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智能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输液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医学临床上使用的输液装置采用的是传统的输液架、输 液瓶配合相应的输液管和静脉注射针头,这种装置需要人为调节 输液快慢,同时病人需要长时间的陪护,以防药液输送完毕导致 血液回流,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存在使用不方便,人力浪费等 缺点。
目前市场上的液位传感器可以实现液位的测量和显示,主要 包括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光纤液位传感器等,其中超声液位计工 作原理是由超声波换能器(探头)发出高频脉冲声波遇到被测物位(物 料)表面被反射折回反射回波被换能器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声波的传
播时间与声波的发出到物体表面的距离成正比。声波传输距离s与
声速C和声传输时间T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S-OT/2。由于声波脉 冲发射过程中机械惰性占用了传输时间使靠近超声波换能器的一小 段区域内声波不能被接收这个区域称为盲区,盲区大小与超声波的量 程有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 便、安全性高的智能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一种智能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输液架、输液管、静脉注射针 头、液位传感器、控制电路板、电源,输液架用来支撑输液瓶,输液 管通过输液瓶口接出,输液管的另一端与静脉注射针头相连接,其特 征是在输液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外部的控制电路板相 连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扬声器及其开关,控制电路板与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需要采用直流电源,从而方便病患的使用和 携带。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外部设有液位显示器,液位显示器经 导线与液位传感器相连接,从而方便医护人员以及病患清楚地査看输 液瓶内的药液液面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然后将电源接通,使整套装置开始工作,位于输液瓶内的液位传感器 不间断的进行液位的测量,当药液即将输送完毕,或液面低于所设定 的指定液面值时,控制电路板接通连接有扬声器的报警电路,进行报 警,从而通知医护人员及时的更换药液,防止回血现象发生,医护人 员更换完药液后关闭扬声器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静 脉输液时使用不便、容易造成回血等缺点,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 测量精确等显著的优点。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输液瓶l、输液架2、输液管3、静脉注射针头4、液 位传感器5、控制电路板6、电源7、液位显示器8、扬声器9、开关 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智能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1、输液架2、输液管3、静脉 注射针头4、液位传感器5、控制电路板6、电源7,输液架2用来支 撑输液瓶l,输液管3通过输液瓶1瓶口接出,输液管3的另一端与 静脉注射针头4相连接,其特征是在输液瓶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5, 液位传感器5与外部的控制电路板6相连接,控制电路板6上设有扬 声器9及其开关10,控制电路板6与电源7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 可根据需要采用直流电源,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外部设有液位 显示器,液位显示器经导线与液位传感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 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将电源接通,使整 套装置开始工作,位于输液瓶内的液位传感器不间断的进行液位的测 量,当药液即将输送完毕,或液面低于所设定的指定液面值时,控制 电路板接通连接有扬声器的报警电路,进行报警,从而通知医护人员 及时的更换药液,防止回血现象发生,医护人员更换完药液后关闭扬 声器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静脉输液时使用不便、容 易造成回血等缺点,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测量精确等显著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输液架、输液管、静脉注射针头、液位传感器、控制电路板、电源,输液架用来支撑输液瓶,输液管通过输液瓶口接出,输液管的另一端与静脉注射针头相连接,其特征是在输液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外部的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扬声器及其开关,控制电路板与电源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 的电源是直流电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 液位显示器,液位显示器经导线与液位传感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输液架、输液管、静脉注射针头、液位传感器、控制电路板、电源,输液架用来支撑输液瓶,输液管通过输液瓶口接出,输液管的另一端与静脉注射针头相连接,其特征是在输液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外部的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扬声器及其开关,控制电路板与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需要采用直流电源,从而方便病患的使用和携带,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外部设有液位显示器,液位显示器经导线与液位传感器相连接,从而方便医护人员以及病人清楚地查看输液瓶内的药液液面位置,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测量精确等显著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F23/00GK201379858SQ20092002088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红 姜, 静 李, 苗乐杰 申请人:苗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