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窃电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具体为一种防窃电电流互感器。
现有的电流互感器由包含线圈腔、引线腔的外壳和内部线圈组成,在引线腔正面开有引线孔,该引线孔为盲孔,孔内有与线圈引线相连的金属螺孔,用与该螺孔配合的螺钉引出连接线与其它电器部件进行连接,由于现有互感器的引线孔及其连接线暴露在外,容易被松开或短接,使互感器无电流通过,造成偷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防窃电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措施实现的该防窃电电流互感器由包含线圈腔、引线腔的外壳和线圈腔内的线圈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引线孔为穿过外壳引线腔的通孔,孔内有与线圈引线相连的金属螺孔,在引线孔的上部设有用铅封螺钉与外壳固定的盖板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用于与特制的防窃电电路板配合使用,由于该电流互感器的引线孔为穿过引线腔的通孔且在引线孔上方增设有盖板机构,与上述的防窃电电路板配合使用后,其引出连接线成为内置式,且其引线连接点有盖板机构密封,可有效避免对互感器引线端及引出线的非法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互感器的基础上对其引线孔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可有效避免对互感器的引线端进行非法操作造成的偷窃电现象,从而提高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5为现有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图;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如下该防窃电电流互感器由包含线圈腔1、引线腔2的外壳和线圈腔内的线圈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引线孔为穿过外壳引线腔的通孔,孔内有与线圈引线相连的金属螺孔3,在引线孔的上部设有用铅封螺钉与外壳固定的盖板机构。该互感器可用螺钉与特制防窃电电路板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机构为位于外壳引线孔上方用铅封螺钉5与外壳固定的透明罩6。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机构还可是引线孔内陷后用铅封螺钉5与外壳固定且与外壳抽拉式联接的透明盖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特制防窃电电路板是专利号为95202096.3的现有技术,其将连接线路内置固化于电路板中,电路板上有用于与电器部件连接固定的金属螺孔。
权利要求1.一种防窃电电流互感器,由包含线圈腔1、引线腔2的外壳和线圈腔内的线圈组成,其特征为该互感器的引线孔为穿过外壳引线腔的通孔,孔内有与线圈引线相连的金属螺孔3,在引线孔的上部设有用铅封螺钉与外壳固定的盖板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窃电电流互感器,其特征为盖板机构为位于外壳引线孔上方用铅封螺钉5与外壳固定的透明罩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窃电电流互感器,其特征为盖板机构还可是引线孔内陷后用铅封螺钉5与外壳固定且与外壳抽拉式联接的透明盖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窃电电流互感器,由包含线圈腔、引线腔的外壳和线圈腔内的线圈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引线孔为穿过外壳引线腔的通孔,在引线孔的上部设有用铅封螺钉与外壳固定的盖板机构。该电流互感器用于与特制的防窃电电路板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互感器的基础上对其引线孔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可有效避免对互感器的引线端进行非法操作造成的偷窃电现象,从而提高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文档编号G01R15/00GK2427876SQ0023568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3日
发明者王晋恩, 林秀琴 申请人:王晋恩, 林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