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统,是一种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用于边坡加固、桥梁预应力混凝土、隧道与地下工程加固与变形控制、结构物稳定等。为保证混凝土梁的稳定性,一般需在其内部或外部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工程不仅使用量越来越大,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预应力作为主动施加力的工程,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应力的张拉过程。桥梁安全性、耐久性依赖于预应力效应,因而,监测预应力即可知道混凝土梁的运行状况。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在混凝土梁使用过程中监控其预应力的设备,能够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预应力各项相关参数,监控预应力变化,从而了解混凝土梁的使用状况,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精细化管理与施工。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能够远程监控及采集预应力各项相关参数,监控预应力变化,从而了解混凝土梁的使用状况,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精细化管理。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用于插接检测混凝土梁预应力的传感器组信号输入数据线.[0008]处理放大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传来的传感器组信号并进行处理放大;A/D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放大模块传来的数据信号并进行模数转换;微处理器,用于接收A/D转换模块传来的数字信号;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程序和储存微处理器发送来的数据,并供微处理器调用。优选,还包括: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输入微处理器,接受微处理器的命令信号并发射无线信号。优选,还包括:蓄电池模块,用于提供工作电源。优选,还包括:人机对话界面,用于读取数据信息并输入命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通过接收现场传感器自动采集的预应力数据信息,能够远程或现场输入该预应力各项相关参数,随时监控混凝土梁的预应力变化状况,通过预应力变化从而分析混凝土梁的使用状态,从而方便了解混凝土梁的使用状况规律,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精细化管理,节约劳动力,避免出现突发的安全事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4,用于插接现场传感器信号输入数据线;处理放大模块5,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4传来的数据信号并进行处理放大;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4的数据输出端连接处理放大模块5的数据输入端;A/D转换模块6,用于接收处理放大模块5传来的数据信号并进行模数转换;处理放大模块5的数据输出端连接A/D转换模块6的数据输入端;微处理器1,用于接收A/D转换模块6传来的数字信号;A/D转换模块6的数据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I的数据输入端;无线发射接收模块7,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输入微处理器1,接受微处理器I的命令信号无发射线信号;无线发射接收模块7可采用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无线发射和接收的模块,无线发射接收模块7设置有调频和解码模块,直接连接于微处理器,实现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使本实用新型接收远程无线命令,用于微处理器从存储模块9调取数据,随时监控;存储模块8,用于存储程序和储存微处理器I发送来的数据,并供微处理器I调用;微处理器I与储存模块以可互传信号的方式连接。优选,还包括:蓄电池模块10,用于提供工作电源。优选,还包括:人机对话界面9,用于读取数据信息并输入命令。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用于插接检测混凝土梁预应力的传感器组信号输入数据线; 处理放大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传来的传感器组信号并进行处理放大; A/D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放大模块传来的数据信号并进行模数转换;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A/D转换模块传来的数字信号;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程序和储存微处理器发送来的数据,并供微处理器调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输入微处理器,接受微处理器的命令信号并发射无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电池模块,用于提供工作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人机对话界面,用于读取数据信息并输入命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预应力监控设备,包括包括传感器数据接入口模块、处理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和存储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现场传感器自动采集的预应力数据信息,能够远程或现场输入该预应力各项相关参数,随时监控混凝土梁的预应力变化状况,通过预应力变化从而分析混凝土梁的使用状态,从而方便了解混凝土梁的使用状况规律,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精细化管理,节约劳动力,避免出现突发的安全事故。
文档编号G01L5/00GK203011597SQ20122060080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李洪建 申请人:天津市七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