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池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查可充放电的电池的电池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扁平型电池的充放电及检查系统。该系统在电池容纳容器中排列配置多个二次电池并将电极连接于各电池,整批进行充放电及检查。该充放电检查系统为了冷却锂聚合物电池,在安装于支柱的上部的顶板设置有4个风扇。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9334号公报在电池检查装置中,检查时要求将各电池尽量保持成均匀的温度。当检查时各电池的温度偏差较大时,很难高精确度地辨别是大体上正常但只是因为放热不充分而升温,还是因为电池的异常而发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批检查可充放电的多个电池时可提高各电池的温度均匀性的电池检查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为用于检查多个可充放电的电池的电池检查装置。该电池检查装置具备电池支承部,用于将多个电池以与相邻的电池的侧面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至少排列成一列,且所述电池包括具有电极的第I端面、与第I端面对置的第2端面及连接第I端面与第2端面的侧面;多个触头,以与所述多个电池的排列对应的排列而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多个电池的各个电极接触来向各电池给予电压;触头支承部,与所述电池支承部对置设置,且支承所述多个触头;及调温系统,通过所述电池支承部供给调温流体,使该流体沿电池侧面流过相邻的电池之间,并通过所述触头支承部排出该流体,由此对各电池进行调温。根据该方式,能够使调温流体沿电池侧面从电池支承部直线地流向触头支承部。轻松提高流动速度分布的均匀性,电池与流动的热传递的结果,所得到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也被提高。并且,由于通过电极与触头的接触部分的流动直接通过触头支承部而被排出,因此还能够抑制因电极中的接触电阻引起的发热影响。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在将多个可充放电的电池排列成至少一列的状态下进行检查的电池检查装置。该装置为了供给分别朝向多个电池的空气流而具备至少I个横流风扇,且该横流风扇沿所述多个电池的排列方向配设且送风口与所述多个电池对置配置,所述多个电池隔开间隔而排列,以便具备用于使所述空气流流过电池之间的流路,且构成为从所述横流风扇的送风口送出并通过各流路的空气流采用直线路径。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整批检查可充放电的多个电池时的各电池的温度均匀性。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装置的电力系统及通信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的主要部分的图。图4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的主要部分的图。图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的主要部分的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的主要部分的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的调温系统的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横流风扇的冷却装置的图。图9是表示比较例中的空气流速度分布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流速度分布的图。图11是示意地表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装置10的电力系统及通信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电池检查装置10是以为了整批检查多个二次电池而进行这些多个二次电池的充电及放电的方式而构成的充放电试验装置。在图1及图2中,示意地表示电池检查装置10的电力系统及通信控制系统。图中,用连接各要件的实线表示电力线,用虚线表示通信控制线。