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铰接板梁桥是由多块板梁横向用铰缝混凝土联接而成。如图1所示为铰接板梁桥铰缝结构示意图,板梁1与板梁2之间为铰缝3。正常的铰缝3,有助于板梁传递荷载。当荷载施加在板梁1上吋,会通过铰缝3传递给板梁2。各板梁共同承受施加在桥梁上的荷载。由于建造质量或者长期使用的原因,铰接板梁桥的铰缝会损坏或破坏。铰缝破坏后,铰缝无法传递荷载。如图2所示为铰缝破坏后会出现的ー种状況。当荷载施加在板梁 2上吋,由于铰缝3破坏,板梁1无法分担板梁2的荷载。板梁1与板梁2产生竖向的、超出正常范围的相对位移。铰缝3损坏则削弱荷载传递能力。板梁单梁受力则易引起板梁垮塌。因此,铰缝损坏、破坏均会影响梁桥的使用安全。为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对铰缝进行检测、并对破坏或损坏的铰缝进行修复是铰接板梁桥维护的主要工作之一。但现有技术中,仅靠检测人员肉眼观察,难以及时发现铰缝的是否损坏或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精确检测铰缝是否破坏、损坏及正常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电阻式位移计,所述电阻式位移计具有可伸縮的拉杆;所述电阻式位移计通过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所述拉杆与铰缝另一侧的板梁接触。优选地是,所述电阻式位移计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铰缝ー侧的板梁上;所述位移计的拉杆与铰缝另ー侧的板梁接触。优选地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一端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位移计安装于U型支架另一端。优选地是,所述U型支架通过第一平板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所述第一平板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U型支架安装于第一平板上。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平板通过膨胀螺栓或者胶水固定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平板为钢板;钢板上安装有磁性表座,U型支架一端安装于磁性表座上。优选地是,所述的铰缝另ー侧的板梁上设置有第二平板;所述位移计的拉杆与第 ニ平板接触。优选地是,所述第二平板为玻璃片。优选地是,所述第二平板粘贴在铰缝另ー侧的板梁上。[0016]优选地是,所述电阻式位移计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的底面;铰缝两侧的板梁的竖向相对位移使得拉杆位置变化。优选地是,还包括动态数据采集器,所述动态数据采集器与电阻式位移计通信连接;所述动态数据采集器与电脑通信连接;电阻式位移计的阻值变化经动态数据采集器采集后输送至电脑。本实用新型采用电阻式位移计,而且在检测处仅需ー个位移计。将电阻式位移计安装在铰接板梁桥的底面。铰接板梁桥正常通车。在一定时间段内,比如4 12小时内不间断采集电阻式位移计的电阻值。设定时间段内,铰缝ー侧的板梁上有车辆经过时,若铰缝已损坏或破坏,铰缝两侧的板梁产生竖向相对位移。电阻式位移计的拉杆会因铰缝ー侧的板梁与铰缝另一侧的板梁的竖向相对位移而伸长或缩短,进而引起位移计电阻值变化。根据位移计电阻值变化大小可判断拉杆的运动位移大小,拉杆的运动位移也就是铰缝两侧的板梁的竖向相对位移。如果设定时间段内检测到铰缝两侧的板梁的竖向相对位移至少有ー 次超过正常的范围,则说明铰缝损坏或破坏。实用新型人经过研究发现,铰缝损坏或破坏后,在荷载作用下,铰缝两侧的板梁既有可能会产生竖向位移,也有可能会产生横向位移。板梁底面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会存在凹坑等表面缺陷。因此,即使在安装位移计时使拉杆位于平整的板梁底面处,但当铰缝两侧的板梁产生横向相对位移吋,拉杆就有可能移动至凹坑的位置。拉杆移动至凹坑处吋,会因为凹坑的深度而引起位移计电阻值的变化。因此,凹坑或者表面粗糙等表面缺陷会影响测量精度。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在铰缝另一侧板梁表面设置第二平板,使电阻式位移计的拉杆与第二平板接触。即使铰缝两侧的板梁产生轻微的横向相对位移,拉杆始终与第 ニ平板接触。因此既可以避免凹坑等表面缺陷而影响测量精度,也可以避免磨损拉杆,将板梁表面状况对位移计测量精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装置,仅需要利用膨胀螺栓或胶水将第一平板固定安装于铰缝ー侧的板梁上,安装方便,节省时间。測量完成后,检测装置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可准确检测铰缝的损坏程度,为准确合理制订修复方案提供依据。维修人员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修复方案,大量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方法与检测装置,可以正确地检测铰缝两侧的板梁的竖向相对位移,有助于判断铰缝是损坏还是破坏。本实用新型中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也可用于长期监测铰縫, 能够及时发现危险。本实用新型可为铰接板梁桥铰缝的维护、修复提供判断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装置安装于板梁的底面,既无需封闭交通,又可以利用车辆通行产生的荷载, 使得检测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影响桥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检測。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単,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不受现场条件约束。
