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定位型分布式光纤振动传 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振动传感器由于其探测距离长、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别是自身不辐射电 磁波也不受电磁干扰等本质安全的优点,已经在安防监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干涉型传感器主要基于以下几类技术=Sagnac干涉技术、 M-Z (Mach-Zehnder)干涉技术、Michelson干涉技术和Fabry-Peort干涉技术。干涉型传感 器主要用来做振动检测,但这种技术在做振动检测时无法判断振动事件发生的位置,这给 安防监控应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定位式光纤振动传感器,该传 感器可对振动事件发生的位置进行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 光纤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对振动事件发生的位置进行判断。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包括 光源、分路器、光纤耦合器、光探测模块、传感光纤、延迟光纤和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 发出的光被分路器分为两路进入光纤耦合器的两侧,传感光纤的两端连接光纤耦合器两侧 的一个端口,两个光探测模块位于光纤耦合器的两侧,两条延迟光纤一端连接光纤耦合器 两侧的一个端口另一端连接一反射装置。分路器可以是光纤环形器或者光纤耦合器等具有分光功能的器件。按照上述结构的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分路 器分为两路分别进入光纤耦合器左右两侧,其中,从光纤耦合器右侧进入的光线会在右侧 的光探测模块形成干涉现象,从光纤耦合器左侧进入的光线会在左侧的光探测模块形成干 涉现象。当外界有振动信号作用于传感光纤时,就会引起传感光纤折射率变化,进而引起 光波相位的变化。待检测的振动信号主要为外界缓变压力信号和异常扰动信号,这两种信 号实质上都是对传感光纤产生压力作用。当光纤受到压力作用时,其折射率变化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包括光源、分路器、光纤耦合器、光探 测模块、传感光纤、延迟光纤和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发出的光被分路器分为两路进 入光纤耦合器的两侧,传感光纤的两端连接光纤耦合器两侧的一个端口,两个光探测模块 位于光纤耦合器的两侧,两条延迟光纤一端连接光纤耦合器两侧的一个端口,另一端连接 一反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分路器的两个输出端直接连接在光纤耦合器两侧的输入端口,两个光探测模块也直接连 接到光纤耦合器两侧的输入端口,光纤耦合器为4 X 4光纤耦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分路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光纤耦合器,两个光探测模块也连接到这两个光纤耦 合器的输入端,这两个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到3 X 3光纤耦合器两侧的一个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分路器可以是光纤耦合器、环形器等具有分光功能的光学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发射装置可以是反射镜或者光纤端面镀反射膜等具有反射功能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反射延迟型可定位全光纤振动传感器,属于光纤振动传感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光源发出的光由分路器分为两路进入光纤耦合器的两侧,传感光纤的两端连接光纤耦合器两侧的一个端口,两个光探测模块位于光纤耦合器的两侧,两条延迟光纤一端连接光纤耦合器两侧的一个端口,另一端连接一反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做振动检测时无法判断振动事件发生的位置的技术问题。可更好的消除由于器件温度漂移等因素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使系统具有更佳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G01H9/00GK102003993SQ2010105263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仝芳轩, 周正仙, 席刚, 杨斌, 皋魏 申请人:上海华魏光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