电池检查装置10包含电源装置11和电池检查台12而构成。电源装置11和电池检查台12分别作为独立的装置而构成,用连接电缆连接。连接电缆包含电力线和控制线。电源装置11和电池检查台12例如可以相邻或靠近而设置。或者,电源装置11也可以远离电池检查台12而设置。如后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电源装置11和电池检查台12的连接配线量,因此容易将电源装置11和电池检查台12分开设置。因此,提高电池检查装置10的设置布局的自由度。电源装置11包含电源再生转换器13、恒压电源14及控制器15而构成。电源再生转换器13转接外部电源(未图示)和恒压电源14。外部电源例如为供给至工业用的交流电源等商用电源。电源再生转换器13在对检查台12中检查的电池进行充电时,作为来自外部电源的受电电路发挥作用,在进行电池的放电时,以将电力归还至外部电源的方式发挥作用。电源再生转换器13设置为多个恒压电源14共用的电源再生转换器。恒压电源14调整从外部电源通过电源再生转换器13供给的电力而进行输出。以下,为了便利起见,将恒压电源14的输出称为中间输出。恒压电源14以能够生成多个中间输出的方式构成。即,恒压电源14具有多个通道(例如数通道以上)。各个通道上连接升降压单元17的各个升降压转换器28 (参考图2)。中间输出供给至搭载于检查台12的升降压单元17。中间输出具有比符合电池的检查规格的电压及电流高的电压及电流。恒压电源14例如为DC-DC转换器,优选绝缘性双向DC-DC转换器。恒压电源14设置有多个,各恒压电源14用DC连接线18连接于电源再生转换器13。设置有与恒压电源14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DC连接线18。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设置有5个恒压电源14,因此设置有与此相同数量的5根DC连接线18。各恒压电源14在对被检查的电池进行充电时,从电源再生转换器13通过DC连接线18接受电力供给,而在对电池进行放电时,通过DC连接线18将电力供给至电源再生转换器13。控制器15以控制电池检查台12、电源再生转换器13及恒压电源14的方式构成。控制器15和电源再生转换器13通过第I通信控制线19连接,控制器15和恒压电源14通过第2通信控制线21连接。设置有与恒压电源14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第2通信控制线
21。第I通信控制线19及第2通信控制线21与DC连接线18分开设置。电源再生转换器13、恒压电源14及控制器15容纳于电源装置箱(未图示)。电源装置箱例如具有机架或框架结构,划定容纳电源再生转换器13、恒压电源14及控制器15的长方体状内部空间。电源装置箱在下部容纳电源再生转换器13,在上部容纳控制器15,在电源再生转换器13与控制器15之间容纳有多个恒压电源14。电源再生转换器13、恒压电源14及控制器15在电源装置箱的内部沿铅垂方向(即相对地面垂直的方向)排列而被容纳。因此,能够缩小电源装置11的占地面积(所谓覆盖区)。电源装置11的覆盖区能够为与检查台12的覆盖区相同程度或比其更小。另外,电源再生转换器13、恒压电源14及控制器15在电源装置箱内部可以以不同于图示的顺序的顺序排列。另外,在控制器15上连接有数据处理单元16。数据处理单元16通过控制器15收集并存储通过检查台12得到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测量数据。数据处理单元16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附带的显示器或打印机等输出机构输出。数据处理单元16例如为公知的个人电脑。控制器15和数据处理单元16例如通过LAN等已知的方法连接。检查台12包含如下而构成检查载物台,用于将作为检查对象的多个电池排列成矩阵状而配置;及探针机构,具备用于检查电池的触头例如探针。探针机构具备多个探针,该多个探针以与检查部的矩阵排列对应的排列来设置。即,电池检查台12具备检查载物台,为了保持多个电池而以矩阵状排列载置部;及触头阵列,以与载置部的矩阵状排列对应的排列方式排列有触头。电池检查台的检查部中划定电池的载置位置作为载置部。各个检查部包括用于与作为检查对象的电池接触的检查用探针;及测量电路34,该测量电路根据来自该探针的输入,测量电流、电压及温度中的至少I个来生成模拟测量信号。在电池检查台12中,通信单元(例如远程1/092)夹着触头阵列而设置于检查载物台(例如后述的电池支承部42)的相反侧。从检查载物台观察时,通信单元及触头阵列配置于相同侧。即,从检查载物台观察时,通信单元配置于探针机构的背后。测量电路34配置于触头阵列与通信单元之间。