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尿素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位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素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IV排放标准实施时间的临近,国内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提前开始执行国IV标准。同时,目前国内中重型货车、客车、公交车辆大部分采用SCR技术路线达到国IV排放标准要求,因此,SCR系统所需的车用尿素溶液成为与柴油等同的消耗品。其为尾气处理装置提供尿素的传感器采用成熟的电阻值来了解尿素溶液的量。尿素传感器有两大功能,一是为尾气处理装置提供尿素溶液,监测尿素溶液的液位,以便驾驶者了解溶液的多少;二是在寒冷季节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水对尿素溶液加热,防止其冻结,从而能够正常使用。溶液的温度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热敏电阻测得。使用介质是浓度为32. 5%的尿素水溶液(术语称添蓝,英语为Adblue),通过汽车
上特定的水泵进行喷射,与发动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NxOy (NH2)2 CO[尿素水溶液]『N2+孖20+其他从而达到降低排放的目的。同时,通过设定时间、控制最高温度来保证尿素溶液在结冰情况下融化并且不会在高温下被分解。还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大小使其与整车控制系统匹配。现有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存在密封性不能得到保证,且结构集成性不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尿素液位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且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端头,端头的顶部安装有入水口接头、出水口接头、尿素出口接头、尿素入口接头以及线束,端头的下方安装有尿素出液管、数据管以及回形针形加热管,端头包括端头顶板,端头顶板的下方设置有高度相同的五个安装通孔, 其中的一个安装通孔作为尿素入液通道向下开通设置,尿素出液管、数据管以及加热管对应安装在另外四个安装通孔内,其中,尿素出液管、数据管以及加热管的管体上均设置有环状凸起部,并在环状凸起部上方的管体外均套装有端套,各端套与其对应的安装通孔相配合,各环状凸起部位于其对应安装通孔的底部且两者底面平齐;在端头顶板的下方、且环绕五个安装通孔的外侧均勻设置有多个矩形形状的端头卡扣,在各端头卡扣的上方安装有一端头密封圈;还包括安装在端头下方的扣圈,扣圈包括设置在各安装通孔下方的扣圈底板,扣圈底板上开有五个扣圈通孔,五个扣圈通孔的位置和大小与各安装通孔相对应,尿素出液管、数据管以及加热管上环状凸起部的底面均抵在其对应的扣圈通孔上,且尿素出液管、数据管以及加热管的管体均穿过其对应的扣圈通孔向下设置;环绕扣圈底板的边缘均勻设置有多个“h”形卡扣,各“h”形卡扣的矩形框与各端头卡扣相扣合,各“h”形卡扣的顶部竖直段抵在端头密封圈上。各端套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形状。各端套与其对应的安装通孔之间均设置有端套密封圈。端头顶板的下方、且在五个安装通孔的外侧设置有一环形板,多个端头卡扣均设置在该环形板上。端头顶部安装有消音帽。数据管的底部固定有底部圆盖,底部圆盖的下方设置有滤网,尿素出液管的底部穿过所述底部圆盖,并与滤网相连接。端头与入水口接头、出水口接头、尿素出口接头以及尿素入口接头之间均安装有止动连接片。数据管上安装有油浮,且在数据管上、且位于扣圈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浮子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加热管、尿素管和数据管的管体上均设置环状凸起部,在端头下方设置扣圈, 扣圈底板上开有扣圈通孔,通过扣圈通孔和环状凸起部的配合,以限制加热管、尿素出液管和数据管的位置,最后通过扣圈上“h”形卡扣与端头卡扣的配合,以实现加热管、尿素出液管和数据管在端头上的固定安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在加热管、尿素出液管和数据管的管体上套装有锥形形状的端套,并通过端套密封圈,以实现加热管、尿素出液管和数据管和端头之间的密封。3、在扣圈上“h”形卡扣的设计,不仅满足扣圈和端头之间的连接,也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尿素箱上的安装,具体通过“h”形卡扣上矩形框的外部轮廓和尿素箱上星形安装口相配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设置在端头密封圈,满足密封性要求。