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弹簧探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探针,尤其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成品测试用的弹簧探针。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集成电路成品测试用的弹簧探针的结构,主要是由上顶针、下顶针、腔体、弹簧组成。其中腔体的结构是由圆筒形的金属套管构成,上、下顶针的较大端部置于腔体两端内,弹簧置于腔体的中间,腔体的两端向内卷边,将上、下顶针的较大端部包在腔体内。使用时,通过向腔体内挤压上、下顶针,压缩弹簧,形成稳定的弹力和电气接触。此外, 现有的弹簧探针结构中也有采用上顶针压合在腔体一端,以下顶针作为动针运动的结构; 以及采用上顶针与腔体一体的结构设计,以下顶针作为动针运动的结构。上述现有的弹簧探针下顶针与腔体之间都存在密闭性不佳的情况,当处在如水中、粉尘碎屑较多的严苛环境下,则弹簧探针的电气接触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容易出现弹力不稳定,接触电阻不稳定等异常情况。尤其针对用于集成电路成品测试用的弹簧探针,在对探针进行超声波清洗后,即利用酒精做媒介的超声浴后,液体容易进入到腔体中,影响弹簧,上、下顶针的运动,造成探针弹力、接触电阻不稳定,进而影响测试的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确保探针在严苛环境下的稳定工作,避免腔体内受到外界液体或粉尘的影响,确保弹簧与作为动针的下顶针之间的稳定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簧探针,包括上顶针、腔体、弹簧和下顶针,所述上顶针与腔体一体成型,还包含偏心球、外套筒和弹性石墨密封带;所述的偏心球置于弹簧与下顶针之间,确保稳定的接触、以及弹力的传递;弹性石墨密封带包覆下顶针外围和腔体的卷边部位,确保下顶针可运动,同时又隔绝液体或粉尘进入腔体内;外套筒包覆弹性石墨密封带,外套筒与腔体紧密配合,以防止外套筒脱落。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探针可用于集成电路成品测试,可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避免腔体内受到外界液体或粉尘的影响,确保弹簧与作为动针的下顶针之间的稳定接触。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探针结构示意图。1-上顶针;2-弹簧;3-偏心球;4-外套筒;5-弹性石墨密封带;6_下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请参看图1,一种用于集成电路成品测试用的弹簧探针结构。图中,本探针的上顶针1与腔体是一体的,另外本探针还包含下顶针6、弹簧2、偏心球3、外套筒4和弹性石墨密封带5。偏心球3置于弹簧2和下顶针6之间,提供稳定的接触。弹性石墨密封带5包住下顶针6外围和腔体的卷边部位,确保下顶针6能运动,同时又隔绝液体或粉尘进入腔体内。 然后用外套筒4包住弹性石墨密封带5,外套筒4与腔体紧配,间隙可在0. 02mm左右,以防止外套筒4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探针可用于集成电路成品测试,可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避免腔体内受到外界液体或粉尘的影响,确保弹簧与作为动针的下顶针之间的稳定接触。
权利要求1. 一种弹簧探针,包括上顶针、腔体、弹簧和下顶针,所述上顶针与腔体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探针包括偏心球、外套筒和弹性石墨密封带;所述偏心球置于弹簧与下顶针之间;所述弹性石墨密封带包覆下顶针外围和腔体的卷边部位;所述外套筒包覆弹性石墨密封带,外套筒与腔体紧密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探针,尤其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成品测试用的弹簧探针。包括上顶针、腔体、弹簧和下顶针,所述上顶针与腔体一体成型,所述弹簧探针包括偏心球、外套筒和弹性石墨密封带;所述偏心球置于弹簧与下顶针之间;所述弹性石墨密封带包覆下顶针外围和腔体的卷边部位;所述外套筒包覆弹性石墨密封带,外套筒与腔体紧密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探针可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避免腔体内受到外界液体或粉尘的影响,确保弹簧与作为动针的下顶针之间的稳定接触。
文档编号G01R1/067GK202002950SQ20112005793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殷岚勇, 王强, 田治峰, 贺涛, 高凯 申请人:上海韬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