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22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21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具体地说是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IT行业的发展,计算机、笔记本和服务器的使用愈加广泛。然而,IT产品的稳定工作需要有稳定的供电装置。目前,计算机、笔记本和服务器的电源可谓五花八门,有 ATX电源,CPCI电源等,板级电源都采用D⑶C电源转换芯片搭建电路实现机器供电。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笔记本时迫切需要设备能够稳定上电,很多电源芯片厂商正在不遗余力的解决此问题。由于计算机、笔记本所需电压包括5V,3. 3V和12V等,这就要求设计电源时要保持三种电压上电时序的一致性。为了克服上电时序问题,DCDC电源芯片中设置了专门的引脚控制上电时序,这就是soft-start即软启动引脚。但是百密一疏,恰恰是因为这一软启动功能的存在导致了电源的5V,3. 3V的输出不稳定,在连续放电再上电的情况下,再次加电时电路输出不稳 定,例如5V输出不稳定,将会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克服电源在连续放电情况下再上电时无法实现稳定输出的问题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 R4、三极管Ql、三极管Q2,电阻Rl —端接电源,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到由电阻R2、电阻R3 及三极管Ql组成的并联电路上,电阻R2并联在电阻R3与三极管Ql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 电阻R3串联到三极管Ql的基极,电阻R2及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l —端接18V 36V的直流电源。我们知道,在很多电源设计中都会用到D⑶C电压转化芯片,为了增加电源的可靠性,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措施非常普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输出不稳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中三极管Q2的输出端接DCDC电压转化芯片, 用于检测D⑶C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电压,保证输入电压在18V 36V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具有以下优点I、可充分克服电容充放电时间长造成的电压输出不正常的问题;2、保证了电压正常输出,保证了机器的正常启动和风扇的正常运转;3、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现有技术D⑶C电压转化芯片及电源12V转5V电路图;附图2为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0015]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结构包括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l、三极管Q2,电阻Rl —端接电源,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到由电阻R2、电阻R3及三极管Ql组成的并联电路上,电阻R2并联在电阻R3与三极管Ql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电阻R3串联到三极管Ql的基极,电阻R2及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l —端接18V 36V的直流电源。如图I所示,为采用某型号的D⑶C电压转化芯片设计的电源电路图。图中C95连接到DCDC电压转化芯片的3脚CSS软启动引脚上,其作用是芯片软启动时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当电流较大时,自动断电,保护芯片不被烧坏,同时芯片不能完成24到5V的转化输出。电流大是电压大引起的,电容的过流保护功能通过检测输入电压完成。当输入端的电压不在18V-36V范围内时,电容检测输入电压异常,芯片I脚启动保护功能。当电容容值选择不当时,即使输入电压在18V-36V范围内,电容也启动保护功能,不进行24到5V的转化,以致5V输出不正常。当电压过大造成过流时,此电容起保护作用,正常;而电压没有达到过流程度,但电容误判此时过流时,5V不输出,此时就会出现输出不正常。运用此电路设计的电源在实际应用时存在5V上电不稳定的问题,采用示波器进行实时显示,连续断电再立刻上电,示波器图形显示输出电压异常。断电时,由于软启动接地电容的存在,5V放电时间长且无法恢复到5V输出,必须等放电充分后才能正常输出。放电时间较长,而5V不稳定是此电各的保护功能造成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将本实用新型的三极管Q2的输出端接DCDC电压转化芯片U8的I脚VIN端,用于检测D⑶C电压转化芯片的输入电压,保证输入电压在18V 36V之间,使软启动真正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不影响电路的正常输出。加入本实用新型,经过测试后,5V输出正常。示波器显示在断电情况下,5V电压可迅速降到0,不会在软启动电容中储存电量,造成再次上电时的电压输出不正常。软启动不仅可完成保护功能,而且可进行电压检测,不会造成误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电阻R2、 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l —端接电源,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到由电阻R2、电阻R3及三极管Ql组成的并联电路上,电阻R2并联在电阻R3与三极管Ql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电阻R3串联到三极管Ql的基极,电阻R2及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 的发射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l —端接18V 36V的直流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属于一种电源电路,其结构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一端接电源,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由电阻R2、电阻R3及三极管Q1组成的并联电路上,电阻R2并联在电阻R3与三极管Q1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电阻R3串联到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2及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克服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的电压检测电路,克服了电源在连续放电情况下再上电时无法实现稳定输出的问题。
文档编号G01R19/00GK202453411SQ20122006685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朱书杉, 李玉明, 牛玉峰, 耿士华, 陈乃阔 申请人: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电流互感器及电流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及电流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背景技术:在电气技术领域,为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和对功率器件的保护,需要对一些线路上的电流进行检测。常用的电流检测
  • 专利名称:一种一体化校线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一体化校线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线路用的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校线器。技术背景[0002]在冶金行业,电气专业及电力行业的施工过程中,设备的各种线路非常多,且有些设
  • 专利名称:光纤光栅井盖开合检测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开合检测器,具体为一种光纤光栅井盖开合检测器。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和非接触式的机械设计,用于恶劣环境中长期可靠的井盖开合监测。背景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
  • 专利名称:电机转向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电机转向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电机转向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测量转子盘的旋转方向来 确定电机转向的测量装置。背景技术:电机定子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相序的正确,目前确定相序主要通过测转向工 具
  •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用手持激光器测量仪座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手持激光器的测量座架。 背景技术:汽轮机现场测绘中常常需要对超过6m以上的工件进行测量,且测量路径往往高低起伏不平,因此需要采用激光照射测量
  • 专利名称:离子迁移率谱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迁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迁移率谱仪。 背景技术:每一种分子,尤其是有机分子都有其独特的尺寸、分子结构形状以及电荷比。因此,离子化后的分子在电场、或电磁混合场中被加速,因受逆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