,所述基座下锥2与基座主体I为一体结构,通过注塑成型。如图7所示,所述插地钉4穿过插钉孔16钉入地下,所述插地钉4在靠近其上端处设有突出部41,所述突出部41的直径大于插钉孔16的直径,从而限制所述插地钉4进一步钉入地下。优选地,在所述插地钉4的最上端还设有一段直径收缩段42,以便配合使用螺帽来固定插地钉。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板3成长条形,用于固定插地钉4。所述固定板3在与螺纹柱15和插钉孔16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31,通过与螺纹柱15相匹配的螺帽13压紧在所述插地钉的突出部41上,进而压紧插地钉4。优选地,所述开孔31的直径与螺纹柱15和插地钉4上端的直径相匹配,以便所述螺纹柱15和插地钉4的上端可以很好地穿过固定板3。如图8所示,所述盖板5设置在基座主体I的上端,用于覆盖基座主体1,以便使用者可以站立在基座主体上使用锤子敲击基座主体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盖板5的长宽尺寸与基座主体I相同,并且在所述盖板5的下端设有与第一、第二矩形槽11、12相配合的第一、第二矩形突出51、52,以便在盖板5覆盖基座主体I时,所述矩形突出可以很好地嵌入矩形槽中,使盖板5与基座主体I的结合不易于侧向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震源装置在安装时,首先将基座主体通过其下端插入地表的基座下锥固定在地表;然后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矩形槽中的插钉孔向地表钉入插地钉,由于所述插地钉上设有突出部,因此可以保证所述插地钉的上端位于第一、第二矩形槽内;将螺纹柱和插地钉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开孔,然后通过与螺纹柱相匹配的螺帽使固定板压紧在所述插地钉上;最后在基座上盖上盖板。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站在盖板上使用锤子从侧面敲击基座的一端,而产生横波。由于捶击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且撞击方向性准确,打击力度可控制,并且可以通过多次叠加,来降低干扰,因而可以产生较为理想的横波。优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基座主体的长边的两侧设置有把手17,以方便搬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震源基座,结构简单,便于搬运,不受施工场地条件制约。具有撞击方向性准确,打击力度可控制,操作简单和施工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经济、安全和环保的横波震源配套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系统的横波震源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呈长方体形,并且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上端,沿所述基座主体的长度方向并行地设有第一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通过中心壁分隔开;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底部设有突出的螺纹柱和贯穿基座主体的插钉孔,所述螺纹柱与插钉孔沿第一矩形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矩形槽 的底部,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底部相同; 基座下锥,所述基座下锥与基座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下锥由呈十字交叉的第一锥板和第二锥板构成,所述第一锥板的上边与第二锥板的上边处于同一平面上; 插地钉,所述插地钉在靠近上端处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大于插钉孔的直径,所述插地钉的下端穿过插钉孔钉入地下;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与螺纹柱和插钉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通过与螺纹柱相匹配的螺帽压紧在所述插地钉的突出部上,进而压紧插地钉;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基座的上端,用于覆盖基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主体的长宽高为10-14:5-7 3-5 ;所述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关于所述中心壁对称。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锥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底面的中心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板的上边的长度大于第二锥板的上边,并且所述第二锥板的上边平行于所述基座主体的长度方向。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长宽尺寸与基座主体相同,并且在所述盖板的下端设有与第一、第二矩形槽相配合的矩形突出,以便在盖板覆盖基座时,所述矩形突出嵌入矩形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系统的横波震源基座,用于解决现有震源装置在三分量微测井野外采集时,难以产生理想横波的问题。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设置在基座主体下端的基座下锥,将基座主体钉在地表的插地钉,用于固定插地钉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盖板。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站在盖板上使用锤子敲击基座的一侧,从而产生理想横波。
文档编号G01V1/053GK202794549SQ2012203595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杜文凤, 张建民, 邹冠贵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