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机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定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定位系统都是利用GPS卫星实现定位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虽然可以用来测定手机是否在地面上某一区域,但其精确度较低,只能测定手机进入一个较大的区域,无法判断手机是否已经进入商店、办公室等较小的区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手机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手机定位系统,包括内置有GPS定位模块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服务器,及多个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波发射器;
各超声波发射器分别安装在各个定位监测区域内,且每两个相邻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异;
所述手机中还内置有无线网络模块,及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麦克风,用于处理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经无线网络连接定位服务器;
所述超声数据处理模块设有GPS数据输入口、超声信号输入口及数据输出口,其GPS数据输入口连接GPS定位模块,其超声信号输入口连接麦克风,其数据输出口连接无线网络模块。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有四种,在超声波发射器上设有一用于选择发射频率的频率选择开关。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包括时基芯片、频率选择开关、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及四个频率调整电阻;
所述四个频率调整电阻的阻值互不相同,所述频率选择开关设有一个公共触点及四个选择触点,其公共触点接到时基芯片的触发端和阀值端,其四个选择触点各经一频率调整电阻接到时基芯片的输出端,所述时基芯片的输出端接到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进一步的,所述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是广角超声波发射头。本发明所提供的手机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各个定位监测区域的名称、地址,及各个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值存入手机;
每个定位检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持续发射超声波信号;
手机进入定位检测区域时,其内置的超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麦克风接收定位检测区域内的超声波信号,通过GPS定位模块接收GPS卫星的GPS定位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及GPS定位数据对手机进行定位,其具体定位步骤如下
1)从存储在手机中的定位监测区域中,找出位于GPS定位数据的定位范围内的各个定位监测区域;
2)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频率,与步骤1找出的各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值进行匹配;
3)根据步骤2的匹配结果,在手机屏幕上显示设有与匹配的发射频率值相对应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定位检测区域名称。本发明提供的手机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在每个定位监测区域内安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且每两个相邻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异;手机进入定位监测区域时通过GPS定位模块确定手机所在的大区域,并找出该大区域内的定位监测区域,再通过手机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确定手机所在的定位监测区域,然后在手机上显示所在定位监测区域名称,从而通过GPS与超声波的结合,实现手机的精确定位,克服了现有 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差的缺点,能判断手机是否已经进入商店、办公室等较小的区域。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定位系统中的超声波发射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定位系统,包括内置有GPS定位模块的手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服务器2,及多个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波发射器 3 ;
各超声波发射器3分别安装在各个定位监测区域内,且每两个相邻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3的发射频率相异;
所述手机1中还内置有无线网络模块,及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麦克风,用于处理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经无线网络连接定位服务器2 ;
所述超声数据处理模块设有GPS数据输入口、超声信号输入口及数据输出口,其GPS数据输入口连接GPS定位模块,其超声信号输入口连接麦克风,其数据输出口连接无线网络模块。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发射器3的发射频率有四种,在超声波发射器上设有一用于选择发射频率的频率选择开关。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包括时基芯片U1、频率选择开关 1(2、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1\及四个频率调整电阻1 3、1 4、1 5、1 6 ;
所述四个频率调整电阻R3、R4、R5、R6的阻值互不相同,所述频率选择开关K2设有一个公共触点及四个选择触点,其公共触点接到时基芯片Ul的触发端(脚2)和阀值端(脚6), 其四个选择触点各经一频率调整电阻接到时基芯片Ul的输出端(脚3),所述时基芯片Ul的输出端(脚3)接到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T,用于驱动其发射超声波信号,通过频率选择开关 K2可选择其中一个频率调整电阻与时基芯片Ul的触发端(脚2)、阀值端(脚6)及输出端(脚 3)连通,从而调整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T所发射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基芯片Ul的型号为LM555,所述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T的型号为TCT40 - 16T,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广角超声波发射头。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机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各个定位监测区域的名称、地址,及各个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3的发射
频率值存入手机1 ;
每个定位检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3持续发射超声波信号; 手机1进入定位检测区域时,其内置的超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麦克风接收定位检测区域内的超声波信号,通过GPS定位模块接收GPS卫星4的GPS定位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及GPS定位数据对手机进行定位,其具体定位步骤如下
1)从存储在手机中的定位监测区域中,找出位于GPS定位数据的定位范围内的各个定位监测区域;
2)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频率,与步骤1找出的各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值进行匹配;
3)根据步骤2的匹配结果,在手机屏幕上显示设有与匹配的发射频率值相对应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定位检测区域名称。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原理如下
在一般情况下,GPS定位数据的定位范围内只有一个定位监测区域,手机只要收到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即可确定该手机已经进入定位监测区域;
在复杂情况下,GPS定位数据的定位范围内有多个定位监测区域,根据地图“四色定律”,只需要四种不同发射频率的超声波发射器,即可实现每两个相邻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信号频率相异,手机进入其中一个定位监测区域,即可收到一种频率的超声波信号,通过GPS定位数据与不同频率超声波信号的结合,即可确定该手机所进入的定位监测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定位系统,包括内置有GPS定位模块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服务器,及多个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波发射器;各超声波发射器分别安装在各个定位监测区域内,且每两个相邻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异;所述手机中还内置有无线网络模块,及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麦克风,用于处理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经无线网络连接定位服务器;所述超声数据处理模块设有GPS数据输入口、超声信号输入口及数据输出口,其GPS数据输入口连接GPS定位模块,其超声信号输入口连接麦克风,其数据输出口连接无线网络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有四种,在超声波发射器上设有一用于选择发射频率的频率选择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包括时基芯片、频率选择开关、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及四个频率调整电阻;所述四个频率调整电阻的阻值互不相同,所述频率选择开关设有一个公共触点及四个选择触点,其公共触点接到时基芯片的触发端和阀值端,其四个选择触点各经一频率调整电阻接到时基芯片的输出端,所述时基芯片的输出端接到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式超声波发射头是广角超声波发射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个定位监测区域的名称、地址,及各个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值存入手机;每个定位检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持续发射超声波信号;手机进入定位检测区域时,其内置的超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麦克风接收定位检测区域内的超声波信号,通过GPS定位模块接收GPS卫星的GPS定位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及GPS定位数据对手机进行定位,其具体定位步骤如下1)从存储在手机中的定位监测区域中,找出位于GPS定位数据的定位范围内的各个定位监测区域;2)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频率,与步骤1找出的各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值进行匹配;3)根据步骤2的匹配结果,在手机屏幕上显示设有与匹配的发射频率值相对应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定位检测区域名称。
全文摘要
一种手机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涉及移动设备定位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定位精度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内置有GPS定位模块的手机、定位服务器,及多个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波发射器;各超声波发射器分别安装在各个定位监测区域内,且每两个相邻定位监测区域内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异;所述手机中还内置有无线网络模块,及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麦克风,用于处理超声波信号的超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经无线网络连接定位服务器;超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接收到的GPS数据及超声波信号频率判断手机所进入的定位监测区域。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判断手机是否已经进入商店、办公室等较小的区域。
文档编号G01S19/48GK102202258SQ2011101135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李斌, 陈卓菲 申请人:李斌, 陈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