若如此配置,则电池检查台12中的设备从检查载物台依次配置为触头阵列、测量电路34、通信单元。如此,能够靠近通信单元而配置测量电路34。在一实施例中,也可将搭载通信单元和测量电路34并电性连接通信单元和测量电路34的控制盘90设置于电池检查台12。若如此操作,则能够使测量电路34和通信单元的配线长度成为极小。检查台12也可以具备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以将探针与电池接触分离的方式使检查载物台和探针机构相对移动。检查载物台沿与铅垂方向垂直的平面(例如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将多个(例如数十个以上)电池排列为矩阵状。此时,移动机构提供检查载物台和探针机构的垂直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检查台12的箱体22容纳检查载物台及探针机构。此外,箱体22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在其侧面设置有紧急停止开关23。紧急时通过操作人员操作紧急停止开关23,能够停止电池检查装置10的动作。紧急停止开关23可设置于电源装置11,也可分别设置于电源装置11和检查台12上。检查台12上搭载有多个(图中为5个)升降压单元17及控制盘90。升降压单元17及控制盘90可设置于箱体22的上表面,也可设置于箱体22的内部。控制盘90中容纳有远程1/092 (参考图2)。远程1/092通过通信电缆25连接于控制器15。由于远程I/O本身为已知的器件,因此省略其结构的详细说明。通信电缆25为能够实现多通道的同步通信的数位通信线。通过通信电缆25进行从电源装置11向检查台12的控制指令的发送接收、及从检查台12向电源装置11的测定数据的发送。各个升降压单元17通过电力电缆24直接连接于恒压电源14。电力电缆24例如为包含接地线的4芯电缆。各个升降压单元17通过通信线26连接于远程1/092。升降压单元17的数量与恒压电源14的数量相等,电力电缆24也设置有与恒压电源14相等的数量。升降压单元17可以容纳于控制盘90。此外,控制盘90上也可设置有用于使升降压单元17动作的控制电源模组(未图示)。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升降压单元17在检查台12的箱体22中设置于与配置检查载物台的检查载物台区段不同的配置区段中。由于升降压单元17操作比较大的电力,因此优选远离检查台12的检查部来设置。例如,优选升降压单元17设置于检查台12的端部。作为设想有可能从检查对象中不良电池漏出可燃性气体的对策有效。此时,为了保持检查台12的覆盖区,优选升降压单元17设置于检查台12的上端或下端。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可在配置检查载物台的检查载物台区段中设置用于将可燃性气体排出至外部的风扇等排气 装直。在一实施例中,如图示,箱体22为如下结构将内部空间从外部空间封闭,将容纳物保持为无法从外部看见。箱体22具备用于划定内部空间的壁部及门部(未图示)。此外,箱体22可为容纳物向外部开放并能够从外部识别的结构。箱体22例如也可为机架、框体或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搭载于检查台12的升降压单元17具备多个升降压转换器28和用于控制这些升降压转换器28的控制电路29。升降压单元17例如具备构筑有相当于多个升降压转换器28和控制电路29的电子电路的电子基板。控制电路29通过通信线26连接于远程1/092。升降压单元17具备最多与恒压电源14的通道数相等数量的升降压转换器28。优选升降压单元17具备与恒压电源14的通道数相等数量的升降压转换器28。包含于升降压单元17的多个升降压转换器28以共同的电力电缆24连接于所对应的恒压电源14。在检查台12中,设置有总计为与检查载物台的检查部对应的数量的升降压转换器28。S卩,使每个检查部与I个升降压转换器28对应,设置有与检查部相同数量的升降压转换器28。升降压转换器28将从恒压电源14通过电力电缆24输入的中间输出调整为符合检查规格的电压及电流。升降压转换器28的输出通过探针机构的各探针提供至负荷35并用于检查。负荷35例如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40 (参考图3)。另外,与各检查部对应而设置有测量电路34。测量电路34附带在检查部上,设置于检查部或其附近。测量电路34根据来自各探针的输入来测量负荷35的状态。测量电路34例如包含温度测量电路、电压测量电路及电流测量电路中的至少I个,对负荷35的温度、电压、电流中的至少I个进行测量。测量电路34作为生成表示负荷35的状态的模拟测量信号的模拟传感器而构成。