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工业用取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工业用取像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工业生产线上影像检测系统的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影像检测系统大量的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诸如物件检验、自动定位、尺寸量测、甚至元件搜寻等用途。藉此,使所制作生产的物件能符合尺寸、外观的高精度要求。现有技术中,影像检测系统其相关元件的配置方式,一般来说,除了会在生产线上或工具机台上架设相机,对准所欲检测的物件进行拍摄外,也会在相机的附近位置再另外架设一组灯源,以提供相机拍摄时所需的光线。由于除了架设相机与灯源外,还要同时架设组装其附属的配件,因此整个架设过程比较繁琐。例如,在架设灯源时,除了架设灯源本身,还需要另外架设搭配使用的灯源亮度控制器,并且进行电源线路与调控线路的拉线与连结。特别是,在架设相机与灯源时,如果相关产线上或机台本身的构件已填充大部份的空间时,产线上的人员还要想办法挤出空间来架设相机与灯源,并且确认灯源与相机的相对位置适当,使灯源所发出的光线,能符合相机拍摄物件时的需求。凡此种种,皆会导致现有影像检测系统在架设上的困难。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有部份设计采用了直接在相机上设置灯源的方式。典型的作法,是在相机外壳表面,环绕镜头的周边位置上,设置一组固定灯源。如此,当相机镜头朝向待测物件时,位于镜头周边的灯源可直接照射于待测物件上,提供相机所需的光线。但是,上述设计仍具有不方便的地方。首先,对于不同的量测需求,所需的照明灯源也经常不同。现有技术中分别架设相机与灯源的方式,虽然过程比较麻烦,至少还可以随着检测需求的不同,更换所需的灯源。但是,上述直接制作在相机外壳上的灯源,显然就无法任意的更替。换言之,当所架设的相机其机壳上配备的灯源,不符合生产线上检测的需求时,还需要更换具有不同灯源的相机才行。其次,当相机上的灯源损坏时,线上人员也无法直接替换新的灯源,而需要将整组相机拆卸分解,甚至还要送回原厂维修,才能修复损坏的灯源。由于现有技术中,影像检测系统的架设与使用,仍具有上述诸多不便,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希望能提供一种改良的设计,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用取像装置,包括一外壳,表面具有一连接部,可连结组装一镜头;一影像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且位于 所述连接部中,用以撷取所述镜头所摄取的影像数据;一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设置于所述外壳表面,连接所述影像感测元件,用以将所述影像感测元件所撷取的影像数据向外输送;以及一灯源亮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接收一外界电源所提供的电力,并将电力调变向外输送至一灯源,以控制调整所述灯源的发光亮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外壳可为一盒状外壳。其中,连接部设置于盒状外壳的下表面,且为一向外凸出的圆管,在圆管外表面有螺纹,以螺接固定该镜头。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则是嵌置于盒状外壳的上表面。此外,上述工业用取像装置,更包括一电源线,由盒状外壳的上表面向外沿伸。电源线的末端连接于盒状外壳的上表面,并电连接至灯源亮度控制器。电源线的前缘分叉为第一支线与第二支线。第一支线的前端具有第一插头,可与一变压器的接头相连接,而接收外界输入的电力,并将电力调变传送至灯源亮度控制器。第二支线的前端具有第二插头,可与灯源的接头连结,将灯源亮度控制器所输送的电力调变提供给灯源。进一步的,所述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并经由所述外壳中的一内部连线,连结于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可由外部传输控制指令至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内建了灯源亮度控制器,所以当生产线上的人员在架设影像检测系统的相机与灯源时,只需要架设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取像装置以及灯源本身即可,而不需要再另外架设灯源亮度控制器,或额外去进行相关控制线路与电力线路的布线作业。其次,当所进行的影像检测需要不同类型的灯源照明时,只要直接更换不同的灯源即可。关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可以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详述及所附图示,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工业用取像装置的内部元件关系;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工业用取像装置其实体结构的侧视图;以及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工业用取像装置其实体结构的底视图。附图标号工业用取像装置I外壳10连接部100圆管102影像感测元件12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 14灯源亮度控制器16温度控制开关18电源线19第一支线191第一插头1910第二支线192第二插头1920镜头2电源3接头30灯源4接头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请参照图1,此图显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工业用取像装置I其内部元件关系。此工业用取像装置I具有一外壳10,用来容纳包覆一影像感测元件12、一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USB port) 14以及一灯源亮度控制器16。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I并可与一镜头2连结,以通过外壳10内侧的影像感测元件12撷取镜头2所摄取的影像数据。亦即,可将镜头2组装连接于外壳10上,再通过外壳10中的影像感测元件12来感测接收镜头2所拍摄的画面。所述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 14,亦位于该外壳10内侧,不过其前端会外露于外壳10的表面,并通过外壳10中的内部线路,连接上述的影像感测元件12。如此一来,当操作人员以通用序列总线插头(USB plug),插入并连结外壳10表面的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14时,便可经由通用序列总线连线,将影像感测元件12所撷取的影像数据向外界传送。至于,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16,亦位于外壳10内侧,可经由一电源线,接收外界电源3所提供的电力,并将电力调变经由另一电源线,向外输送至一灯源4,以控制调整灯源4发光亮度。此外,此灯源亮度控制器16亦经由一内部连线,连结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 14,而可接受由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 14所传送的指令或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此工业用取像装置I更包括一温度控制开关18,亦设置于所述外壳10中,并且分别电连接影像感测元件12与灯源亮度控制器16,用以检测工业用取像装置I的内部温度,例如检测影像感测元件12的温度,并将所测得的温度传送至灯源亮度控制器16。当所检测温度高于一预定温度时,例如摄氏85°C时,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16便会停止供应电力给灯源4。