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底面的耐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底面的耐磨板。
背景技术:
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通常是由钢型材焊接而成,其作用是在振动器工作时承载车体重量并与地面紧密接触,从而使由振动器产生的振动波通过平板传向地表。目前,出于安全和环保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城镇或城市郊区的地质勘探开始使用可控震源代替炸药震源进行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对地面的作用力很大,很容易造成城区道路路面的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振动器平板底部粘贴橡胶板或直接将橡胶板用钢丝固定在平板底部,但由于橡胶板材质软,遇到地面不平或地面有石块的路面橡胶板很容易被损坏,另外由于地面的积水和泥土也容易产生橡胶板和振动器平板脱胶,导致橡胶板与平板脱落,从而失去对路面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定牢靠、不易损坏的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底部的耐磨板。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底部的耐磨板,其是由金属骨架和通过硫化工艺固定在金属骨架下端面的聚氨脂板组成的,在金属骨架和聚氨脂板上开有多个连接孔。上述所述的金属骨架为钢骨架,连接孔为螺纹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聚氨脂板紧紧附着在金属骨架下面,其不易脱开,且二者共同用螺钉或者其它固定件固定在振动器平板底面,其固定牢靠,不会因地面的积水和泥土而脱开,且聚氨脂板比普通橡胶的耐磨性和坑老化能力高,其不易损坏,提高了耐磨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橡胶板与平板脱落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由钢骨架1和通过硫化工艺固定在钢骨架1下端面的聚氨脂板2组成的。在钢骨架1和聚氨脂板2上开有多个螺纹孔3。
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底部的耐磨板,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金属骨架和通过硫化工艺固定在金属骨架下端面的聚氨脂板组成的,在金属骨架和聚氨脂板上开有多个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底部的耐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骨架为钢骨架,连接孔为螺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底部的耐磨板,其是由金属骨架和通过硫化工艺固定在金属骨架下端面的聚氨酯板组成的,在金属骨架和聚氨酯板上开有多个连接孔。本实用新型固定牢靠,不易脱开,且与振动器平板底面固定牢靠,不会因地面的积水和泥土而脱开,且聚氨酯板比普通橡胶的耐磨性和坑老化能力高,其不易损坏,提高了耐磨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施工效率。
文档编号G01V1/00GK202159144SQ20112024403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彭向阳, 徐小刚, 赵胜武 申请人:保定北奥石油物探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