4、消音帽安装在端头上,与现有技术的消音帽直接安装在尿素箱上相比,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且消音效果更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尿素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扣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入水口接头,2.尿素出口接头,3.消音帽,4.浮子挡块,5.尿素出液管, 6.数据管,7.油浮,8.尿素入口接头,9.出水口接头,10.线束,11.端头,11-1.端头顶板, 11-2.环形板,12.加热管,13.底部圆盖,14.滤网,15.端套密封圈,16.端头密封圈,17.端套,18.止动连接片,19.扣圈,20.端头卡扣,21.环状凸起部,22.安装通孔,22-1.第一加热管安装通孔,22-2.第二加热管安装通孔,22-3.数据管安装通孔,22-4.尿素入液安装通孔,22-5.尿素出液管安装通孔,23. “h”形卡扣,23-1.顶部竖直段,23-2.矩形框,24.扣圈底板,25.扣圈通孔,25-1.第一加热管扣圈通孔,25-2.第二加热管扣圈通孔,25-3.数据管扣圈通孔,25-4.尿素入液扣圈通孔,25-5.尿素出液管扣圈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尿素液位传感器,包括端头11,端头11的顶部安装有入水口接头1、出水口接头9、尿素出口接头2、尿素入口接头8、线束10以及消音帽 3,端头11的下方安装有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以及回形针形加热管12,回形针形加热管 12的两端分别与入水口接头1、出水口接头9相连通,尿素出液管5与尿素出口接头2相连通,数据管6与线束10相连接。结合图3所示,端头11包括端头顶板11-1,端头顶板11-1的下方设置有高度相同的五个安装通孔22,该五个安装通孔22分别为第一加热管安装通孔22-1、第二加热管安装通孔22-2、数据管安装通孔22-3、尿素入液安装通孔22-4以及尿素出液管安装通孔22_5。 其中,尿素入液安装通孔22-4作为尿素入液通道向下开通设置,尿素入液安装通孔22-4的上端与尿素入口接头8相连通。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以及加热管12的管体上均设置有环状凸起部21,其中,由于加热管12为回形针形,因此,加热管12上共有两个环状凸起部 21 ;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以及加热管12的管体上,在位于对应的环状凸起部21的上方均套装有端套17,各端套17与对应的安装通孔22的内腔形状相配合,各端套17的形状均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形状,且在各端套17与其对应的安装通孔22之间均设置有端套密封圈 15。各环状凸起部21位于其对应安装通孔22的底部且两者底面平齐。在端头顶板11-1的下方、且环绕第一加热管安装通孔22-1、第二加热管安装通孔 22-2、数据管安装通孔22-3、尿素入液安装通孔22-4以及尿素出液管安装通孔22_5的外侧设置有一环形板11-2,该环形板11-2上均勻设置有多个矩形形状的端头卡扣20,在各端头卡扣20的上方安装有一端头密封圈16。结合图4所示,端头11下方设置有扣圈19,扣圈19包括设置在第一加热管安装通孔22-1、第二加热管安装通孔22-2、数据管安装通孔22-3、尿素入液安装通孔22_4以及尿素出液管安装通孔22-5下方的扣圈底板M,扣圈底板M上开有五个扣圈通孔25,该五个扣圈通孔25分别为第一加热管扣圈通孔25-1、第二加热管扣圈通孔25-2、数据管扣圈通孔 25-3、尿素入液扣圈通孔25-4、以及尿素出液管扣圈通孔25-5。其中,第一加热管扣圈通孔25-1与第一加热管安装通孔22-1相对应,第二加热管扣圈通孔25-2与第二加热管安装通孔22-2相对应,且均用来限制加热管12的安装位置;数据管扣圈通孔25-3与数据管安装通孔22-3相对应,且均用来限制数据管6的安装位置;尿素入液扣圈通孔25-4与尿素入液安装通孔22-4相对应,且均用来实现尿素入液通道的开通;尿素出液管扣圈通孔25-5与尿素出液管安装通孔22-5相对应,且均用来限制尿素出液管5的安装位置。而各管体的安装位置限制,最终是通过各管体上的环状凸起部21的底面抵在其对应的扣圈通孔上来实现的。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以及加热管12的管体均穿过其对应的扣圈通孔向下设置。环绕扣圈底板M的边缘均勻设置有多个“h”形卡扣23,各“h”形卡扣23的矩形框23-2与所述各端头卡扣20相扣合,各“h”形卡扣23的顶部竖直段23-1抵在端头密封圈16上。数据管6的底部固定有底部圆盖13,底部圆盖13的下方设置有滤网14,尿素出液管5的底部穿过底部圆盖13,并与滤网14相连接。端头11与入水口接头1、出水口接头9、尿素出口接头2以及尿素入口接头8之间均安装有止动连接片18。数据管6上安装有油浮7,且在数据管6上、且位于扣圈19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浮子挡块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通过扣圈的“h”形卡扣23安装进尿素箱的星形安装口, 将本实用新型转动一定角度,使扣圈的“h”形卡扣23和油箱星形安装口锁紧即可。