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被安装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上的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使指针的旋转中心成为开口部分并且仅使指针在圆弧线上移动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已知例如专利文件I和2中所描述的装置。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专利文件I JP-A-2005-43293·专利文件2 JP-A-2009-42034<在专利文件I中描述的指针型仪器>在专利文件I中描述的指针型仪器是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被配置成使得能够减小在指针部和运送部之间的摩擦阻力。该指针型仪器设置有指针部,该指针部布置在显示装置的前侧上从而允许显示面在视觉上被观察;指针,该指针设置在指针部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指针部移动从而允许指针指示分度部;以及引导件,该引导件支撑指针部从而使之可移动。在指针型仪器中,润滑构件设置在指针部和引导件之间的接触部分处。
问题 >>在专利文件I中描述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设置有润滑构件从而减小摩擦阻力。然而,使用布置有齿的挠性构件,从而在摩擦阻力的减小方面存在局限性。<在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仪器>在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仪器是不使用布置有齿的挠性构件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在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中,用于使指针移动的移动机构被构成为具有挠性构件,该挠性构件联接到指针附接体;第一滑轮,所述挠性构件的一端侧被缠绕到该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所述挠性构件的另一端侧被缠绕到该第二滑轮;螺旋弹簧,其推进第一滑轮从而使该第一滑轮沿允许该第一滑轮缠绕挠性构件的方向旋转;马达,其根据测量量旋转第二滑轮从而使挠性构件沿其纵向方向移动;以及多个引导滑轮,该多个引导滑轮调节挠性构件的移动轨迹。通过这样,可以实现如下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在该设备中,指针部和运送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问题》然而,由于指针直接附接到移动机构的附接体,所以并不适于稳定地运送指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允许指针部和运送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并且能够稳定地运送指针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下列方面。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指针移动装置,该指针移动装置包括指针部和运送部,该指针部支撑指针,该运送部运送所述指针部并且以基本上半圆弧状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以及容纳壳,该容纳壳由被半圆形的标度板覆盖的壳本体形成,所述标度板在其中心附近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容纳壳容纳所述指针移动装置,使得所述指针指示所述标度板上的刻度。在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中,所述运送部具有导轨和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的电线,该导轨具有横U形状的截面。所述指针部具有支撑上滑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支撑下滑轮的第二支撑构件。在所述指针部中,弹簧插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 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弹簧的下部推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而所述弹簧的上部推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并且因此,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上滑轮和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下滑轮分别保持所述导轨的上部和下部。固定所述电线的电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指针部的、在连接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的线上的中间部分处,并且所述电线固定到所述电线固定部。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特征在于,两个滑轮设置在所述指针部的上部上,并且所述下滑轮设置在连接所述上部上的所述两个滑轮的垂直平分线上。