请参照图2与图3,此部份图式显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工业用取像装置I其实体结构的外观。其中,图2为工业用取像装置I的侧视图,图3则为工业用取像装置I的底视图。参照前述,工业用取像装置I的主要元件包括外壳10、影像感测元件12、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 14以及灯源亮度控制器16。所述外壳10具有一连接部100,由外壳10的表面向外延伸,用来组装连接所述镜头2。至于所述的影像感测元件12,设置于外壳10内侧,并且正好位于连接部100中,以感测撷取镜头2所摄取的影像数据。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 14,嵌置于外壳10表面,并电性连接影像感测元件12,而能将影像感测元件12所撷取的影像数据向外界输送。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16 (此部份图式中未显示),则设置于外壳10内,接收外界电源所提供的电力,并将电力调变向外输送至灯源4,以控制调整灯源4发光亮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可为一盒状外壳。例如,在图2中,此外壳10为一方形盒状的外壳。所述连接部100设置于盒状外壳10的下表面,并且为一向外延伸凸出的圆管102。在圆管102的外表面并设置了螺纹,藉此来螺接组装所述镜头2。至于,所述的影像感测元件12,参见图3,正好位于连接部100的圆管102的内侧底部。所述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 14则嵌置于盒状外壳10的上表面,而可允许操作人员插入通用序列总线插头(USB plug),进行数据传输的连结。通过此通用序列总线的连结,此工业用取像装置I可与一电脑产生资讯连结,而可将影像感测元件12所撷取的影像数据,经过通用序列总线连线,向外输送至电脑。另ー方面,由于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ロ 14也通过外壳10中的内部连线,连结至灯源亮度控制器16。因此在实作时,也可经由通用序列总线连线,将电脑所传送的指令、软件、信息传送至エ业用取像装置I。例如,可通过电脑的操作,来更新灯源亮度控制器16内存的数据或指令,或甚至可直接对灯源亮度控制器16进行操控。所述エ业用取像装置I,更包括一电源线19,由盒状外壳10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如图中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源线19的末端,是连接于盒状外壳10的上表面,并且通过盒状外壳10而电连接至灯源亮度控制器16。至干,电源线19的前缘,分叉为第一支线191与第ニ支线192,分别用来与外界电源3以及灯源4进行电连接。其中,第一支线191的前端具有第一插头1910,可与一变压器的接头30相连接,用来接收外界电源3输入的电力。至干,第二支线192的前端则具有第二插头1920,可与灯源4的接头40连结,将灯源亮度控制器16所输送的电カ调变提供给灯源4。換言之,对于灯源亮度控制器16而言,可通过电源线19其前端的第一支线191与第二支线192,一方面从外界电源3取得电力,另ー方面输送电力调变至灯源4。因此,在实际操作吋,除了架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エ业用取像装置1,并将镜头2连结组装至エ业用取像装置I上,便只需再架设灯源4。然后可将第二支线192与灯源4连结,并且将第一支线191与电源3连结,就可开始进行影像检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エ业用取像装置I具有相当的优点。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エ业用取像装置1,内建了灯源亮度控制器16,所以当生产线上的人员在架设影像检测系统的相机与灯源时,只需要架设本实用新型的エ业用取像装置I以及灯源4本身即可,而不需要再另外架设灯源亮度控制器,或额外去进行相关控制线路与电カ线路的布线作业。其次,当所进行的影像检测需 要不同类型的灯源照明时,只要直接更换不同的灯源即可。本实用新型虽以较佳实施例阐明如上,但是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壳,表面具有一连接部,可连结组装一镜头;一影像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且位于所述连接部中,用以撷取所述镜头所摄取的影像数据;一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设置于所述外壳表面,连接所述影像感测元件,用以将所述影像感测元件所撷取的影像数据向外输送;以及一灯源亮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接收一外界电源所提供的电力,并将电力调变向外输送至一灯源,以控制调整所述灯源的发光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盒状外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盒状外壳的下表面,且所述连接部为一向外凸出的圆管,在所述圆管外表面具有螺纹,可螺接所述镜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嵌置于所述盒状外壳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源线,由所述盒状外壳的上表面向外沿伸,其中所述电源线的末端连接于所述盒状外壳的上表面,并且通过所述盒状外壳而电连接至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的前缘分叉为第一支线与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的前端具有第一插头,可与一变压器的接头相连接,而接收外界输入的所述电力,并将所述电力调变传送至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所述第二支线的前端具有第二插头,可与所述灯源的接头连结,将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所输送的所述电力调变提供给所述灯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温度控制开关,检测所述工业用取像装置的内部温度,当温度高于一预定温度时,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会停止供应电源给所述灯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方形盒状外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并经由所述外壳中的一内部连线,连结于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可由外部传输控制指令至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灯源亮度控制器操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用取像装置,主要元件包含一外壳、一影像感测元件、一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一灯源亮度控制器。其中,外壳表面具有一连接部,可连结组装一镜头。影像感测元件,则设置于外壳内侧,且位于连接部中,用以撷取镜头所摄取的影像数据。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设置于外壳表面,连接影像感测元件,用以将影像感测元件所撷取的影像数据向外输送。灯源亮度控制器,设置于外壳内侧,接收一外界电源所提供的电力,并将电力调变向外输送至一灯源,以控制调整灯源发光亮度。
文档编号G01C11/02GK202853610SQ20122055942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李正道, 许哲彦 申请人:光道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