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程控负荷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程控负荷箱,属 电能计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场检定三相电压互感器检定时需要较多设备包括1台三相自耦调压器、2台单 相自耦调压器、6台电压互感器负荷箱、一台互感器校验仪、电压相序表等;而这些设备多 数为铜、铁构成的电磁类笨重设备,难以组合,使用十分不便。为了减轻三相电压互感器检 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开发一利简易的三相程控负荷箱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三相电压互感器检定人员使用负荷箱不方便,且不 易组合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易、实用的、可以进行多种组合的三相程控负荷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三相程控负荷箱是一个箱式结构体,由壳体、无感 电阻和继电器所组成,无感电阻和继电器安装在箱体内部,无感电阻为一由锰铜漆包线双 线并绕在骨架上、中间有抽头的电阻,如图1所示。调节电阻大小的继电器的触点与电阻连 接,通过继电器触点的开闭改变电阻的阻值。电阻线圈骨架采用耐高温不易燃的材料制成, 能适应锰铜电阻因电流过大引起的发热。如图1所示,A、B为绕线锰铜电阻的两个抽头,P和A之间的绕线锰铜电阻为rl,A 和B之间的绕线锰铜电阻为r2,B和Q之间的绕线锰铜电阻为r3,rl = r2 = r3 = 1/3ΚΩ, 当继电器触点J释放时,PQ之间的电阻为IkQ ;当J闭合时,PQ之间的电阻为1/3ΚΩ。本实用新型三相程控负荷箱内设有三组无感电阻,将三组有抽头的无感电阻可以 分别组合成三角形和星形的接线连接方式,三相程控负荷箱的负荷变化由继电器控制调 节。当组合成三角形接法时,各电阻器二端的电压为线电压,即100V ;当组合成星形接法 时,各电阻器二端的电压为相电压,即100/力V。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S = U2/Z,当Z = 333. 33 Ω时,则同一个电阻在不同的接线方式下表征的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分别为30VA 和10VA。控制继电器触点J的开断,即可完成负荷量程的扩展,由此,在不增加电阻器的情 况下,可形成3. 33VA,10VA, 15VA,30VA, 45VA负荷量程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组合负荷箱后,由三 个Coscj5 = 1.0、1000 Ω (三分之一处抽头333. 33 Ω )、准确度为0. 3级的无感电阻及控制电 路构成负荷,按不同接线方式的切换实现负荷量程的切换,其效能与6台电压互感器负荷 箱相当,但成本、体积及重量减少90%以上;有效降低了检定三相电压互感器设备的重量 和体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定效率。本实用新型适合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电压互感器检定上 作为负荷箱使用,也可用于使用同类负荷的场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感电阻制作原理图;rl、r2、r3分别为无感电阻的1/3 ;A、B分别为无感电阻的两个抽头处J为继电器 的触头。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荷箱三角形接线方式;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荷箱星形接线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互感器检定的组合式负载箱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将一根1000 Ω的锰铜漆包线对折后,双线并绕在耐高温的陶瓷制成的骨架上,组 成一个1000 Ω的无感电阻,在电阻和长度的1/3处,即333. 33 Ω处抽头;按图1所示,在电 阻抽头处接入继电器触点J。将三组由锰铜漆包线绕制并抽头的电阻在负荷箱中组成三角 形或星形的接线方式,负荷大小的变化由继电器控制调节,构成了适用于基于电压互感器 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电压互感器检定上作为三相程控负荷箱。
权利要求一种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程控负荷箱,其特征是,所述三相程控负荷箱是一个箱式结构体,由壳体、无感电阻和继电器所组成,无感电阻和继电器安装在箱体内部;无感电阻为一由锰铜漆包线双线并绕在骨架上、中间有抽头的负载电阻,调节电阻大小的继电器的触点与电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程控负荷箱,其 特征是,所述三相程控负荷箱内设有三组无感电阻,三组无感电阻可以组成三角形接法形 式,也可组成星形接法形式。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程控负荷箱,该三相程控负荷箱是一个箱式结构体,由壳体、无感电阻和继电器所组成。无感电阻和继电器安装在箱体内部;无感电阻为一由锰铜漆包线双线并绕在骨架上、中间有抽头的负载电阻,调节电阻大小的继电器的触点与电阻连接。所述无感电阻有三组,三组电阻可以组成三角形接线方式,也可组成星形接线方式,三相程控荷箱的负荷变化由继电器控制调节。采用本实用新型组合负荷箱后,其效能与6台电压互感器负荷箱相当,但成本、体积及重量减少90%,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定效率。本实用新型适合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电压互感器检定上作为负荷箱使用,也可用于使用同类负荷的场合。
文档编号G01R35/02GK201681153SQ20102019786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东江, 赵江宁, 靳绍平 申请人: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