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原油储存计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原油储罐内液体取样 工具,是一种管式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能准确提取预定深度的原油样品。
背景技术:
[0002]油田采出原油的地面计量工作需要测定采出液的含水率,含水率的测定采用的 是井口取样测定含水与油罐检尺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油井产出物的含水。井口取样和油 罐内液体取样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特别是目前能够用到油罐的取样装置很少,只能采 用细塑料管提取样品,样品数量和质量无法保证,造成地面计量结果产生较大误差。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能提取油罐内需要提 取深度层位的样品,并且避免在下入的过程中其他层位的液体进入取样器中。[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主要由橡皮塞1、上 引管2、储样器3和下引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储样器3的上部固定有一个上引管2, 上引管2与储样器3联通;在上引管2的上端有橡皮塞1,橡皮塞1能堵塞并密封上引管 2的上端口;在储样器3的下端固定有一个下引管4,下引管4与储样器3联通;下引管 4为U形管,下引管4的另一端高于储样器3的上端面。[0005]下引管4的另一端高于储样器3的上端面1 20mm。[0006]所述的上引管2和下引管4采用碳钢管或不锈钢管,上引管2和下引管4的内径 在1 6mm之间。上引管2的长度根据液体容器的深度或取样的深度决定。[0007]储样器3采用碳钢或不锈钢制成圆柱形筒,储样器3的内径在20 50mm之间, 长度在30 150mm之间。[0008]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在下入过程中,利用内存在的空气与液体容器中的液体 形成压力平衡,液体不能进入储样器中;当下引管上口到达预定位置后,打开上引管上 端橡皮塞,液体容器中的液体进入取样器中,然后关闭橡皮塞,提出位取样装置,即可 获到指定深度的样品。[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能下到油罐需要 取样的深度提取样品,并能避免在下入的过程中其他层位的液体进入取样器中。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1.橡皮塞,2.上引管,3.储样器,4.下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以一个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3]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主要由橡皮塞1、上引管2、储 样器3和下引管4组成。[0014]储样器3采用不锈钢制成圆柱形筒,储样器3的内径是25mm,长度是80mm。 在储样器3的上部焊接固定有一个上引管2,上引管2与储样器3联通。在上引管2的上 端有橡皮塞1。在储样器3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一个下引管4,下引管4与储样器3联通。 下引管4为U形管,下引管4的另一端高于储样器3的上端面5mm。[0015]上引管2和下引管4采用不锈钢管制成,内径是3mm。上引管2的长度为3m。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主要由橡皮塞(1)、上引管(2)、储样器(3)和下引 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储样器(3)的上部固定有一个上引管(2),上引管(2)与储 样器(3)联通;在上引管(2)的上端有橡皮塞(1);在储样器(3)的下端固定有一个下引 管(4),下引管(4)与储样器(3)联通;下引管(4)为U形管,下引管(4)的另一端高于 储样器(3)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其特征是下引管(4)的另一端高 于储样器(3)的上端面1 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引管(2)和下 引管(4)采用碳钢管或不锈钢管,上引管(2)和下引管(4)的内径在1 6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储样器(3) 采用碳钢或不锈钢制成圆柱形筒,储样器(3)的内径在20 50mm之间,长度在30 150mm之间。
专利摘要液体容器定位取样装置,应用于液体容器内定位取样。在储样器的上部固定有一个上引管,上引管与储样器联通;在上引管的上端有橡皮塞;在储样器的下端固定有一个下引管,下引管与储样器联通;下引管为U形管,下引管的另一端高于储样器的上端面。效果是能下到油罐需要取样的深度提取样品,并能避免在下入的过程中其他层位的液体进入取样器中。
文档编号G01N1/10GK201803867SQ20102051392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刘文超, 周永亮, 孙道雄, 尹宏超, 怀建华, 闫建业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