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特征在于,它包括指针移动装置,该指针移动装置设置有指针部和运送部,该指针部支撑指针,该运送部运送所述指针部并且以基本上半圆弧状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以及容纳壳,该容纳壳由被半圆形的标度板覆盖的壳本体形成,所述标度板在其中心附近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容纳壳容纳所述指针移动装置,使得所述指针指示所述标度板上的刻度。在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中,所述运送部具有导轨和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的电线。所述指针部具有支撑上滑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支撑下滑轮的第二支撑构件。在所述指针部中,弹簧插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弹簧的下部推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而所述弹簧的上部推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并且因此,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上滑轮和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下滑轮分别保持所述导轨的上部和下部。止动用爪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并且限制用孔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彼此装配状态下,所述止动用爪插入到所述限制用孔部分中。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特征在于,该显示器设备通过结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而配置。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包括设置有支撑指针的指针部和运送指针部的运送部的指针移动装置,并且该指针移动装置以基本上半圆弧状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以及容纳壳,该容纳壳由被半圆形的标度板覆盖的壳本体形成,所述标度板在其中心附近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容纳壳容纳所述指针移动装置,使得所述指针指示所述标度板上的刻度。在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中,所述运送部具有导轨和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的电线,该导轨具有横U形状的截面。所述指针部具有支撑上滑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支撑下滑轮的第二支撑构件。在该指针部中,弹簧插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弹簧的下部推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而所述弹簧的上部推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并且因此,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上滑轮和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下滑轮分别保持所述导轨的上部和下部。固定所述电线的电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指针部的、在连接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的线上的中间部分处,并且所述电线固定到所述电线固定部。止动用爪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并且限制用孔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彼此装配状态下,所述止动用爪插入到所述限制用孔部分中。本发明的优势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固定到电线固定部的所述电线作用在指针部上的力的方向,与作用在导轨和滑轮之间的力的方向在相同的线上,在指针部的指针上不产生旋转力,所以指针不倾斜。因此,消除了指针的指示偏差,并且阻止了在滑轮和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的增加。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导轨由三个滑轮保持,所以指针可以被稳定地、一 、·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在第一支撑构件附接到支撑构件的情况下,即使当比由弹簧的张力挤压导轨的力更大的外力作用在弹簧的张力的反方向时,也可以防止指针附接部脱离导轨。
