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桥梁张拉系统同步标定试验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台架,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桥梁张拉系统进行 同步标定时使用的试验架。
背景技术:
铁路后张预应力简支桥梁预应力钢筋张拉,按施工工艺要求,要两端同时张拉,而 且要求两端的千斤顶同步,即两端千斤顶伸长值的差值小于规定限值。以往同步标定都是 采用在梁上张拉预应力钢筋来进行,费时费力,还要浪费一些材料,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设备费时费力,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张拉系统 同步标定试验架。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张拉系统同步标定试验架,由两个钢制框架 组成,每个框架包括上下两根横梁和左右两根立柱,下横梁上固定有一个由内、外筒和压缩 弹簧组成的弹簧筒,筒形结构的内筒套在压缩弹簧上并与压缩弹簧一起装入外筒。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后张预应力桥梁张拉系统同步标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工装。 构思新颖,突破了传统的在梁上标定的方式,为张拉系统同步标定闯出了一条新路。使用 时,将两个试验架水平放置。然后将待标定的两个千斤顶分别水平放入试验架框架内,千斤 顶底部顶在内筒上,千斤顶顶部顶在横梁上,连接好液压系统,即可进行同步标定。通过对 两个千斤顶分级加压和测量各级压力下两个千斤顶活塞伸长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定两个 千斤顶同步性是否合乎要求。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1)同步标定试验架设计新颖,采用了组合钢结构型式,制作简单,受力明确,承载 能力大,刚度大,变形小,稳定性好。(2)承载装置设计构思巧妙,采用弹簧套筒,既能承受较大荷载,又有较大的压缩 量,可满足测量张拉千斤顶伸长值需要。因此受力状况完全符合施工实际情况。(3)使用该同步标定试验架标定张拉系统,不用在梁上张拉钢筋。节约了人工和减 少了原材料的消耗。(4)该同步标定试验架使用灵活方便,并可多次周转。因此,一次制作投入,可在今 后多个工程项目上使用,降低了工程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立柱;3-内筒;4-外筒;5-压缩弹簧;6-弹簧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桥梁张拉系统同步标定试验架,由两个 钢制框架组成,每个框架包括上下两根横梁1和左右两根立柱2,下横梁上固定有一个由内 筒3、外筒4和压缩弹簧5组成的弹簧筒6,筒形结构的内筒3套在压缩弹簧5上并与压缩 弹簧5—起装入外筒4。如图1所示,该试验架为一对组合钢结构构件。立柱2为高强度圆钢。横梁1为 一箱形断面,由多片钢板焊制而成。立柱2和横梁1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并对框架式结 构应力集中部位和局部承压部位,用钢板加强。试验架的外形尺寸满足待标定的千斤顶和 承载装置放入的需要。试验架的承载能力大于最大张拉荷载3000KN。如图2所示,承载装置设计为一钢制圆筒型结构。由内外筒和大吨位压缩弹簧组 成。内筒3套在压缩弹簧5上,一起装入外筒4中。大吨位压缩弹簧5承载能力满足张拉 荷载要求,压缩量也满足测量张拉千斤顶伸长值需要。
权利要求1. 一种桥梁张拉系统同步标定试验架,其特征在于由两个钢制框架组成,每个框架 包括上下两根横梁(1)和左右两根立柱(2),下横梁上固定有一个由内筒(3)、外筒(4)和压 缩弹簧(5)组成的弹簧筒(6),筒形结构的内筒(3)套在压缩弹簧(5)上并与压缩弹簧(5) 一起装入外筒(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张拉系统同步标定试验架,解决现有设备费时费力,效果差的问题。由两个钢制框架组成,每个框架包括上下两根横梁和左右两根立柱,下横梁上固定有一个由内、外筒和压缩弹簧组成的弹簧筒,筒形结构的内筒套在压缩弹簧上并与压缩弹簧一起装入外筒。将待标定的两个千斤顶分别水平放入试验架框架内,千斤顶底部顶在内筒上,千斤顶顶部顶在横梁上,连接好液压系统,即可进行同步标定。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稳定性好,节约了人工和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可多次周转,降低了工程成本。
文档编号G01M99/00GK201867310SQ20102062435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刘延良, 吴仁友, 张李胜, 张法刚, 徐永力, 曾明月, 李峰, 王永新, 王贤荣, 田东升, 罗伟, 耿安民, 郝志东, 阎维华 申请人: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