测量电路34和远程1/092通过模拟通信线27连接。与各个测量电路34对应而设置有模拟通信线27,多个测量电路34的输出被输入至远程1/092。如图2所示,可以在检查台12上设置I个远程1/092,所有测量电路34的输出被输入至其远程1/092。或者,也可设置多个远程1/092,输入与各远程1/092对应的多个测量电路34的输出。远程I/092通过通信电缆25向电源装置11的控制器15发送测定数据。测定数据通过控制器15转接,并且送至数据处理单元16。图3至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12的主要部分的图。图3及图4分别是为了检查而搬入(或是在检查后搬出)电池40时的主视图及侧视图。图5及图6分别是表示检查时的样子的主视图及侧视图。图4及图6分别是从侧方观察图3及图5所示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时的图。为了方便说明,如图示规定XYZ正交座标系。S卩,将电池40的排列方向设为X方向,将铅垂方向设为Y方向,将正交于两者的方向设为Z方向。 如图3至图6所示,电池检查台12包含电池支承部42、触头44及触头支承部46而构成。它们被容纳于箱体22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池支承部42和触头支承部46对置,两者之间形成电池排列空间48。电池支承部42配置于触头支承部46的铅垂方向的下方。在电池支承部42的下侧安装有用于调整电池40的温度的横流风扇50。电池40具备具有电极41的第I端面;与第I端面对置的第2端面;及连接第I端面和第2端面的侧面。在图示的例子中,电池40具有长方体形状,将第I端面设为上侧,将第2端面设为下侧,使侧面相互对置,并在水平方向(X方向)上排列各电池40。与相邻的电池40隔开间隔而排列电池40。电池40的侧面为平行于铅垂方向(Y方向)的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电池40以保持于托盘52的状态被搬入电池检查台12,被检查并被搬出。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托盘52的搬入搬出方向。此外,用虚线表示托盘52及搭载于托盘52的电池40被搬入电池支承部42时的位置。托盘52及电池40例如通过未图示的托盘自动搬入装置,被搬入或被搬出电池检查台12。因此,电池检查台12的侧壁的一部分构成为可开闭的门54。门54在搬入搬出电池40时被开放,在检查电池40时被封闭。通过关闭门54,电池排列空间48在检查时从外部空间被划分开。电池支承部42为用于载置并支承成为检查对象的多个电池的支承台。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池支承部42并非直接支承电池40,取而代之,通过支承已搭载电池40的托盘52来支承电池40。电池支承部42通过铅垂方向的移动机构而上下移动(参考图5)。通过电池支承部42的移动,电池40与托盘52 —同移动,电池40的电极41和触头44被接触分离。如后述,支承台内部形成有空间。该空间可作为用于对从横流风扇50送出并朝向各电池40的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空间来使用。为了从外部划分该空间,支承台可具备用于支承电池40的电池支承板、用于安装横流风扇50的安装板、及将电池支承板和安装板用两者的端部彼此连接的侧面板。
触头44与各电池40的电极41接触并对各电池40提供电压。另外,如上述,还设置有用于测定电池40的温度、电压、电流等的触头(未图示)。多个触头44以与多个电池40的排列对应的排列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6个电池使其侧面相互对置而排列为一列,与此对应,6组触头44同样排列为一列。在一例中,I个电池40上设置有2个电极41,与此对应,设置有2根触头44 (参考图4、图6)。各触头44通过触头支承部46支承。触头支承部46例如为用于支承触头44的支承板,与电池支承部42对置而设置。各触头44从该支承板朝向电池支承部42突出,在与电池支承部42相反的一侧确保有用于容纳上述测量电路34或升降压单元17、远程1/092等各种电气安装件56的空间(参考图4)。有关X方向上,从与门54相反的一侧延伸有将电池检查台12连接于电源装置11的电力电缆24及通信电缆25。该电气安装件容纳空间通过触头支承部46从电池排列空间48被划分开,可以如后述,作为用于对从电池排列空间48排气的空气流进行排气的排气空间来利用。与上述整流空间及电池排列空间48相同,该排气空间也从外部空间被划分开。