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括指针移动装置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指针移动装置即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垂直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发明的、包括指针移动装置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发明的、运送指针移动装置的运送部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运送部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发明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图8中所示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垂直截面图。图10是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指针移动装置的放大透视图。图11是示出了为了解释根据相关技术发明的指针移动装置的问题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垂直截面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发明的、设置有图8中所示的指针的改进的样品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垂直截面图,图12(A)是示出了其在装配之后的视图,并且图12(B)是示出了其在装配之前的视图。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4是示出了图13中所示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垂直截面图。参考数字和符号的描述
10 根据本发明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20 指针移动装置21 指针部2IA 第一支撑构件2IB 第二支撑构件2IC 指针2IK 指针固定部21L 用于固定的开口部分
21P1, 21P2 滑轮21Q1, 21Q2滑轮轴支撑部2IS 卷簧2IW电线固定凹槽21Z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构件21A和第二支撑构件21B)2IM限制用孔部分2 IN止动用爪22 运送部22C张紧部件容纳壳22L导电部件22M 马达22P 回绕滑轮22S张紧部件22R 导轨22W 导线30 容纳壳31 壳本体3IK半圆开口部分31T 底部32 标度板32K 开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能够允许指针部和运送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并且能够稳定地运送指针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相关的技术发明〉首先,参照图5至图9描述本发明所基于的相关技术发明。相关技术发明的目的也是提供一种能够允许指针部和运送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并且能够稳定地运送指针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图5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发明的、包括指针移动装置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运送指针移动装置的运送部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运送部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发明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9是示出了图8中所示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垂直截面图。在图5中,无中心指针型显不器设备100王要由指针移动装直200和壳300组成,该壳300将指针移动装置200容纳并固定在其内部空间中。指针移动装置200被组成为具有指针部210和运送该指针部210的运送部220。壳300被组成为具有壳本体310和封堵该壳本体310的标度板320。下面描述壳本体310、标度板320、指针部210和运送部220。< 壳本体 310〉壳本体310由具有在驱动器侧的半圆开口部分3IOK (在图5中)的半圆形的塑料壳形成。容纳适于容纳指针移动装置200的张紧部件220S (在图7中)的容纳壳220C (在图6中)固定到在壳本体310的内部空间中的底部310T的一端(在左端的附近),并且通过马达220M (在图6和和图7中)而沿向前或向后方向旋转的回绕滑轮220P固定到在壳本 体310中的底部310T的另一端(在右端的附近)。< 标度板 320〉标度板320由半圆形塑料薄板形成。关于半圆的中心具有预定半径的半圆形开口320K形成在标度板320上,并且刻度条被以圆弧形刻画在开口 320K的外周上。图5示出速度计的刻度的示例,并且0、20、40…、140和160 (千米/小时)的数值文字沿着基本上半圆形或基本上椭圆形状以预定的距离被标记。标度板320附接到壳本体310从而封堵壳本体310的半圆开口部分310K。液晶显示装置等布置在开口 320K处的内部空间中。导轨220R(在图7中)布置在标度板320的后侧处。〈指针部210〉指针2IOC到第一支撑构件2IOA的附接如从图8的分解透视图和图9的垂直截面图所理解的,在运送部220 (在图6中)上移动的指针部210被组成为具有支撑构件210Z,该支撑构件210Z被形成使得第一支撑构件210A和第二支撑构件210B将卷簧210S夹在中间并且一体化地配合到彼此,并且指针210C将被配合到第一支撑构件210A。即,悬臂形的指针固定部210K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0A的上端面上。另一方面,指针210C具有垂直细长的形状并且以锥体形状形成,使得厚度沿指针210C的纵向方向从其下端到其上端逐渐增加。用于固定的开口部分210L形成在指针210C的上端宽的宽度部分。通过将指针固定部210K配合到用于固定的开口部分210L,指针210C附接到第一支撑构件210A并且因此还附接到支撑构件210Z。