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电气及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电气专业及电力行业的施工过程中,往往有时需要分辨出电机绕组头和尾,以便保证正确接线,使得电机正常运行,避免电机的损坏。在现场施工中通常采用多个元件和仪表来判断电机绕组头和尾,因此会出现携带不方便,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携带不方便,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详见下文描述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所述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包括电池、开关、指针电流
表、第一电压表笔、第二电压表笔、第一电流表笔和第二电流表笔,所述电池的正极性端和所述开关的一端相连,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池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指针电流表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所述指针电流表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压表笔连接在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处,所述第二电压表笔连接在所述电池的负极性端和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所述第一电流表笔连接在所述指针电流表的正极性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处,所述第二电流表笔连接在所述指针电流表的负极性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闭合所述开关,若所述指针电流表向正极性端偏移,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为头,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为头;若所述指针电流表向负极性端偏移,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为尾,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为尾。所述电池具体为二节二号干电池或一节9伏电池。所述电池具体为充电锂电池。所述开关具体为自动复位开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该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在现场施工中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替代了以往需要多元件,多仪表来测试判断电机头尾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应用到二相或多相绕组电机的测试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测两相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测三相绕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列部件列表如下所示G:电池;SA:开关;1:指针电流表; 2:第一电压表笔;[0016]3:第二电压表笔;4:第一电流表笔;5:第二电流表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为了解决携带不方便,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参见图1和图2,详见下文描述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包括电池G、开关SA、指针电流表1、第一电压表笔2、 第二电压表笔3、第一电流表笔4和第二电流表笔5,电池G的正极性端和开关SA的一端相连,开关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压表笔2连接在开关 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处,第二电压表笔3连接在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第一电流表笔4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处,第二电流表笔5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闭合开关SA,若指针电流表1向正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为头,第二绕组的一端为头;若指针电流表1向负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为尾,第二绕组的一端为尾。其中,具体实现时,该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可以应用到两相绕组头或大于两相绕组头的电机测试中,当应用到两相绕组头的电机测试中时,需要测量1次即可测出两相绕组头的头和尾;当应用到三相绕组头的电机测试中时,需要测量2次即可测出三相绕组头的头和尾。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两相绕组头的电机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绕组的一端为W1,另一端为W2为例,第二绕组的一端为VI,另一端为V2为例进行说明,详见下文描述电池G的正极性端和开关SA的一端相连,开关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Wl 相连,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W2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Vl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V2相连,第一电压表笔2 连接在开关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Wl相连处,第二电压表笔3连接在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W2相连处,第一电流表笔4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Vl相连处,第二电流表笔5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V2相连处,闭合开关SA,若指针电流表1向正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Wl为头, 第二绕组的一端Vl为头;若指针电流表1向负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Wl为尾,第二绕组的一端Vl为尾。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三相绕组头的电机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绕组的一端为W1,另一端为W2为例,第二绕组的一端为U1,另一端为U2为例,第三绕组的一端为VI,另一端为 V2为例进行说明,详见下文描述电池G的正极性端和开关SA的一端相连,开关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Wl相连,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W2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Ul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U2相连,第一电压表笔2 连接在开关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Wl相连处,第二电压表笔3连接在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W2相连处,第一电流表笔4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Ul相连处,第二电流表笔5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U2相连处,闭合开关SA,若指针电流表1向正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Wl为头, 第二绕组的一端Ul为头;若指针电流表1向负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Wl为尾,第二绕组的一端Ul为尾,同理将第三绕组的一端Vl,另一端V2代替第一绕组的一端Wl,另一端 W2,重新进行测量,就可以方便的得出第三绕组的头和尾。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三相绕组头的电机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绕组的一端为U1,另一端为U2为例,第二绕组的一端为W1,另一端为W2为例,第三绕组的一端为VI,另一端为 V2为例进行说明,详见下文描述电池G的正极性端和开关SA的一端相连,开关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Ul 相连,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U2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Wl相连,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W2相连,第一电压表笔2 连接在开关SA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Ul相连处,第二电压表笔3连接在电池G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U2相连处,第一电流表笔4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Wl相连处,第二电流表笔5连接在指针电流表1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W2相连处,闭合开关SA,若指针电流表1向正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Ul为头, 第二绕组的一端Wl为头;若指针电流表1向负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Ul为尾,第二绕组的一端Wl为尾;同理将第三绕组的一端Vl,另一端V2代替第一绕组的一端Wl,另一端 W2,重新进行测量,就可以方便的得出第三绕组的头和尾。其中,当为三相绕组头的电机时,还可以为第一绕组的一端为Ul,另一端为U2为例,第二绕组的一端为VI,另一端为V2为例,第三绕组的一端为W1,另一端为W2为例进行说明;即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可以任意指定,为6种组合,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其中,第一绕组的一端Wl和另一端W2为相对的,可以任意定义;同理第二绕组的一端Vl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V2为相对的,可以任意定义;第三绕组的一端Ul和另一端U2 为相对的,可以任意定义,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指针电流表1以量程为-IO-IOmA的指针电流表为例进行说明,指针电流表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要进行设定,指针电流表的量程可以适当减小,通常最大量程为-lO-lOmA,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其中,电池G的数量和型号只需和指针电流表的型号相匹配即可,例如当指针电流表的量程为-IO-IOmA的时,选择两节二号的电池G即可,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电池的数量和型号不做限制。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优选为二节二号干电池或一节9伏电池。进一步地,在实际使用时,为了避免出现电池用尽无法及时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优选为充电锂电池。其中,开关SA可以为按钮或其他按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按钮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测试时间较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关优选为自动复位开关。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该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在现场施工中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替代了以往需要多元件,多仪表来测试判断电机头尾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包括电池、开关、指针电流表、第一电压表笔、第二电压表笔、第一电流表笔和第二电流表笔,所述电池的正极性端和所述开关的一端相连,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池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指针电流表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所述指针电流表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压表笔连接在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处,所述第二电压表笔连接在所述电池的负极性端和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所述第一电流表笔连接在所述指针电流表的正极性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处,所述第二电流表笔连接在所述指针电流表的负极性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闭合所述开关,若所述指针电流表向正极性端偏移,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为头,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为头;若所述指针电流表向负极性端偏移,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为尾,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为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体为二节二号干电池或一节9伏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体为充电锂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具体为自动复位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组头尾测试仪,涉及冶金行业电气及电力领域,电池的正极性端和开关的一端相连,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电池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指针电流表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指针电流表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压表笔连接在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相连处,第二电压表笔连接在电池的负极性端和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第一电流表笔连接在指针电流表的正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处,第二电流表笔连接在指针电流表的负极性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处,闭合开关,若指针电流表向正极性端偏移,第一绕组的一端为头,第二绕组的一端为头。
文档编号G01R31/06GK202057752SQ20112013784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姜立勇, 李刚, 李菲, 胡会丰, 苏占军, 黄世刚 申请人: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