工作时, 热水从入水口接头1进入,通过加热管12给尿素箱中的尿素溶液加热,保证尿素溶液能在正常的温度范围使用,而数据管6上能通过油浮7的高度的变化,将高度值转换为电阻值, 反映在仪表盘上,这样,通过电阻值的大小和变化而判断尿素溶液的容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安装时简单可靠,数据稳定,完全能保证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尿素液位传感器,包括端头(11),所述端头(11)的顶部安装有入水口接头(1)、 出水口接头(9)、尿素出口接头O)、尿素入口接头(8)以及线束(10),所述端头(11)的下方安装有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以及回形针形加热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 (11)包括端头顶板(11-1),所述端头顶板(11-1)的下方设置有高度相同的五个安装通孔 (22),其中的一个安装通孔02)作为尿素入液通道向下开通设置,所述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以及加热管(1 对应安装在另外四个安装通孔0 内,其中,所述尿素出液管 (5)、数据管(6)以及加热管(1 的管体上均设置有环状凸起部(21),并在所述环状凸起部上方的管体外均套装有端套(17),所述各端套(17)与其对应的安装通孔0 相配合,所述各环状凸起部位于其对应安装通孔0 的底部且两者底面平齐;在所述端头顶板(11-1)的下方、且环绕所述五个安装通孔0 的外侧均勻设置有多个矩形形状的端头卡扣(20),在所述各端头卡扣00)的上方安装有一端头密封圈(16);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端头(11)下方的扣圈(19),所述扣圈(19)包括设置在所述各安装通孔0 下方的扣圈底板(M),所述扣圈底板04)上开有五个扣圈通孔(25),所述五个扣圈通孔0 的位置和大小与各安装通孔0 相对应,所述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 以及加热管(1 上环状凸起部的底面均抵在其对应的扣圈通孔0 上,且尿素出液管(5)、数据管(6)以及加热管(1 的管体均穿过其对应的扣圈通孔0 向下设置;环绕所述扣圈底板04)的边缘均勻设置有多个“h”形卡扣(23),所述各“h”形卡扣03)的矩形框03- 与所述各端头卡扣00)相扣合,所述各“h”形卡扣的顶部竖直段03-1) 抵在所述端头密封圈(16)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端套(17)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形状。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端套(17)与其对应的安装通孔0 之间均设置有端套密封圈(1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顶板(11-1)的下方、 且在所述五个安装通孔0 的外侧设置有一环形板(11-2),所述多个端头卡扣均设置在该环形板(11-2)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11)顶部安装有消音帽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6)的底部固定有底部圆盖(13),所述底部圆盖(1 的下方设置有滤网(14),所述尿素出液管(5)的底部穿过所述底部圆盖(13),并与所述滤网(14)相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11)与入水口接头 (1)、出水口接头(9)、尿素出口接头以及尿素入口接头(8)之间均安装有止动连接片 (18)。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6)上安装有油浮 (7),且在所述数据管(6)上、且位于所述扣圈(19)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浮子挡块G)。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素液位传感器,包括端头,该端头包括端头顶板,端头顶板的下方设置有五个安装通孔,其中的一个安装通孔作为尿素入液通道向下开通设置,尿素出液管、数据管以及加热管通过设置在其管体上的环状凸起部以及端套对应安装在另外四个安装通孔内;在端头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端头卡扣和端头密封圈;还包括扣圈,扣圈的扣圈底板上开有五个扣圈通孔,各环状凸起部的底面均抵在其对应的扣圈通孔上;环绕扣圈底板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h”形卡扣,各“h”形卡扣的矩形框与各端头卡扣相扣合,各“h”形卡扣的顶部竖直段抵在端头密封圈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且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G01F23/64GK202182757SQ20112028953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文英 申请人:陕西德仕奥联汽车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