如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40排列为一列,6个电池40能够容纳于电池检查台12。还能够构成为电池检查台12容纳更多的(或更少的)电池。例如,可增多排列方向(X方向)的个数,也可将电池40的列数设为2列以上。而且,可在铅垂方向上重叠多个包含电池支承部42、触头44及触头支承部46而构成的电池检查单元。如此,能够增加可整批检查的电池的数量。每个电池列上都形成电池排列空间48,横流风扇50也安装于每个电池列上。横流风扇50沿电池40的排列方向配设。将送风口对置于电池40而配置横流风扇50,如图6所不,从横向(Z方向)吸入空气并朝向电池40向上方(Y方向)送风。如图不,横流风扇50的排列方向的长度等于电池40的排列的长度或比其更长。由于能够如此在各电池正下方设置风扇,因此能够使各电池周围的空气流速度分布具有共同性。另外,可对I个电池列,沿电池排列方向设置多个横流风扇50,也可多个电池列共有I个横流风扇50。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调温流体的供给源并不局限于横流风扇。例如可以沿电池40的排列方向配设风扇、循环器、鼓风机等送风机来代替横流风扇。此时,优选送风机具备在电池排列方向上延伸的细长送风口,且该送风口与各电池对置而配置。也可在送风口与电池之间共同使用整流板来提高流动的均匀性。如此优选在相邻的电池之间的流路上提供基本上均匀的空气流速度分布。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温流体的供给源可以构成为使环境空气以外的调温气体或液体沿电池表面流动。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12的调温系统60的图。调温系统60为了通过调温流体与电池表面的对流热传递进行调温,构成为对排列有多个电池40的电池排列空间48供给调温流体且从电池排列空间48排出调温流体。在一实施例中,调温流体为从横流风扇50送风的空气,调温系统60将从横流风扇50供给的空气最终排气至排气导管62。调温系统60通过电池支承部42从横流风扇50供给空气流,且通过触头支承部46将空气流排出至排气导管62。通过空气流沿电池侧面流过相邻的电池40之间来调温各电池40。检查时通常从各电池40产生发热,因此通过空气流将各电池40冷却至所期望的温度范围。如图7所示,空气流从横流风扇50流向相互相邻的整流空间70、电池排列空间48及排气空间72且从排气导管62排出。整流空间70例如为电池支承部42的内部空间,排气空间72为触头支承部46的上方的空间。在排气空间72连接有排气导管62。另外,当以可容纳多个电池列的方式构成电池检查台12时,调温系统60可按电池列分离而设置。电池40排列为具有用于使调温流体沿与排列方向相邻的其他电池40对置的至少一个电池表面流通的调温流路64。S卩,通过相邻的2个电池40的侧面划定调温流路64,沿排列方向交替排列电池40与调温流路64。用于使调温流体流向调温流路64的多个供给口 66以与流路配置对应的排列形成于电池支承部42,用于排出调温流体的多个排气口 68以相同的排列形成于触头支承部46。即,各供给口 66形成于相邻的电池40的支承位置之间,各排气口 68形成于相邻的触头44之间。这样,相邻的电池40之间的调温流路64、各供给口 66、各排气口 68被直线地配置。另外,横流风扇50的送风口与各供给口 66对置而设置。如此构成为从横流风扇50的送风口送出且通过各流路64的空气流采用直线路径。供给口 66连通整流空间70与电池排列空间48。整流空间70设置为用于将从横流风扇50送出的空气流向与横流风扇50的配设方向(即电池排列方向)及空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图7的Z方向)扩展的区域。通过整流空间70扩展空气流,由此能够使电池40的宽度方向的速度分布尽量均匀。当重视该均匀性时,也可增加整流空间70的Y方向高度,或者对I个电池列沿宽度方向配设多个横流风扇50。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缩小整流空间70的Y方向高度来重视缩小电池检查台12的高度。可在供给口 66设置有整流用隔板78。隔板78例如形成于托盘52。图示的例子中,隔板78从供给口 66延伸至电池排列空间48的中间附近,但也可比其更长或比其更短。例如隔板78也可从供给口 66延伸至排气口 68。该隔板78也可为了阻碍从某一个电池40向相邻的电池40的辐射热而设置。若这样设置,则能够抑制某一个电池异常发热时从该电池加热周围电池。排气口 68连通电池排列空间48与排气空间72。排气空间72作为用于将流过电池排列空间48的空气流引导至排气导管62的区域而设置。如图4所示,电气安装件56可容纳于排气空间72。由此,还能够将空气流用于冷却电气安装件56。