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全光纤振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光纤振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测量领域覆盖了机械、电子、建筑、地质等广泛领域,在研究材料的特性方面也有应用背景。全光纤振动测量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抗电磁干扰和强辐射、测试频率宽、测量精度高等优点,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振动测试仪对频率响应不宽的缺点,还有测量装置便于野外作业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测量振动物理量方便、测试精度高的全光纤振动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利用光纤耦合器、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准直器等光纤无源器件,以及稳定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等有源器件,构成全光纤干涉装置。在图2所示的全光纤干涉装置中,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耦合器I进入耦合器II,再进入耦合器III,经过光纤准直器后,被测试对象反射,反射光依次经过耦合器III、耦合器II和耦合器I,在耦合器II的(2)端和耦合器I的(14)端输出干涉信号,该干涉信号经过检测器I(14)、II(15)光电转换后,得到系统的干涉信号曲线。
在图2中,光纤耦合器II为核心器件,稳定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耦合器I分光后由1端进入耦合器II,经过耦合器III后,被振动测试对象反射,重新被耦合器III分光,在3、4端反注入耦合器II,从而在1、2端形成干涉信号,被探测器I、II所检测。
本实用新型反射光在重新注入耦合器II 3、4端前,输入光被耦合器II、III分光和镜面所反射后,形成了四条经过不同传输路径的光束。
(1) 4→6→12→6→4(2) 3→5→12→5→3(3) 3→5→12→6→4(4) 4→6→12→5→3上面四束光中,由于光纤延迟线的长度远远大于激光器的相干长度L0,所以,它们间能够形成稳定干涉的光束(3)和(4)。
当振动面静止时,(3)和(4)端光束经历的光程完全相等,光程差ΔL=0。
当振动面振动时,由于光纤延迟线的存在,使得(3)和(4)端光束经历的光程不完全相等,光程差ΔL=2[S(t)-S(t-τ)]=2V(t-τ/2)τ(1)其中S(t)为振动的位移曲线,V(t-τ/2)为振动引起的速度,其方向和大小表现振动的物理量,τ为光纤延迟线的时间延迟,与光纤延迟线长度L的关系为τ=neffLC---(2)]]>上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neff为光纤的等效折射率。
只要满足不等式ΔL≤L0(3)就能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
光程差ΔL与两干涉光束的相位差(t)的关系为(t)=2πΔL/λ (4)利用上式,可得到探测端(14)、(15)端振动信号形成的干涉曲线电压大小I(t),其大小可写分别表示为I(t)=A0+I0cos(4πV(t-τ/2)/λ) (5)I(t)=1/2[A0-I0cos(4πV(t-τ/2)/λ)](6)上式中,I0为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度,A0为非干涉光形成的直流电压大小,与反射面的光反射率和光纤耦合器的分光比有关,通过反演上式,最终得到振动信号的位移、速度曲线,从而测量出振动信号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多模全光纤干涉装置中,将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耦合器I进入耦合器II,经过光纤准直器后,被振动的测试对象反射,反射光依次经过耦合器II和耦合器I,在耦合器I的(1)端和耦合器I的(2)端输出干涉信号,该干涉信号经过检测器I(14)、II(15)光电转换后,得到系统的干涉信号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传输光纤为单模光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光纤耦合器为两端输入、两端输出的2×2型光纤耦合器或三端输入、三端输出的3×3光纤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对象是任何可产生振动的机械、马达、桥梁、爆炸冲击波和声音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光源为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工作波长为1.31微米或1.55微米。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应用于振动对象的测量,结构简捷,测量精度高,数据处理方便,克服了现有该类测量中光谱要求高、装置复杂等诸多不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多模全光纤干涉振动测量装置图。其中1-4分别是多模光纤耦合器II的输入、输出端口,5、6是多模光纤耦合器III的输入端口,7是激光器,8是光纤耦合器I,9是耦合器II,10是光纤延迟线,11是耦合器III,12是光纤准直器,13是测试对象,14是光电探测器I,15是光电探测器II,16是数据处理,17是全光纤干涉部份,18是光纤耦合器的休闲输出端。
图3是全光纤干涉振动测量装置图。
图4是以振动台在振动频率为80Hz时的振动干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用光源是四十四所生产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稳定光源(7),用跳线(FC/PC)连接进入武汉邮电研究院生产的多模光纤耦合器(8),然后再进入多模光纤耦合器(9)。光纤耦合器(9)与(10)之间、(10)与(11)之间也采用跳线连接。多模光纤延迟线(10)为武汉邮电研究院生产的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准直器(12)的工作波长为1.31μm,与耦合器(11)之间的连接也为跳线连接。光电探测器为电子部44所生产的型号为GT322C500的InGaAs光电探测器。探测器(14)(15)与光纤耦合器(9)(11)采用跳线连接。振动测试对象(13)为工作电压为1.956,伏频率为80.1Hz的振动台,该振动台为北戴河科新测振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探测器(14)、(15)与计算机连接构成数据处理部分(16),光路与耦合器构成装置的光干涉部分(17)。
利用上面所列的器件,构造了图2所示的多模全光纤速度测量装置。测得的振动速度引起的干涉信号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全光纤振动测量装置,由激光器、全光纤干涉装置、被测样品、数据处理几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激光器(7)发出的光经耦合器I(8)由(1)进入耦合器II(9),再进入耦合器III(11),经过光纤准直器(12)后,被振动的测试样品(13)反射,反射光依次经过耦合器III、耦合器II和耦合器I,在耦合器II的(2)端和耦合器I的(14)端输出干涉信号,该干涉信号经过检测器I(14)、II(15)光电转换后,得到干涉信号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振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激光器(7)发出的光经耦合器I(8)进入耦合器II(9),经过光纤准直器(12),被振动的测试样品(13)反射,反射光依次经过耦合器II(9)、耦合器I(8),输出的干涉信号经检测器后即得到干涉信号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测量装置,传输光纤为单模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光纤耦合器是2×2单模光纤耦合器或3×3单模光纤耦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测试对象为能够引起振动的物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用的激光器工作波长是1.31μm或1.55μm的超辐射发光二级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振动测量装置。现有的振动测量装置复杂,操作不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白光干涉式全光纤干涉装置,主要由激光器、全光纤干涉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中全光纤干涉装置可以由三只2×2多模光纤耦合器组成,也可以由一只2×2光纤耦合器和一只3×3多模光纤耦合器组成,激光经过耦合器分光、差频干涉后,可直接测量振动对象,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经探测器光电转换后,分析干涉曲线,反演出振动速度和位移。全光纤速度干涉仪对振动面的测量,具有系统结构紧凑、调试方便、抗电磁干扰和强辐射等优点,不仅能够实现对高频振动的测量,还能实现对低频振动的测量;也能实现对微小振动信号的测量,对振动位移的测量能够精确到0.1nm左右。
文档编号G01H9/00GK2625862SQ03229729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4日
发明者贾波 申请人: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