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治具,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在各式各样的3C产品中,常设置音频连接器(audio jack connector)用于与耳机插头或音源线连接来达到电信息传输的目的。当今音频连接器是利用多个悬臂梁 (cantilever beam)式的接触端子与电气插头电性连接。然而,为了减少音频连接器的体积,美国专利第20100240259号揭示了利用探针式连接器(pogo pin connector)来作为音频连接器。探针式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壳体及收容于绝缘壳体内的金属探针与压缩弹簧,其中金属探针包括组装后一端露出于绝缘壳体外用于电信息接触的接触部,及用于与压缩弹簧抵触的底座,藉由压缩弹簧一端与电路板的连通,当金属探针受压(即电气插头插入时) 抵压所述压缩弹簧时来达到电信息传输的目的。在制作探针式连接器时,需反复测试电气插头与音频连接器插拔的顺畅度与电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其中电气插头插拔的顺畅度与电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关系到金属探针所设置的位置与角度。然而,目前无法以软体分析此问题,并且如为此开发不同模具来测试不同的参数将会严重耗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通过在治具内将探针配置成不同的倾斜角度,并配合垫圈以变换不同的探针位置来进行各种参数的测试,藉以解决模具开发成本太高的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用于测试至少一探针与一电气插头的连接,所述测试治具包括一第一支撑件、至少一开孔、一第二支撑件、一载台以及至少一容置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并且所述至少一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上,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第二凹槽以容置所述电气插头,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圆柱型容置空间。另外,所述载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且所述至少一容置孔开设于所述载台上,其中所述至少一探针卡置于所述至少一容置孔中, 且通过所述至少一开孔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更具体地说,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开孔连通,且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开孔连通的方向与所述电气插头夹一预定角度,使得所述探针与所述电气插头亦夹所述预定角度。优选地, 所述预定角度是为90、80或70度角。另一方面,此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垫圈设置于所述容置孔中,其用于调整所述至少一探针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露出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一连接结构,用以连结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及所述载台。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是一锁接结构,则所述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若干个螺栓以及基座以将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及所述载台锁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是一胶合结构、或一焊接结构。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治具通过所述载台并配合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开孔将探针配置成不同的倾斜角度,并通过垫圈以变换探针在第一凹槽露出的位置来进行各种参数的测试,解决了软体无法分析所制成的探针式连接器与所述电气插头插拔的顺畅度与电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需要为此开发各式不同模具的成本问题。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的爆炸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的组合后的侧视图。图2B是图2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治具的优选实施例,其中于不同图式中相同的元件符号是代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的爆炸示意图,所述测试治具是用于测试至少一探针与一电气插头的连接, 其中以元件符号10来代表本实用新型此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需注意的是,由于所述电气插头20并非在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治具10的范畴内,因此特以一耳机插头并以虚线表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10包括一第一支撑件110、至少一开孔112、一第二支撑件120、一载台130、至少一容置孔132、一基座140及若干螺栓150。所述第一支撑件110具有一第一凹槽114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10的上表面111,并且所述至少一开孔 112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4上。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凹槽114是一半圆柱型凹槽,所述开孔是贯通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所述第二支撑件12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的上表面111上,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4的一第二凹槽124以容置所述电气插头20。同样地,所述第二凹槽IM是一半圆柱型凹槽且与所述第一凹槽114形成一圆柱型容置空间,以供所述电气插头20插入而模拟探针式连接器的腔室。请参考图2A及图2B,图2A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10的组合后的侧视图,图2B是图2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所述载台13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的下,且所述至少一容置孔132开设于所述载台130上,其中所述至少一探针30卡置于所述至少一容置孔132中,且通过所述至少一开孔122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114。具体而言,所述容置孔132是贯通载台130,且所述容置孔132与所述开孔112连通。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具有五个探针30分别卡置于五个容置孔132中,其中各个探针30的接触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气插头20的对应部位以传输电信息。所述容置孔132与所述开孔122连通的方向与所述电气插头20夹一预定角度θ,使得所述探针30与所述电气插头20亦夹所述预定角度θ。优选地,所述预定角度是为90、 80或70度角,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角度实施。据此,所述测试治具10可达到测试所述探针30以不同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电气插头20连接的插入力与电信息传输的稳定性。此外,此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治具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垫圈160设置于所述容置孔 132上,所述垫圈160用于调整所述探针30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40露出的位置。其中藉由更换所述探针30上下垫圈160的厚度来调整所述探针30与所述电气插头20连接的插入力,当所述探针30越凸出,插入力就越大。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气插头20连结一插拔力测试机(未图示),可反复进行插拔的动作,以测试出最佳所述探针30的最佳位置,同时也可测试出所述探针30的最佳倾斜角度,以得到最佳设计参数。请再参考图1,所述测试治具10进一步包括一连接结构,用以连结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所述第二支撑件120及所述载台130。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是通过所述若干螺栓150以及基座140将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所述第二支撑件120及所述载台130锁合的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利用螺栓150锁合的结构,其他连结结构例如胶合、焊接等亦可实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治具10通过所述载台130并配合所述第一支撑件 110的开孔122将探针30配置成不同的倾斜角度,并通过垫圈160以变换探针30在第一凹槽114露出的位置来进行各种参数的测试,解决了软体无法分析所制成的探针式连接器与所述电气插头20插拔的顺畅度与电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需要为此开发各式不同模具的成本问题。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用于测试至少一探针与一电气插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治具包括一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 至少一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上;一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上,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第二凹槽以容置所述电气插头;一载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以及至少一容置孔,开设于所述载台上,其中所述至少一探针卡置于所述至少一容置孔中, 且通过所述至少一开孔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圆柱型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开孑L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开孔连通的方向与所述电气插头夹一预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与所述电气插头夹所述预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90 度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80度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70度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垫圈,设置于所述容置孔中,用于调整所述至少一探针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露出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连接结构,用以连结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及所述载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探针式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其用于测试至少一探针与一电气插头的连接,所述测试治具包括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及一载台。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凹槽,并且开设有至少一开孔。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第二凹槽以容置所述电气插头。所述载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且开设有至少一容置孔,其中所述至少一探针卡置于所述至少一容置孔中,且通过所述至少一开孔露出于所述第一凹槽。通过所述载台并配合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开孔将探针配置成不同的倾斜角度,以解决需开发各式不同模具的成本问题。
文档编号G01R1/04GK202057677SQ20112007550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林瑞斌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