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磁性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工作电极,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磁性的磁 性工作电极。
背景技术: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工作电极是为电化学反应提供得失电子的场所。常用的固 体工作电极有玻碳电极、金电极和钼电极等,此类电极是将一段圆柱形电极材料,如玻碳、 金和钼,封装在一个惰性绝缘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等内而制成的。目前已公 开发表的电化学工作电极不具有磁性,不能吸附磁珠等磁性纳米颗粒,如长春应化所发明 的专利号200410011116. 1电化学工作电极。磁性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其表面可以修饰各种功能分子,如酶、抗体、 蛋白质、DNA和RNA等,主要应用于分析对象,如DNA、抗原等的分离。将磁性纳米颗粒与电 化学结合,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直接对分析对象进行分离、富集和检测,以提高分析 对象的检测灵敏度。现有的作法通常是通过在工作电极的上方或下方放置一永久磁铁来吸 附磁性纳米颗粒,但其产生磁性的磁铁与工作电极是分开的,且磁场强度和方向不便于控 制,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工作电极,该电极不仅具有磁性,能吸附磁 性纳米颗粒,且磁场大小和磁场方向可控,同时也可作为一般电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磁性工作电极,包括一端焊接有电极基体材料 的软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棒靠近电极基体材料的一端外周部环绕若干圈导线,所述 导线与外电路相连,所述软磁棒封装于塑料管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使工作电极具有磁性,可以吸附磁性纳米颗 粒,对分析对象,如DNA、抗原等可以同时进行分离、富集和电化学检测;磁场强度和磁场方 向可以方便进行控制;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焊接有电极基体材料的软磁棒1,靠近电极基体材料2的一 端外周部环绕若干圈导线3,所述导线与外电路4相连,所述软磁棒封装于塑料管5内,电极 基体材料为金片、钼片、玻碳或铜片,软磁棒为纯铁、铁镍合金、铁铝合金、铁钴合金,导线采 用铜丝漆包线。当接通电源后,铜丝漆包线通电产生微小的感应磁场,使软磁棒磁化产生较 大的磁场,从而使工作电极具有磁性,能吸附磁性物质,同时进行电化学检测;断开电源,软
3磁棒迅速退磁,工作电极不再具有磁性,可以作为普通工作电极使用。所述外电路设有滑动变阻器6,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铜丝漆包线的电流 大小,可以方便地调节工作电极的磁场强弱,通过改变电源电流的方向,可以方便地调节工 作电极的磁场方向。所述塑料管为聚四氟乙烯管或聚三氟氯乙烯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磁性工作电极,包括一端焊接有电极基体材料的软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棒靠近电极基体材料的一端外周部环绕若干圈导线,所述导线与外电路相连,所述软磁棒封装于塑料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基体材料为金片、钼 片、玻碳或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棒为纯铁、铁镍合金、 铁铝合金、铁钴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铜丝漆包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路设有滑动变阻器,用 于调节电路内的电流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为聚四氟乙烯管或 聚三氟氯乙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性工作电极,包括一端焊接有电极基体材料的软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棒靠近电极基体材料的一端外周部环绕若干圈导线,所述导线与外电路相连,所述软磁棒封装于塑料管内,该电极不仅具有磁性,能吸附磁性纳米颗粒,且磁场大小和磁场方向可控,同时也可作为一般电极使用。
文档编号G01N27/30GK201622261SQ20102011487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付凤富, 王伟, 聂丹丹, 郭良洽 申请人: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