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检测仪器,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可适用现场或实验室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是建筑节能检测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短缺,国家对于节能越来越重视,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50%左右,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为建筑本身的隔热保温性能。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明确要求对现场建筑围护结构进行隔热保温性能的检测。[0003]目前用于实验室的检测设备,都是机械热泵直接制冷,在进行温度控制的时候有很大的误差,而在加热温控时,温度不均匀、不稳定性都能有所体现,由于设备体积比较大, 在现场进行检测时,搬运安装非常不方便,而用于现场的检测设备,主要是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在北方冬天墙体内外温差比较大,虽然可以进行检测,但是精度无法保证,在温差较小的南方无法进行检测。发明内容[0004]发明目的[0005]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检测精度高,高效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克服了热流计检测受季节限制的问题,能够使控制箱内温度均匀且精度高,达到了围护结构被测表面温度、热流分布均匀,精确测量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目的。[0006]技术方案[0007]—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箱系统、冷箱系统和控制箱,热箱系统内与试件平行面的上方装有空气加热管,下方装有翅片换热器,翅片换热器通过内连接软管连接外连接软管,外连接软管连接冷箱系统,热箱系统上部设有横流风机,横流风机下方为导流板;冷箱系统为循环冷水制冷机组;控制箱与热箱系统及冷箱系统相连接。[0008]热箱系统在试件热表面均布三个热表面温度传感器与三个热流计,试件外表面均布三个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其位置与热表面温度传感器相对应。[0009]热箱空间上的三个空间温度传感器均布在导流板上。[0010]控制箱采用触摸屏和单片机集成结构。[0011]控制箱与热箱系统及冷箱系统连接时采用航空插头。[0012]冷箱系统与热箱系统的水循环管路连接时采用外连接软管通过可拆装的螺纹扣连接。[0013]控制箱采用便携式铝合金箱包。[0014]优点及效果[001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0016]本实用新型的冷箱系统内制冷水,通过循环进入热箱的翅片换热器中,与热箱内电加热系统交替作用、横流风机的对流作用,使热箱系统内达到精确的温度控制。具有控温精确、工作稳定、且机动性比较好,便于运输和安装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墙体等建筑围护结构的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
[0017]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图I中I部位的放大示意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0020]附图标记说明[0021]I.横流风机、2.空间温度传感器、3.空气加热管、4.热表面温度传感器、5.热流计、6.翅片换热器、7.内连接软管、8.外连接软管、9.热箱系统、10.试件、11.导流板、 12.外表面温度传感器、13冷箱系统、14.控制箱。[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2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I和图2中所示,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包括热箱系统9、冷箱系统13和控制箱14,热箱系统9内与试件平行面的上方装有空气加热管3,下方装有翅片换热器6,翅片换热器6通过内连接软管7连接外连接软管8,外连接软管8连接冷箱系统13,热箱系统上部设有横流风机1,横流风机I下方为导流板11,热箱系统的空间内通过热箱上方的横流风机I及导流板11实现冷循环或热循环,使热箱空间温度达到精确控制。[0025]冷箱系统13为循环冷水制冷机组,为附加结构,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15°C时,现场检测时不需要此冷箱系统;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15°C时,进行现场检测时,需要携带此冷箱系统。[0026]冷箱系统内制冷水,通过循环进入热箱系统的翅片换热器6中,与热箱系统内电加热系统交替作用、横流风机的对流作用,使热箱系统内达到精确的温度控制。[0027]如图3所示,控制箱14采用触摸屏和单片机集成结构,通过PID和SSR控制,从而得到较高的控制精度。[0028]控制箱14与热箱系统9、冷箱系统13相连接(即控制箱14根据实际需要可与热箱系统9连接或者与热箱系统9及冷箱系统13均连接),连接时采用可随时拆装的航空插头。 当环境温度小于15°C时,控制箱14与热箱系统9连接;当环境温度大于15°C时,控制箱14 与热箱系统9和冷箱系统13均连接。[0029]热箱系统9在试件10热表面均布三个热表面温度传感器4与三个热流计5,在试件10外表面均布三个外表面温度传感器12,外表面温度传感器12的位置与热表面温度传感器4相对应。[0030]热箱系统空间中还设有空间温度传感器2,热箱空间上的三个空间温度传感器2均布在导流板11上,从而达到精确控温。[0031]冷箱系统13与热箱系统9的水循环管路连接时采用卫浴用外连接软管8通过可随时拆装的螺纹扣连接。[0032]控制箱14采用便携式铝合金箱包,携带方便,并安装有相应的显示仪表。[0033]热箱系统9采用防锈轧花铝合金板和高密度PE泡沫制成。[003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0035]当环境温度小于15度时,需要将热箱系统9和控制箱14组合,在试件10外表面均布表面温度传感器,内表面上均布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热流计,把热箱系统9紧靠在试件 10表面上,利用导线的航空接头连接热箱系统9和控制箱14,使控制箱14能够采集热箱系统9所有的传感器数据。通过触摸屏加单片机的PID与SSR控制系统发出控温命令,热箱内空间环境通过电加热与横流风机对流,使空间内温度精确化,均匀化,实现检测的目的。[0036]当环境温度大于15度时,需要将热箱系统9、控制箱14及冷箱系统13组合,在试件10外表面均布表面温度传感器,内表面上均布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热流计,把热箱系统9 紧靠在试件10表面上,把冷箱系统13与热箱系统9循环水管路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利用导线的航空接头把控制箱14、热箱系统9、冷箱系统13连接成一个整体,能够采集热箱系统9 所有的传感器数据,控制冷箱系统制冷;通过触摸屏加单片机的PID与SSR控制系统发出控温命令,热箱内空间环境通过翅片换热器6与横流风机I对流,使空间内温度精确化,均匀化,实现检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箱系统(9)、冷箱系统(13) 和控制箱(14),热箱系统(9 )内与试件平行面的上方装有空气加热管(3 ),下方装有翅片换热器(6),翅片换热器(6)通过内连接软管(7)连接外连接软管(8),外连接软管(8)连接冷箱系统(13),热箱系统上部设有横流风机(1),横流风机(I)下方为导流板(11);冷箱系统(13)为循环冷水制冷机组;控制箱(14)与热箱系统(9)及冷箱系统(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热箱系统(9)在试件(10 )热表面均布三个热表面温度传感器(4 )与三个热流计(5 ),试件(10 )外表面均布三个外表面温度传感器(12),其位置与热表面温度传感器(4)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热箱空间上的三个空间温度传感器(2 )均布在导流板(11)上。
4.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控制箱(14) 采用触摸屏和单片机集成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控制箱(14)与热箱系统(9 )及冷箱系统(13 )连接时采用航空插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冷箱系统(13) 与热箱系统(9)的水循环管路连接时采用外连接软管(8)通过可拆装的螺纹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控制箱(14)采用便携式铝合金箱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属于建筑用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包括热箱系统、冷箱系统、控制箱,冷箱系统内制冷水,通过循环进入热箱的翅片换热器中,与热箱内电加热系统交替作用、横流风机的对流作用,使热箱系统内达到精确的温度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控温精确、工作稳定、且机动性比较好,便于运输和安装等特点,适用于墙体等建筑围护结构的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适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G01N25/20GK202735280SQ2012203953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郭永海, 李攀, 何颖, 鹿剑 申请人:李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