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预警系统,特别是一种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是雷雨多发地区,目前还没有雷电预警装置,而现有的技术中所采 用的防雷、避雷设备大都是针对在正在进行的雷电进行引雷,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 电,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不能提前对雷暴 天气进行预测,以检测是否有雷电即将发生,以及雷电发生方向。 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前对雷 暴天气进行雷电预测,对即将有雷电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警,提醒室外人群及时转移到安全 地带,以防止生命财产安全事件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包括信息处理系统 和防雷预警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与防雷预警系统连接,电场传感器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 述电场传感器包括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激励动片和小叶片连接,小叶 片位于激励动片下方,小叶片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开关,激励动片和小叶片之间设有感应片, 感应片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感应叶片均匀分布构成,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的感 应叶片独立分离且布置在无刷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周围。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激励动片和小叶片均为两片风叶状,且激励 动片与小叶片位置对应,感应片由四片扇形感应叶片构成。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激励动片和小叶片均为四片风叶状,且激励 动片与小叶片位置对应,感应片由两片扇形感应叶片构成。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激励动片和小叶片均为四片或者四片以上偶 数片风叶状,且激励动片与小叶片位置对应,感应片由四片或者四片以上偶数片的扇形感 应叶片构成。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激励动片和感应片采用黄铜片制成。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感应片和光电感应开关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无刷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地线连通。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无刷电机、小叶片和光电感应开关均位于壳体内,感 应片位于壳体上方,且通过绝缘层与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对雷电进行提前预 测,并对即将有雷电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警,以提前提醒室外人群转移到安全地带。
图1是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的电路框图。
3[0016]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2。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包括信息处理系统11和 防雷预警系统12,信息处理系统11与防雷预警系统12连接,电场传感器10与信息处理系 统11连接,所述电场传感器10包括无刷电机8,无刷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3分别与激励动 片2和小叶片6连接,小叶片6位于激励动片2下方,小叶片6 —侧设有光电感应开关7, 激励动片2和小叶片6之间设有感应片4,感应片4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感应叶片5 均匀分布构成,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的感应叶片5独立分离且布置在无刷电机8动力 输出轴3的周围。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激励动片2和小叶片6均 为两片风叶状,且激励动片2与小叶片6位置对应,感应片4由四片扇形感应叶片5构成。 实施例3 :参照图1和2。所述的激励动片2和小叶片6均为四片风叶状,且激励 动片2与小叶片6位置对应,感应片4由两片扇形感应叶片5构成。 实施例4 :参照图1和2。所述的激励动片2和小叶片6均为四片或者四片以上偶 数片风叶状,且激励动片2与小叶片6位置对应,感应片4由四片或者四片以上偶数片的扇 形感应叶片5构成。 实施例5 :参照图1和2。所述的激励动片2和感应片4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黄铜 片制成。 实施例6 :参照图1和2。感应片4和光电感应开关7与信息处理系统11连接。 实施例7 :参照图1和2。无刷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3与地线连通,当雷电发生时, 对雷电进行引雷,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将雷电电流通过地线传向地面,避免电场 传感器10被雷击而遭到破坏。 实施例8 :参照图1和2。无刷电机8、小叶片6和光电感应开关7均位于壳体9 内,感应片4位于壳体9上方,且通过绝缘层13与壳体9连接。 实施例9 :参照图1和2。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工作原理激励动片2与 小叶片6同轴位置对应固定在无刷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3上,由于大气中存在的电场,无刷 电机8带动激励动片2按一定的角速度"旋转,周期性的切割垂直入射在感应片4上的电 场线l,则在感应片4上产生周期性的微弱交流电流信号,并且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感 应叶片5相对的两片感应叶片5上的感应电流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激励动片2随着角 速度"旋转切割相对一组的感应叶片5,则垂直入射在感应叶片5上的电场线1由多变少, 继而又由少变多,从而相对两片感应叶片5上产生的周期性微弱交流电流信号由强变弱, 继而又由由弱变强,因此激励动片2反复切割相对两片感应叶片5所输出的电流信号即为 电流脉冲信号,并且随着大气电场的增强,感应片4感应到的电流脉冲信号的波段就越强; 小叶片6按同样的频率"周期得通过光电感应开关7的信号,当发光二极管的光路就被周 期切断或通过,使光电三极管处于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从而产生与感应片4上所产生的 电流脉冲信号相同步的时间脉冲信号。 电流脉冲信号和时间脉冲信号同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11内,当电流脉冲信号波 段越强则发生雷电的几率越高,超过信息处理系统11限定的电流脉冲信号波段值时,防雷预警系统12发出预警,提示即将有雷电发生。 实际应用时,将多个电场传感器10安装在不同区域内,随着大气中雷电电场由某
一方向往另一方向移动,不同区域内电场传感器io先后检测到雷电电流脉冲信号,根据电 场传感器io在不同时间先后感应到雷电脉冲信号,可以判断出雷电的来临方向,即先感应 到雷电信号的电场传感器io区域方向即为雷电来临方向,设置在不同区域方向内的电场 传感器io越多,则方向判断的越准确。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 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 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包括信息处理系统(11)和防雷预警系统(12),信息处理系统(11)与防雷预警系统(12)连接,其特征是电场传感器(10)与信息处理系统(11)连接,所述电场传感器(10)包括无刷电机(8),无刷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3)分别与激励动片(2)和小叶片(6)连接,且小叶片(6)位于激励动片(2)下方,小叶片(6)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开关(7),激励动片(2)和小叶片(6)之间设有感应片(4),感应片(4)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感应叶片(5)均匀分布构成,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的感应叶片(5)独立分离且布置在无刷电机(8)动力输出轴(3)的周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激励动片 (2)和小叶片(6)均为两片风叶状,且激励动片(2)与小叶片(6)位置对应,感应片(4)由 四片扇形感应叶片(5)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激励动片 (2)和小叶片(6)均为四片风叶状,且激励动片(2)与小叶片(6)位置对应,感应片(4)由 两片扇形感应叶片(5)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激励动片 (2)和小叶片(6)均为四片或者四片以上偶数片风叶状,且激励动片(2)与小叶片(6)位置 对应,感应片(4)由四片或者四片以上偶数片的扇形感应叶片(5)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其特征是所 述的激励动片(2)和感应片(4)采用黄铜片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其特征是感应片(4)和光 电感应开关(7)与信息处理系统(11)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其特征是无刷电机(8)的 动力输出轴(3)与地线连通。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其特征是无刷电机(8)、小 叶片(6)和光电感应开关(7)均位于壳体(9)内,感应片(4)位于壳体(9)上方,且通过绝 缘层(13)与壳体(9)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预警系统,特别是一种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防雷预警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与防雷预警系统连接,电场传感器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电场传感器包括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激励动片和小叶片连接,小叶片位于激励动片下方,小叶片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开关,激励动片和小叶片之间设有感应片,感应片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感应叶片均匀分布构成,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偶数片的感应叶片独立分离且布置在无刷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周围。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对雷电进行提前预测,并对即将有雷电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警,以提前提醒室外人群转移到安全地带。
文档编号G01R29/12GK201540333SQ20092019115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3日
发明者徐志扬, 於保稳 申请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