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用于对地下埋设物的位置和大小作出标识,并提供地下埋设物的有关信息及违规挖掘的报警信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建筑物群越来越多,与其配套的水、电、暖、燃气等管道、电线电缆以及通信光缆等地下埋设物在地下四处延伸。为防止再建设或埋设其他设施挖掘地沟时挖断地下的管、线等埋设物,本申请人于2010年10月20日申请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1892750U的实用新型专利“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和标识系统”,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该技术还存在以下不足
I、其中标识带放置密封体的叠合部之间是用热压法将各层间粘合形成结合处的,密封体的周围粘合面积小,四周没有全部粘合,所以装芯片的密封体可能从叠合部粘合处滑出而离开带体。2、芯片外的保护结构不坚固,在使用中容易受到挤压和冲击而破损,致使芯片失去保护而损坏。3、由于地下埋设物的大小或直径有差异,只是采用一根标识带不能反映地下埋设物的大小,施工时不能确定操作的安全界限,因此不能实现对地下埋设物的最有效地安全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装芯片的密封体固定不牢,芯片易受到腐蚀以及不能反映地下埋设物大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包括标识带和安装在标识带上的芯片组件,使用时铺设于地下埋设物上部与地表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标识带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弯折,在该弯折侧根部用连接线对接。所述的芯片组件包括芯片、固化层、弹性层和保护层,在芯片的外面从内至外依次包覆固化层、弹性层和保护层。所述的固化层为环氧树脂层;所述的弹性层为橡胶或发泡塑料。所述的保护层由硬质塑料制成的扁圆形盒体和盒盖组成,盒体底端和盒盖的顶端向外拱起,两者之间用螺纹连接,并装有密封垫圈。所述的标识带设有两根以上,标识带之间通过连接带或连接线连接。所述的芯片为RFID芯片或其它具有储存信息和与外界交换信息功能的芯片。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芯片有关信息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感应模块、存储器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对所述标识装置中的芯片进行感应,并将感应信息传送至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对所述存储器的存储数据进行读取并通过网络传送至上位机。
所述感应模块为传感器,所述存储器为SDRAM存储器或Flash存储器,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为网卡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I、先用与 标识带相同的材料做成的袋装物将带芯片的密封体封合在里面,然后将封合了密封体的袋装物再连接到标识带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芯片从叠合部粘合处滑出离开带体。2、在芯片的外面从内至外依次包覆固化层、弹性层和保护层,大大增强了芯片的保护力度、抗腐蚀性和密封性。3、根据地下埋设管线的大小与标识带的数目成正比,优点一是可防止标识带埋设在地下后若地下产生局部变动(如地下流水冲蚀土层或自然灾害造成的水土流失),标识带间将产生错位,用连接的方式来保证地下标识带所标识的位置;优点二是在施工中,当挖到其中一根标识带后可同时将其他根相连接的标识带挑拉出,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地下管线的管径范围。
图I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局部)的主视 图2为图I的俯视 图3为图I的A-A剖视 图4为本发明芯片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采用两条标识带的组合结构示意 图6为本发明采用三条标识带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标识带;2、芯片组件包;3、芯片组件;31、芯片;32、固化层;33、弹性层;34、保护层;341、盒体;342、盒盖;35、密封垫圈;4、弯折部;5、连接线;6、连接带(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I 图4,本发明一种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标识带I和通过芯片组件包2固定安装在标识带I上的芯片组件3,在所述的标识带I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弯折部4,在该弯折部4的根部用连接线5对接,连接线5的作用就是形成弯折部4,以便在施工时弯折部4有固定的位置和尺寸,不需要施工人员在现场将标识带打折形成弯折部。连接线5不需要很结实,只要在施工时能够固定住弯折部4即可,施工后就失去作用。当以后地面出现错位、裂纹或其他变形时,标识带I受到拉伸力的作用后,连接线5已经失去连接作用或被拉断,标识带I的弯折部4弥补被拉伸的长度而避免标识带I断开损坏。所述的芯片组件3包括芯片31、固化层32、弹性层33和保护层34,在芯片31的外面从内至外依次包覆固化层32、弹性层33和保护层34。所述的固化层32可以采用环氧树脂固化制得,是在芯片31的外侧设置的第一道
密封层。所述的弹性层33为橡胶或发泡塑料,该弹性层33在金属外壳与芯片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层,一旦保护层34受到大力冲击或挤压后变形,由于弹性层33的缓冲作用避免芯片31和固化层32受到影响,保证了装置的正常工作。