此时,优选电气安装件56以隔开排气空间72的中心部分而设置,以免阻碍朝向排气导管62的流动。优选电气安装件56例如沿从外部空间划分出排气空间72的壁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在调温系统60的铅垂方向最下部设置作为调温流体供给源的横流风扇50,朝向铅垂方向上方形成有整流空间70、电池排列空间48、排气空间72。由此,从横流风扇50送出的空气流从铅垂方向下方直线地流向上方。基于电池40的发热的自然对流也从铅垂方向下方流向上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将自然对流与由横流风扇50形成的强制对流共同使用来 从电池排列空间48排气调温流体。能够抑制由基于电池40的发热的自然对流引起的空气的停滞或向电池的再加热等对温度均匀性的不良影响。另外,通过电极41与触头44的接触部分的流动直接排气至排气口 68,因此还能够抑制因接触阻力引起的发热影响。另外,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不限于从铅垂方向下方流向上方。当认为自然对流或接触阻力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时,例如可使空气流从铅垂方向上方流向下方。此时,横流风扇50例如安装于电池检查台12的顶板。或者可使空气流沿水平方向流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横流风扇50的冷却装置的图。如图7及图8所示,横流风扇50通过安装于该风扇的长边方向末端的马达74驱动。马达74配置于电池40的排列方向(X方向)中比靠最外侧的电池40更靠外侧。即,从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观察时,在马达74不与电池40的排列重叠的位置安装有马达74。若这样安装,则能够抑制马达74的发热对电池40带来的影响。与此相对,当为典型的轴流扇时,在风扇的中心部具有马达,所以马达的发热通过风扇的气流送至前方。由此,当由轴流扇送风至电池40时,导致马达的发热顺着气流朝向电池40。如图8所示,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冷却马达74的送风机76。通过送风机76冷却马达74,能够进一步抑制马达74的发热影响。送风机76例如设置为将与横流风扇50所送出的空气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正交方向)的空气流动送出至马达74。送风机76与横流风扇50相同地安装于电池支承部42的下表面。电池检查台12也可具备包围多个电池40的排列周围的覆盖物53 (参考图4、图
6、图7)。覆盖物53设置为检查电池40时从横流风扇50的吸气口 55隔离调温流体所流动的电池排列空间48。因此,覆盖物53具备分别在电池40的排列的四周从触头支承部46向下方延伸的4片平板。覆盖物53的末端构成为通过电池支承部42的上下移动使电池40连接于触头44时抵接于电池支承部42。这样,划分出包围电池40的排列的空间。通过覆盖物53抑制应通过触头支承部 46排出的调温流体的流出或洩漏。通过冷却电池40能够防止被加热的调温流体再次流入横流风扇50的吸气口 55。另外,覆盖物53可设置于电池支承部42。代替从触头支承部46向下方延伸的上述覆盖物53,覆盖物53例如可以从电池支承部42向上方延伸而形成。图9是表示作为比较例使用轴流扇时的空气流速度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由灰色标度不出电池排列空间48中的电池40周围的空气流速度分布。越白表不越闻速,越黑表示越低速。图9所示的模拟结果为在电池支承部42的下侧中心部安装I个轴流扇来代替横流风扇50时的空气流速度分布。一眼就可看出,相邻的电池40之间的流路a至e的速度分布不均匀。这是因为,从轴流扇送出的流动带有回转方向的速度分量(即XZ面内的速度分量)。通过该回转流动进入电池排列空间48,电池周围的空气流速度分布通过电池的排列位置而改变。例如,在流路a中,与流路c相比整体上呈高速。由此,面对流路c的电池40的冷却与面对流路a的电池40相比更容易变得不充分。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流速度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如参考图3至图8叙述,图10所示的模拟结果为沿电池排列方向在电池支承部42的下侧安装I个横流风扇50时的空气流速度分布。来自横流风扇50的流动为直线型,不具备回转成分。如图10所示,相邻的电池40之间的流路a至e的速度分布大致共同。