图1为铰接板梁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铰接板梁桥的铰缝损坏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装置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3所述,被检测的铰接板梁桥包括板梁1和板梁2。板梁1与板梁2之间具有铰缝3。铰缝3损坏后,其两侧的板梁1和板梁2有可能会产生两个方向的相对位移,ー是竖向相对位移,即铰缝3两侧的板梁1和板梁2的底面相对高度产生变化;二是水平相对位移,即铰缝3变宽或变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及电阻式位移计8。固定装置包括U型支架4、磁性表座5和钢板6。钢板6通过膨胀螺栓7固定安装于板梁1上。磁性表座5通过磁力固定在钢板6上。U型支架4 一端安装于磁性表座5上。位移计8安装于U型支架4的另一端。位移计8具有拉杆81。拉杆81可伸长、可縮短。拉杆81伸縮会引起位移计8的电阻值变化。 位移计8与动态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动态数据采集器与电脑通信连接。位移计 8的电阻值变化经动态数据采集器采集后,输送至电脑。电脑可根据电阻值变化判断拉杆 81的位移大小。拉杆81的位移与铰缝3两侧板梁1和板梁2的竖向相对位移相同。电脑可显示分析結果,由检测人员根据竖向相对位移大小是否超出允许范围判断铰缝3是否损坏或破坏。板梁2上设置有玻璃片9。玻璃片9通过胶水粘接在板梁2上。位移计8 一端安装于U型支架4上。位移计8的拉杆81与玻璃片9接触。检测吋,板梁桥桥面正常通车。在一定时间段内,比如4 12小时内不间断采集电阻式位移计8的电阻值。采集频率为20-30赫兹。设定时间段内,铰缝3 —侧的板梁2 上有车辆经过时,若铰缝3已损坏或破坏,铰缝3两侧的板梁1与板梁2会产生竖向相对位移。电阻式位移计8的拉杆81会因铰缝3两侧的板梁1与板梁2的竖向相对位移而引起位移计8电阻值变化。根据位移计8电阻值变化大小可判断拉杆81的运动位移,拉杆81 的运动位移也就是铰缝3两侧的板梁1和板梁2的竖向相对位移。如果设定时间段内检测到竖向相对位移至少有一次超过正常的范围,则说明铰缝3损坏或破坏。如果竖向相对位移未超出正常范围,则说明铰缝3正常。板梁1与板梁2的竖向相对位移的正常范围、超出正常范围多大为损坏、或破坏, 均可根据铰接板梁桥的结构、跨径计算。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电阻式位移计,所述电阻式位移计具有可伸縮的拉杆;所述电阻式位移计通过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所述拉杆与铰缝另ー侧的板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电阻式位移计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所述位移计的拉杆与铰缝另一侧的板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固定装置包括U 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一端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位移计安装于U型支架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U型支架通过第一平板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所述第一平板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U型支架安装于第一平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平板通过膨胀螺栓或者胶水固定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平板为钢板;钢板上安装有磁性表座,U型支架一端安装于磁性表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铰缝另ー侧的板梁上设置有第二平板;所述位移计的拉杆与第二平板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平板为玻堪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平板粘贴在铰缝另一侧的板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电阻式位移计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的底面;铰缝两侧的板梁的竖向相对位移使得拉杆位置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态数据采集器,所述动态数据采集器与电阻式位移计通信连接;所述动态数据采集器与电脑通信连接;电阻式位移计的阻值变化经动态数据采集器采集后输送至电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接板梁桥铰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式位移计,所述电阻式位移计具有可伸缩的拉杆;所述电阻式位移计通过安装于铰缝一侧的板梁上;所述拉杆与铰缝另一侧的板梁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装置安装于铰接板梁桥板的底面,既无需封闭交通,又可以随机利用车辆通行的荷载,使得检测方便。本实用新型节约检测时间和成本,可准确检测铰缝的损坏程度,为准确合理确定修复方案提供依据。
文档编号G01N27/20GK202305459SQ2011204089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何刚, 刘辉, 史定国, 林鑫, 程明武, 葛玮明, 钱寅泉, 鲁欢 申请人:上海浦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