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借助于使材料起反应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铜包铝材料是常用的金属材料,其中含有较多的铝,而铜的含量较低。目前,对铜包铝材料中铝的含量多以目视估算为主,准确度低,不能为下一步提炼提供准确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精确度高的金属成分分析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包括数字天平,其特征是还包括模/数转换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数字天平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和模/数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信号输出端都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输入设备选用键盘或触摸屏,输出设备选用显示器或触摸屏,控制器选用单片机或微机。所述的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数字天平的精度为lg。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截取一段铜包铝,在数字天平上秤出质量,设为Hi1,数字天平将Hi1通过模/数转换器输入控制器并储存,随后将铜包铝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铜和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式分别如下所示Cu+4NH03 (浓)=Cu (NO3) 2+2而2 丨 +2H203Cu+8NH03 (稀)=3Cu (NO3) 2+2N0 丨 +4H20铝在硝酸中钝化。待铜包铝中的铜都和硝酸完全反应后,将剩下的铝取出后用水冲洗并干燥,随后将剩下的铝再次放在数字天平上称重,设为m2,数字天平将m2通过模/数转换器输入控制器并储存,随后控制器计算出铝和铜各自所占的比例1141和Ilai,计算式如下η A1=Hi2Ai1 χ ιοο%, η Cu= (Hi1-Hi2) /Hi1 χ ιο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准确判断铜包铝中铜和铝的比例,利用铜包铝回收再生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包括数字天平1,其特征是还包括模/数转换器2、输入设备3、输出设备4和控制器5,数字天平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和模/数转换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2、输入设备3和输出设备4的信号输出端都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输入设备3可以选用键盘或触摸屏,输出设备4可以选用显示器或触摸屏,控制器5可以选用单片机或微机。本实施例中,输入设备选用键盘, 输出设备选用液晶显示器,数字天平1的精度为lg。本实施例使用时,先截取一段铜包铝,在数字天平1上秤出质量,设为HI1,数字天平 1将Hi1通过模/数转换器2输入控制器5并储存,随后将铜包铝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5% 的硝酸溶液,铜和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式分别如下所示Cu+4NH03 (浓)=Cu (NO3) 2+2而2 丨 +2H203Cu+8NH03 (稀)=3Cu (NO3) 2+2Ν0 +4Η20铝在硝酸中钝化。待铜包铝中的铜都和硝酸完全反应后,将剩下的铝取出后用水冲洗并干燥,随后将剩下的铝再次放在数字天平1上称重,设为m2,数字天平1将m2通过模/数转换器2输入控制器5并储存,随后控制器5计算出铝和铜各自所占的比例1141和Ilai,计算式如下ITai=IH2Ai1X 100%,η Cu= (Iii1-m2) /Hi1 X 100%。
权利要求1.一种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包括数字天平(1),其特征是还包括模/数转换器O)、输入设备(3)、输出设备(4)和控制器(5),数字天平(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和模/数转换器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O)、输入设备⑶和输出设备⑷ 的信号输出端都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输入设备C3)选用键盘或触摸屏,输出设备(4)选用显示器或触摸屏,控制器( 选用单片机或微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数字天平(1)的精度为lg。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借助于使材料起反应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一种铜包铝线的铜铝比例测试装置,包括数字天平(1),其特征是还包括模/数转换器(2)、输入设备(3)、输出设备(4)和控制器(5),数字天平(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和模/数转换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2)、输入设备(3)和输出设备(4)的信号输出端都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
文档编号G01N5/04GK202141661SQ2011202282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应伟勇, 李伟俊, 李道源 申请人:上海万泰铝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