S卩,在流路a至e均形成有基本上相同的速度分布。由此,可以认为所有的电池也被均等地冷却。如以上叙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应被检查的电池各自的正下方设置有风扇,空气从该风扇以直线地流过电池周围的方式供给。通过与检查时的电池表面的对流热传递而被加热的空气从上方的排气口排气。通过该结构,与电池的位置无关在电池周围形成有基本上共同的空气流速度分布,因此能够使各电池均匀地调温。通过采用横流风扇50,轻松地在排列成一列的各个电池的正下方设置风扇。另外,也无需考虑流动的回转成分的影响。再者,能够在电池排列空间的外部配置用于驱动风扇的马达,因此也可抑制马达发热的影响。还设置有马达冷却用风扇。这样,能够实现使电池周围的空气流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均匀而且还使风扇驱动用马达的热对电池检查带来的影响基本上消失的电池检查装置。图11是示意地表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池检查台12的截面图。图11所示的实施例除了覆盖物153的结构不同这一点之外,与参考图1至图10说明的实施例相同。以下说明中,关于相同部位为了避免冗余而适当省略说明。覆盖物153以将检查电池40时调温流体所流动的电池排列空间48从横流风扇50的吸气口 55隔离的方式设置。因此,覆盖物153包围电池40的排列的整圈。覆盖物153在电池40的排列周围从触头支承部46向下方延伸。与图4、图6、图7所示的覆盖物53的末端笔直地延伸时不同,在覆盖物153的末端形成有向电池排列空间48的内方延伸的弯曲部94。覆盖物153例如由金属薄板形成。弯曲部94形成于覆盖物153的整圈。弯曲部94的前端构成为通过电池支承部42的上下移动而当电池40与触头44连接时抵接于托盘52。在图示的例子中,弯曲部94的前端构成为抵接于托盘52的侧面,但弯曲部94的前端也可构成为抵接于托盘52的上表面。这样,包围电池40的排列的空间被划分开。由此,包围电池40的排列的空间通过覆盖物153从横流风扇50的吸气口 55隔离。从电池40朝向触头支承部46的调温流体通过冷却电池40而被加热。通过覆盖物153抑制应通过触头支承部46排出的调温流体的流出或洩漏。这样能够防止调温流体再次流入横流风扇50的吸气口 55。当横流风扇50周围的气体被精密地调温时,为了防止因冷却电池40而被加热的流体引起的温度变动,优选设置覆盖物153。可以在弯曲部94的前端安装密封件96。密封件96可形成于覆盖物153的整圈。密封件96例如能够由橡胶形成。覆盖物153与托盘52通过密封件96抵接,由此能够更加良好地防止调温流体的洩漏。电池支承部42的移动方向(即Y方向)上的覆盖物153的末端位置(弯曲部94的位置)设计成,传送搭载有电池40的托盘52时覆盖物153与电池40 (或托盘52)互不干涉。即,设计成当电池支承部42位于用于传送托盘52的位置时,覆盖物153的末端位于比电池40 (或托盘52)的上端更高的位置。与图6所示的覆盖物53相比,图11所示的覆盖物153的末端(弯曲部94)位于更高的位置(Y方向上方)。这样通过缩短覆盖物153的长度,也能够加高将托盘52传送至电池检查台12时的电池支承部42的位置。其结果,电池支承部42的移动行程变短,能够缩小电池检查台12的高度。以上,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可以为各种变形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池40使电极41朝上(所谓纵向)而置于托盘52上,但电池40的放置方向不限于此。例如,电池40也可横放电极41而置于托盘52上。在上述实施例中,覆盖物153形成为从触头支承部46向下方延伸,但覆盖物153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覆盖物153也可设置于电池支承部42。覆盖物153也可形成为从电池支承部42向上方延伸。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覆盖物153由板状部件形成,但覆盖物153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覆盖物153也可为膜状部件。此时,覆盖物153例如也可为以包围电池40的排列周围的方式悬挂的屏障。