〈〈指针部210到电线220W的固定》除上述以外,电线固定凹槽210W (在图9中)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0A的上部中央部分,并且将电线220W (在图9中)破入(breakin)在固定凹槽210W中以固定于该固定凹槽210W。因此,当电线220W被运送部220拉出或回绕时,第一支撑构件210A以及因此指针部210也沿着标度板320 (在图5中)的刻度的延伸方向移动。 指针部210到导轨220R的附接>>如从图8和图9所理解的,上滑轮210P1和210P1经由布置在指针固定部210K的轴线方向的前后侧上的各个滑轮轴支撑部210Q1而设置在第一支撑构件210A的上部。下滑轮210P2经由滑轮轴支撑部210Q2沿指针固定部210K的轴线方向设置在第二支撑构件2IOB的下端上。此外,部分地容纳卷簧210S的侧面的收容凹槽210Ma和挤压卷簧210S的下部的对接部分2IOTa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IOA上。部分地容纳卷簧2IOS的在上侧面的相对侧处的侧面的收容凹槽210Mb和挤压卷簧210S的上部的对接部分210Tb形成在第二支撑构件210B上。因此,由于卷簧210S被容纳在第一支撑构件210A的收容凹槽210Ma和第二支撑构件210B的收容凹槽210Mb之间,并且卷簧210S的下部和上部被容纳在第一支撑构件210A的对接部分210Ta和第二支撑构件210B的对接部分210Tb之间,所以在卷簧210S上产生排斥力,并且因此,排斥力以向下推第一支撑构件210A和向上推第二支撑构件210B的方式作用,使得上滑轮210P1和下滑轮210P2始终被沿着使得它们彼此接近的方向推进。因此,通过使导轨220R的上突出部分220T1和下突出部分220T2夹在两 个上滑轮2IOPl的凹进部分和一个下滑轮210P2的凹进部分之间,支撑构件2IZ即指针部210可以被确定地保持在导轨220R上,并且因此,指针部210可以在运送部220上被运送。< 运送部 220〉如图6中所示,图5中所示的运送部220设置有导轨220R ;多个引导滑轮220G,该多个引导滑轮220G以预定的距离布置在导轨220R的一个长侧面上;悬吊在引导滑轮220G上方的电线220W ;张紧部件220S,该张紧部件220S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基本上半圆弧或基本上椭圆形状的导轨220R的一端处(在图7中的左侧处),从而始终沿与圆弧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张力;回绕滑轮220P,该回绕滑轮220P设置在导轨220R的另一端处(在图7中的右侧处);马达220M,该马达220M使回绕滑轮220P沿向前或向后方向旋转;基本上半圆弧或基本上椭圆形状的导电部件220L,该导电部件220L适于对布置在指针部210上的照明用LED提供电力;以及导电部件覆盖件220K,该导电部件覆盖件220K适于覆盖导电部件220L。 导轨220R的形状>>导轨220R在长度方向上以基本上半圆弧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并且其截面呈细长矩形形状(在图9中)。该导轨220R的上下短边的中央部分具有各自的突出部分220T1和 220T2。 电线220W的移动原理>>电线220W的一端(在图7中的左侧)紧固到张紧部件220S,从而使得该电线220W始终被沿与圆弧方向相反的方向推进。电线220W的另一端(在图7中的右侧处)紧固到回绕滑轮220P。电线220W以如下方式组成通过马达220M的向前旋转可以将220W从张紧部件220S侧拉出预期的长度,并且通过马达220M的向后旋转可以由张紧部件220S将电线220W回绕到张紧部件220S侧预期的长度。<指针部210到运送部220的附接>在指针部210附接到运送部220的情况下,如在图9中所描述的,在运送部220的导轨220R的上端和下端处的突出部分220T被夹在指针部210的两个上滑轮210P1和一个下滑轮210P2的凹进部分之间,并且因此,支撑构件210Z可以被确定地附接到导轨220R。由于电线220W破入并且固定到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0A上的电线固定凹槽210W(在图9中),所以每当通过马达220M (在图7中)的向前或向后旋转将电线220W从张紧部件220S(在图7中)侧拉出预期的长度或恢复到张紧部件220S侧预期的长度时,指针部210沿着标度板320的刻度(在图5中)的延伸方向移动。〈相关技术发明的问题I>根据以上相关技术发明,附接到运送部220的导轨220R的指针部210确定地在运送部220上被运送。然而,基于相关技术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检验,表明(1)产生了指针210C的指示偏离,并且(2)上滑轮210P1和导轨220R或下滑轮210P2和导轨220R之间的
滑动摩擦增加。〈本发明的次要目的〉除本发明的、将解决相关技术发明的常规显示装置的问题的主要目的(指针部和运送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并且指针被稳定地运送)外,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解决相关技 术发明的这些问题,即,(I)消除指针210C的指示偏离,以及(2)防止上滑轮210P1和导轨220R或下滑轮210P2和导轨220R之间的滑动摩擦的增加。下面参照附图描述能够实现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的本发明。<问题发生的原因>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相关技术发明的问题发生的原因。通过由张紧部件220S (在图7中)和马达220M缠绕电线220W,仅向下方向的力Fa(在图10中)产生在指针部210 (在图9和图11中)中的电线固定凹槽210W上。然而,指针部210由导轨220R支撑的部分是如图11中所示的如下部分其中,指针部210经由上滑轮210P1和下滑轮210P2通过卷簧210S的张力Fbl被保持在导轨220R上。