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采集土壤水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水文学或土壤学科学实验中所需土壤水分的采集装置, 主要应用于水文学或土壤学规律研究,属水文科学仪器。二、 背景技术土壤溶质运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 题。氮肥的过量施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硝酸氮的淋溶损失,不仅损失了肥 料,而且还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土壤溶质运移的研究是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的,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常常用到要采集一定量的土壤水分,然后对水分进行化学 分析,研究溶质的运移等规律。水文基本规律的实验中,经常同位素水文学的方 法研究土壤中水的下渗机制的研究。这也需要采集一定的土壤水分,分析其同位 素含量,进而分析研究下渗的基本规律。但是实际从土体中采集水分是很困难的, 因为既不能破坏实验观察的连续性,又要简单易行。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土壤中采集水分的困难,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 简单可行的采集土壤水分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采集土壤水分的装置,由一端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带侧瓶嘴的锥形瓶、 带阔门的玻璃活塞和真空泵四个部分组成。该装置中陶土头的带透水薄膜的一 端,实验时用以埋入土体中,另一端用软管密封连接锥形瓶的侧瓶嘴,锥形瓶的 瓶口连接带阀门的玻璃瓶塞,该瓶塞中间开孔,侧面接阀门,上面开孔处通过软 管6与真空泵。实验时将陶土头带透水薄膜的一端插入土体中,利用真空泵抽真空,装置内 气压与大气压产生气压差。这样,土壤中的水分会被吸出,通过透水的薄膜进入 陶土头中,再通过软管进入到锥形瓶中。装置中使用的是软管连接,各连接处要 密封好,周边都涂抹上玻璃胶,确保不漏水,不漏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装置 的气压差,水分才能自动吸出。取样时,打开带阈门的玻璃瓶塞就可取出所需的 水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装置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利用很普遍的气压差原理抽取土壤中的水分, 解决了土壤中提取一定量水分的困难。此外,装置简单可行,能连续快速地采集 一定量的水分,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四、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土体
2. —端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
3. 带侧瓶嘴的锥形瓶
4. 带阀门的玻璃瓶塞
5. 真空泵
6. 软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描述
从市面上购买一端带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2、带侧瓶嘴的锥形瓶3、带阀门 的玻璃瓶塞4。
将一端带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2的薄膜一端埋入土体1中;另一端用软管6 连接带侧瓶嘴的锥形瓶3的侧瓶嘴。软管6连接处一定要密封好,周边都涂抹上 玻璃胶,确保不漏水,不漏气。带侧瓶嘴的锥形瓶3—端通过软管6连接陶土头 不带薄膜的一端,瓶口配一个带阀门的玻璃瓶塞4,该瓶塞中间开孔,侧面接阀 门,上面开孔处通过软管6与真空泵。
真空泵5用于抽真空。真空泵5 —般还配有真空表,可显示装置内的气压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埋设一端带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2
在所要抽取水分的土体1中放置一端带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2。
2、 连接装置各部分
连接装置各部分,要保证各个连接处密封好,周边都涂抹上玻璃胶,确保不 漏水,不漏气。这对保证实验装置的真空很重要。
43、 开始抽水
打开阀门,打开真空泵5开关,真空泵5开始工作,真空泵5显示达到一定 气压值时,关闭真空泵5电源,关闭阀门。水流入带侧瓶嘴的锥形瓶3, 一段时 间后,气压会升高,再打开阀门,打开真空泵5电源,继续抽真空,如此循环直 到水分的量达到所需。
4、 取样
断开一端带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2和带侧瓶嘴的锥形瓶3的连接,断开带阀 门的玻璃瓶塞4和带侧瓶嘴的锥形瓶3的连接。这样即可从带侧瓶嘴的锥形瓶3 中提取所需水分。
权利要求1.一种采集土壤水分的装置,由一端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带侧瓶嘴的锥形瓶、带阀门的玻璃瓶塞和真空泵四个部分组成,其特征是陶土头不带透水薄膜的一端与锥形瓶的侧瓶嘴用软管密封连接,锥形瓶的瓶口连接带阀门的玻璃瓶塞,该瓶塞中间开孔,侧面接阀门,再把该瓶塞的上端开孔处与真空泵的接口用软管密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土壤水分的装置,由一端有透水薄膜的陶土头、带侧瓶嘴的锥形瓶、带阀门的玻璃活塞和真空泵四个部分组成,其特征是陶土头的带透水薄膜的一端,埋入土体中,另一端用软管密封连接锥形瓶的侧瓶嘴,锥形瓶的瓶口连接带阀门的玻璃瓶塞,再把该瓶塞的上端开孔处用软管密封连接到真空泵的接口。利用真空泵抽真空,水分可被抽到锥形瓶中,这样就提取了土壤水分。装置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简单可行,能连续快速地从土壤中采集水分。
文档编号G01N1/14GK201413256SQ20092004358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杰 冯, 刘方贵, 尚熳廷, 波 张, 张小娜, 茂 舒, 陈庆海, 燕 黄 申请人: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