符号的说明10-电池检查装置,11-电源装置,12-电池检查台,13-电源再生转换器,14-恒压电源,15-控制器,16-数据处理单元,17-升降压单元,18-DC连接线,19-第I通信控制线,21-第2通信控制线,22-箱体,23-紧急停止开关,24-电力电缆,25-通信电缆,26-通信线,27-模拟通信线,28-升降压转换器,29-控制电路,34-测量电路,35-负荷,40-电池,41-电极,42-电池支承部,44-触头,46-触头支承部,48-电池排列空间,50-横流风扇,52-托盘,53-覆盖物,54-门,56-电气安装件,60-调温系统,62-排气导管,64-调温流路,66-供给口,68-排气口,70-整流空间,72-排气空间,74-马达,76-送风机,90-控制盘,92-远程I/O0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检查装置,其用于检查多个可充放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池支承部,用于将多个电池以与相邻的电池的侧面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至少排列成一列,且所述电池包括具有电极的第I端面、与第I端面对置的第2端面及连接第I端面与第2端面的侧面; 多个触头,以与所述多个电池的排列对应的排列而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多个电池的各个电极接触来向各电池给予电压; 触头支承部,与所述电池支承部对置设置,支承所述多个触头;及 调温系统,通过所述电池支承部供给调温流体,使该流体沿电池侧面流过相邻的电池之间,并通过所述触头支承部排出该流体,由此对各电池进行调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支承部形成用于接受调温流体的多个供给口,各供给口形成于相邻的电池的支承位置之间, 在所述触头支承部形成用于排出调温流体的多个排出口,各排出口形成于相邻的触头之间, 相邻的电池之间的调温流体流路、各供给口及各排出口被直线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支承部将所述多个电池沿水平方向排列, 所述调温系统包含设置于所述电池支承部的铅垂方向下方的调温流体的供给源, 所述触头支承部设置于所述电池支承部的铅垂方向上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系统包含至少一个横流风扇,所述横流风扇为了将作为调温流体的环境空气送风至电池而沿所述多个电池的排列方向配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流风扇的所述排列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多个电池的排列的长度更长,并在各电池的周围形成基本上共同的空气流速度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驱动所述横流风扇的马达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电池排列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用于冷却所述马达的送风机。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了抑制应通过所述触头支承部而排出的所述调温流体的流出,还具备包围所述多个电池的排列周围的覆盖物。
9.一种电池检查装置,其在将多个可充放电的电池排列成至少一列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检查装置为了供给分别朝向多个电池的空气流而具备至少I个横流风扇,且所述至少I个横流风扇沿所述多个电池的排列方向配设且送风口与所述多个电池对置配置, 所述多个电池隔开间隔而排列,以便具备用于使所述空气流流过电池之间的流路,且所述多个电池构成为从所述横流风扇的送风口送出并通过各流路的空气流采用直线路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检查装置,其具备调温系统(60),所述调温系统通过电池支承部(42)供给调温流体,使该流体沿电池侧面流过相邻的电池(40)之间,并通过触头支承部(46)排出该流体,由此对各电池(40)进行调温。触头支承部(46)与电池支承部(42)对置而设置,支承多个触头(44)。调温系统(60)也可具备为了供给分别朝向多个电池(40)的空气流而沿电池(40)的排列方向配设且送风口与多个电池(40)对置配置的至少1个横流风扇(50)。
文档编号G01R31/36GK103069293SQ2011800411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针井哲夫, 石原定典, 川野勉, 斋藤信也 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