因此,电线220W的、其中沿方向Fa的力施加到指针部210的位置,与力Fb2作用在导轨220R、上滑轮210P1和下滑轮210P2上的位置,不在相同的线上。因此,由导轨220R的上滑轮210P1和下滑轮210P2产生的、以保持部分为中心的旋转力,产生在指针部210的指针210C上,使得指针210C沿方向Fe倾斜。因此,表明旋转力引起指针210C的指示偏离以及上滑轮210P1和导轨220R或下滑轮210P2和导轨220R之间的滑动摩擦增加。<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不在指针部210的指针210C上产生旋转力,使电线220W的、其中沿方向Fa的力施加到指针部210的位置,与力Fb2作用在导轨220R、上滑轮210P1和下滑轮210P2上的位置,在相同的线上。因此,如下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被形成为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电线220W的、其中沿方向Fa的力施加到指针部210的附接位置,与力Fb2作用上在导轨220R、上滑轮2IOPl和下滑轮210P2上的附接位置,在相同的线上。因此,在指针部210的指针210C上不产生旋转力,使得指针210C不沿方向Fe倾斜,指针210C的指示偏离不发生,并且上滑轮210P1和导轨220R或下滑轮210P2和导轨220R之间的滑动摩擦不增加。〈根据本发明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10>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10。根据本发明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10包括容纳壳30和容纳在该容纳壳30中的指针移动装置20。具体地,下面详细地描述壳本体31、标度板32、指针部21和运送部22。〈壳本体31>
壳本体31由在驱动器侧的具有半圆开口部分31K (在图I中)的半圆形塑料壳形成。壳本体31设置有布置在壳本体31的内部空间的底部31T的一端(在图I中的左端的附近)处的、容纳张紧部件22S (未示出,因为它与图7中的张紧部件220S相同)的张紧部件容纳壳22C,该张紧部件22S适于容纳指针移动装置20 ;以及回绕滑轮22P,该回绕滑轮22P通过马达22M (未示出,因为它与图7中的马达220M相同)沿向前或向后方向旋转,并且布置在壳本体31中的底部31T的另一端(在图I中的右端的附近)。〈标度板32>标度板32由半圆形塑料薄板形成。关于半圆的中心具有预定半径的半圆形的开口 32K形成在标度板32上,并且刻度值以圆弧形刻画在开口 32K的外周上。图I示出速度计的刻度的示例,并且0、20、40…、140和160 (千米/小时)的数值文字沿着基本上半圆形或基本上椭圆形状以预定的距离被标记。标度板32附接到壳本体31从而封堵壳本体31的半圆开口部分31K。液晶显示装置等布置在开口 32K处的内部空间中。导轨22R布置在标度板32的后侧处。·
〈指针部21>指针2IC到第一支撑构件2IA的附接转到图1,如从图2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的分解图和图4的垂直截面图所理解的,在运送部22上移动的指针部21被构成为具有支撑构件21Z (在图4中),该支撑构件21Z形成使得第一支撑构件21A和第二支撑构件21B将卷簧21S夹在中间并且一体化地配合到彼此,并且指针21C配合到第一支撑构件21A。即,悬臂形的指针固定部21K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A的上端面上。另一方面,指针21C具有垂直细长的形状并且以锥体形形成,使得厚度沿指针21C的纵向方向从其下端到其上端逐渐增加。用于固定的开口部分2IL形成在指针2IC的上端宽的宽度部分。通过将指针固定部2IK配合到用于固定的开口部分21L,指针21C被附接到第一支撑构件21A并且因此还附接到支撑构件21Z。 指针部21到电线22W的固定》除上述以外,电线固定凹槽21W(在图4中)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A的上部中央部分,并且电线22W (在图4中)破入在电线固定凹槽21W中以被固定于该电线固定凹槽21W。因此,当电线22W由运送部22拉出或回绕时,第一支撑构件21A以及因此指针部21也沿着标度板32 (在图I中)的刻度的延伸方向移动。〈〈指针部21到导轨22R的附接》如从图2到图4所理解的,上滑轮21P1和21P1经由布置在指针固定部21K的轴线方向的前后侧上的各个滑轮轴支撑部21Q1而设置在第一支撑构件21A的上部。下滑轮21P2经由滑轮轴支撑部21Q2沿第一支撑构件21A的指针固定部21K的轴线方向设置在第二支撑构件2IB的下端上。此外,部分地容纳卷簧21S的侧面的收容凹槽21Ma和挤压卷簧的下部的对接部分21Ta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A上。部分地容纳卷簧21S的在上述侧面的相对侧处的侧面的收容凹槽21Mb和挤压卷簧21S的上部的对接部分21Tb形成在第二支撑构件21B上。因此,卷簧21S被容纳在第一支撑构件21A的收容凹槽21Ma和第二支撑构件21B的收容凹槽21Mb之间,并且卷簧21S的下部和上部被容纳在第一支撑构件21A的对接部分21Ta和第二支撑构件21B的对接部分21Tb之间。因此,在卷簧21S上产生排斥力,该排斥力以向下推第一支撑构件21A并且向上推第二支撑构件21B的方式作用,使得上滑轮21P1和下滑轮21P2始终被沿使得它们彼此接近的方向推进。因此,通过使导轨22R的上突出部分22T1和下突出部分22T2夹在两个上滑轮21P1的凹进部分和一个下滑轮21P2的凹进部分之间,支撑构件21Z即指针部21可以被确定地保持到导轨22R,并且因此,能够使指针部21在运送部22上被运送。