所述的保护层34由硬质塑料制成的扁圆形(扁圆柱体)盒体341和盒盖342组成(二者组装后为扁圆柱体),盒体341的底端和盒盖342的顶端向外拱起,两者之间用螺纹连接,并装有密封垫圈35,防酸碱盐油水的侵入。所述的芯片31采用RFID芯片或其它具有储存信息和与外界交换信息功能的芯片。本发明的标识带I是由耐腐蚀、耐寒的尼龙、涤纶、塑料制品或新型化学材料制成的编织带体,可根据不同地下埋设物(如管道、线路等)制成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埋设物。参见图5和图6,本发明为了在标识装置的外观上体现被标识物的直径大小,可以将多根所述的标识带I进行组合,如采用两根图I所示的标识带I通过数根连接带6相互连接(如图5所示),或三根标识带I通过连接带6连接(如图6所示)。连接带6和芯片组件包2均可采用与标识带I相同的材料,芯片组件包2可以与标识带I 一体结构,或采粘接或缝制方式连接在标识带I上。·本发明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芯片31内部所储存的被标识物有关信息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感应模块、存储器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对所述标识装置中的芯片进行感应,并将感应信息传送至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对所述存储器的存储数据进行读取并通过网络传送至上位机。当再建设或埋设其他设施挖掘地沟时接触到标识带I和芯片31时,利用芯片31的射频自动识别,感应模块对标识装置中的芯片31进行感应,并将感应信息传送至存储器存储,网络通信模块对存储器的存储数据进行读取并通过互联网相连接传送至上位机,达到对地下埋设物的识别与定位,用计算机网络展现信息交换和共享,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地下埋设物的识别与定位,以达到对地下埋设物的透明、“可视”管理。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可优选为传感器,存储器可为SDRAM存储器或Flash存储器,网络通信模块可为网卡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模块。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图I所示的标识带I (或图5和图6所示的组合)埋设在地下埋设物上部的土层内,可根据不同情况埋设在距离地下埋设物I上部50 70cm的位置。芯片31中储存着规范具有互通性的各种数据,如地下埋设物的埋设时间、埋设深度、管线间的距离及位置、具体交叉情况等。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包括标识带和安装在标识带上的芯片组件,使用时铺设于地下埋设物上部与地表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标识带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弯折,在该弯折侧根部用连接线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组件包括芯片、固化层、弹性层和保护层,在芯片的外面从内至外依次包覆固化层、弹性层和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层为环氧树脂层;所述的弹性层为橡胶或发泡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由硬质塑料制成的扁圆形盒体和盒盖组成,盒体底端和盒盖的顶端向外拱起,两者之间用螺纹连接,并装有密封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带设有两根以上,标识带之间通过连接带或连接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为RFID芯片或其它具有储存信息和与外界交换信息功能的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芯片有关信息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感应模块、存储器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对所述标识装置中的芯片进行感应,并将感应信息传送至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对所述存储器的存储数据进行读取并通过网络传送至上位机。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传感器,所述存储器为SDRAM存储器或Flash存储器,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为网卡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模块。
全文摘要
一种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包括标识带和安装在标识带上的芯片组件,使用时铺设于地下埋设物上部与地表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标识带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弯折,在该弯折侧根部用连接线对接。所述的芯片组件包括芯片、固化层、弹性层和保护层,在芯片的外面从内之外依次包覆固化层、弹性层和保护层。本发明的优点是芯片组件多层保护,耐冲击、挤压,固定牢固,防腐性能好,组合的标识带能够反映地下埋设物大小。
文档编号G01V15/00GK102707335SQ20121011423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解思亮 申请人:青岛厚科化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