〈运送部22>运送部22设置有导轨22R (在图2中);多个引导滑轮22G (未示出,因为它与图6中的引导滑轮220G相同),该多个引导滑轮22G以预定的距离布置在导轨22R的一个长边面上;悬吊在引导滑轮22G上方的电线22W (在图2中);张紧部件容纳壳22C (在图I中),该张紧部件容纳壳22C设置在基本上半圆弧或基本上椭圆形状的导轨22R在长度方向上的 一端处(在图I中的左侧处),并且容纳适于始终沿与圆弧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张力的张紧部件;回绕滑轮22P,该回绕滑轮22P设置在导轨22R的另一端(在图I中的右侧处);马达22M(未示出,因为它与图6中的马达220M相同),该马达22M使回绕滑轮22P沿向前或向后方向旋转;基本上半圆弧或基本上椭圆形状的导电部件22L (未示出,因为它与图7中的导电部件220L相同),该导电部件22L适于对布置在指针部21上的照明用LED提供电力;以及导电部件覆盖件22K (未示出,因为它与图7中的导电部件覆盖件220K相同),该导电部件覆盖件22K适于覆盖导电部件22L。导轨22R在长度方向上以基本上半圆弧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并且其截面呈横U形(在图2和图3中)。导轨22R的在上部和下部处的腿部在各自的外侧处分别设置有突出部分22T1和22T2。此外,电线22W的一端紧固到张紧部件22S (参见图7中的220S),从而使得电线220W始终被沿与圆弧方向相反的方向推进,并且电线22W的另一端紧固到回绕滑轮22P。电线22W被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使得通过马达22M的向前旋转可以将电线22W从张紧部件22S侧拉出预期的长度,并且可以通过马达22M的向后旋转借助于张紧部件22S将电线22W回绕到张紧部件22S侧预期的长度。<指针部21到运送部22的附接>在指针部21附接到运送部22的情况下,如图2至图4中所描述的,在指针部21中的两个上滑轮21P1的凹进部分和一个下滑轮21P2的凹进部分别配合到在运送部22中的导轨22R的上突出部分22T1和下突出部分22T2,从而将导轨22R夹在中间,并且因此,支撑构件21Z能够确定地附接到导轨22R。由于电线22W破入并且固定到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A上的电线固定凹槽21W(在图3和4中),所以每当通过由马达22M (在图7中)驱动的回绕滑轮22P (在图I中)的向前或向后旋转而将电线22W从张紧部件容纳壳22C (在图7中)侧拉出或返回到张紧部件220S侧达预期的长度时,指针部21沿着标度板32的刻度(在图I中)的延伸方向移动。<由本发明提供的针对相关技术发明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4中所示,提供了沿着横U形的导轨22R移动的指针部21,使得导轨22R经由滑轮22P1、22P1和22P2被在导轨22R的顶面处的两个点和导轨22R的下面处的一个点,即三个点,夹在中间;并且用于拉动指针部21的电线22W的电线固定凹槽21W被定位在连接横U形的导轨22R的顶面和底面的线上。因此,在图4中,由因卷簧21S所产生的排斥力Fbl’而沿方向Fa’作用在电线22W的电线固定凹槽21W上的力,与作用在导轨22R、上滑轮21P1和下滑轮21P2上的力Fb2’的方向在相同的线上,使得在指针部21的指针21C上不产生旋转力。因此,如在相关技术发明中的沿方向Fe (在图11中)的倾斜在本发明中并不发生,并且指针的指示偏离被消除,并且上滑轮21P1和导轨22R或下滑轮21P2和导轨22R之间的滑动摩擦的增加被阻止。<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指针移动装置>虽然以上描述了解决相关技术发明的问题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指针移动装置,但是相关技术发明还具有下列 问题。〈〈相关技术发明的问题2 图8中所示的支撑构件210Z被组成使得第一支撑构件210A和第二支撑构件210B将卷簧210S夹在中间并且一体化地配合到彼此。然而,当某种强烈振动发生时,存在第二支撑构件210B从第一支撑构件210A脱离的可能性,并且因此,第二支撑构件210B掉落。当第二支撑构件210B掉落时,整个指针附接部最后从导轨220R掉落。〈〈指针的改进的示例》图12 (A)和图12 (B)是示出了能够解决图8中所示的指针的问题的改进的示例的示意图。在图12 (A)和图12 (B)中,止动用凸台210H形成在指针210C的上部分处。在指针2IOC被装配到指针固定部2IOK的状态下,配合用凹进部分2IOG形成在对接部分2IOTa的、所述止动用凸台210H所进入到的那部分上。通过这样,即使当强烈振动发生并且第二支撑构件210B将要从第一支撑构件210A脱离从而掉落时,在指针210C的上部分处的止动用凸台210H配合到如图12 (A)中所示的对接部分210Ta的配合用凹进部分210G,使得第二支撑构件210B不能掉落。 改进的示例的问题>>然而,在改进的示例中发现了问题。即,在将止动用凸台210H配合到对接部分210Ta的配合用凹进部分210G之后,问题不会出现,但是在装配过程中,问题出现。由于指针210C在装配工序中最后被装配,所以在将止动用凸台210H固定到配合用凹进部分210G之前,存在整个指针附接部从导轨220R脱离从而在装配操作过程中掉落的可能性。<第二实施例的目的〉第二实施例的目的是消除以上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即使在装配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防止整个指针附接部从导轨脱离的指针移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在图13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指针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和图14的垂直截面图中,止动用爪21N形成在挤压所述卷簧21S的上部的第二支撑构件21B (在图13中)上。在适于挤压所述卷簧21S的下部的第一支撑构件21A (在图13中)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1B彼此装配的状态下,限制用孔部分21M (在图14中)形成在第一支撑构件21A上的如下部位在该部位,所述限制用孔部分21M面对所述止动用爪21N。<第二实施例的优势>采用上述结构,在第二支撑构件21B的止动用爪21N固定到第一支撑构件21A的限制用孔部分21M的状态下,第二支撑构件21B的向下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即使当第二支撑构件21B将要从第一支撑构件21A掉落时,它也不能掉落。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在第一支撑构件21A附接到第二支撑构件21B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指针附接部从导轨22R’脱离,甚至在等于或大于由卷簧21S的张力引起的推动导轨22R’的力的外力作用在与卷簧21S的张力相反的方向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结合〉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彼此不冲突,而且可以彼此结合。在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图3和图4中,描述了第二支撑构件21B的止动用爪21N和第一支撑构件21A的限制用孔部分21M。图3和图4中的止动用爪21N和限制用孔部分21M与图13和图14中止动用爪21N和限制用孔部分21M的功能和效果完全相同。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当第一支撑构件21A附接到第二支撑构件21B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指针附接部从导轨22R’脱离,甚至在等于或大于由卷簧21S的张力引起的推 动导轨22R’的力的外力作用在与卷簧21S的张力相反的方向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同样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实施例应用第二实施例,在当第一支撑构件21A附接到第二支撑构件21B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指针附接部从导轨22R脱离,甚至在等于或大于由卷簧21S的张力引起的推动导轨22R的力的外力作用在与卷簧21S的张力相反的方向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概述〉根据本发明,在指针部的指针上不产生旋转力,并且因此指针的指示偏离被消除,并且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的滑动摩擦的增加被阻止。此外,在当第二支撑构件附接到第一支撑构件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指针附接部从导轨脱离,甚至在与由卷簧的张力引起的推动导轨的力相等或更大的外力作用在与卷簧的张力相反的方向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由于第一支撑构件通过由弹簧的张力抵靠导轨挤压第二支撑构件来保持,所以在维持与具有多个组合的R形状的导轨对应的特性的同时,指针附接部可以被确实地固定。此外,由于在指针被附接之前将指针附接部固定到导轨从而防止指针附接部脱离,所以可以提高装配可操作性。虽然已经通过参照特定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是基于2010年5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0-110476)和2010年10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0-231767),这两篇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由于固定到电线固定部的电线作用在指针部上的的力被定位在与作用在导轨和滑轮之间的力的方向在相同的线上,所以在指针部的指针上不产生旋转力,并且指针不倾斜。因此,本发明实现了如下优势消除了指针的指示偏差,并且阻止了在滑轮和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的增加。
权利要求
1.一种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指针移动装置,该指针移动装置包括指针部和运送部,该指针部支撑指针,该运送部运送所述指针部并且以基本上半圆弧状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以及 容纳壳,该容纳壳由被半圆形的标度板覆盖的壳本体形成,所述标度板在其中心附近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容纳壳容纳所述指针移动装置,使得所述指针指示所述标度板上的刻度, 其中,所述运送部具有导轨和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的电线,该导轨具有横U形状的截面;其中,所述指针部具有支撑上滑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支撑下滑轮的第二支撑构件,弹簧插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弹簧的下部推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而所述弹簧的上部推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并且因此,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上滑轮和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下滑轮分别保持所述导轨的上部和下部;并且其中,适于固定所述电线的电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指针部的、在连接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的线上的中间部分处,并且所述电线固定到所述电线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其中,两个滑轮设置在所述指针部的上部上,并且所述下滑轮设置在连接所述上部上的所述两个滑轮的垂直平分线上。
3.一种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指针移动装置,该指针移动装置包括指针部和运送部,该指针部支撑指针,该运送部运送所述指针部并且以基本上半圆弧状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以及 容纳壳,该容纳壳由被半圆形的标度板覆盖的壳本体形成,所述标度板在其中心附近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容纳壳容纳所述指针移动装置,使得所述指针指示所述标度板上的刻度, 其中,所述运送部具有导轨和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的电线; 其中,所述指针部具有支撑上滑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支撑下滑轮的第二支撑构件,弹簧插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弹簧的下部推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而所述弹簧的上部推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并且因此,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上滑轮和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下滑轮分别保持所述导轨的上部和下部;并且其中,止动用爪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并且限制用孔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彼此装配状态下,所述止动用爪插入到所述限制用孔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其包括 指针移动装置,该指针移动装置包括指针部和运送部,该指针部支撑指针,该运送部运送所述指针部并且以基本上半圆弧状或基本上椭圆形状形成;以及 容纳壳,该容纳壳由被半圆形的标度板覆盖的壳本体形成,所述标度板在其中心附近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容纳壳容纳所述指针移动装置,使得所述指针指示所述标度板上的刻度,其中,所述运送部具有导轨和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的电线,该导轨具有横U形状的截面;其中,所述指针部具有支撑上滑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支撑下滑轮的第二支撑构件,弹簧插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弹簧的下部推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而所述弹簧的上部推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并且因此,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上滑轮和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所述下滑轮分别保持所述导轨的上部和下部; 其中,适于固定所述电线的电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指针部的、在连接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的线上的中间部分处,并且所述电线固定到所述电线固定部;并且 其中,止动用爪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并且限制用孔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彼此装配状态下,所述止动用爪插入到所述限制用孔部分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可以消除指针的指示偏离并且可以防止上滑轮和导轨或下滑轮和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增加。一种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包括指针移动装置,该指针移动装置设置有支撑指针(21C)的指针部(21)和运送该指针部(21)的运送部(22);以及容纳壳,该容纳壳由被标度板堵住的壳本体形成,该标度板在靠近其中心处具有开口部分。指针移动装置被容纳在容纳壳中从而允许指针(21C)指示标度板上的刻度。在该无中心指针型显示器设备中,运送部(22)设置有具有横U形截面的导轨(22R)和沿着该导轨(22R)移动的电线(22W)。导轨(22R)由指针部(21)的上滑轮(21P1)和下滑轮(21P2)保持。电线(22W)固定到电线固定凹槽(21W),该电线固定凹槽(21W)布置在连接上滑轮(21P1)和下滑轮(21P2)的线的中间部分上。
文档编号G01D13/22GK102906547SQ2011800235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胜亦康裕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