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变速箱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台。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方便的对变速箱进行故障诊断, 同时可以对大修后的变速箱进行性能检测的变速箱测试台。
背景技术:
变速箱有多种种类或结构,如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
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 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无论是什么结构,其都是 一个重量级的物体。由于变速箱是控制柴油机的转速,所以变速箱与柴油机是连接 在一起的,但是,对于变速箱的维修,通常是先将变速箱与柴油机分开再对变速箱 进行维修,维修后需对变速箱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要求。对变速箱的 检测必须要将变速箱与柴油机ii接,由柴油机提供动力对变速箱进行检测, 一旦査 出某项性能不符合要求,还需要将变速箱与柴油机再次分开对变速箱进行维修。所 以,对变速箱的检测即耗工又耗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柴油机提供动力,就可以对变 速箱进行故障诊断,同时可以对大修后的变速箱进行性能检测的变速箱测试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速箱测试台,包括有测试台底座, 测试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滑轨,在测试台底座的一侧边设置有主控制台和由主控 制台控制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测试台底座上设置有可沿底座滑轨移动并用于支撑变速箱 的变速箱支架,所述的主控制台位于测试台底座的一侧,与变速箱支架相对应的设置有 用于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所述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是由驱动机构驱动。
所述的主控制台包括有中心控制计算机和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相连用于输入控制信号 的控制面板。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由主控制台控制用于驱动变速箱的液压驱动系统及主电机。 所述的驱动机构103还包括有冷却系统。
所述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包括有主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连接座的位于主 控制台侧的端口上的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中心孔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带座轴承, 所述主连接座位于主控制台一侧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的带座轴承和轴承座 的孔连通并在孔内设置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位于主连接座内侧的一端穿入的设置有花键轴,花键轴的轴套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轴向定位板和用于固定变速箱的挠性盘,所 述花键套位于主控制台的那一端与液压驱动系统中的压力伺服变量马达的花键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测试台,能方便的对变速箱进行故障诊断,对变速箱的转速、 温度、压力及流量等主要技术参数的进行实时测试,被测参数既可通过仪表显示数据, 也可通过数据采集卡自动采集,实现计算机数据采集,最后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输 出测试报告。同时可以对大修后的变速箱进行性能检测。从而提高维修效率,大大改进 了维修条件。
.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连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驱动系统示意图。
其中
1:油箱2:温度液位尺3:空气滤清器4:压力供油电动泵组5:压力滤油器6:电接点压力表7:溢流阀8:液压马达变量控制泵9:压力滤油器10:耐震压力表
lh液压马达变量控制阀12:电动机
13:手动伺服变量柱塞泵14:压力伺服变量马达
15:主系统压力表16:单向阀
17:液压换向.阀18:电磁换向阀
19:系统二级压力换向阀101:测试台底座
102:主控制台跳驱动机构
104:输入连接机构105:底座滑轨105
106:变速箱支架107:变速箱
108:液压驱动系统109:主电机
110:冷却系统111:控制面板
121:花键套122:轴承座
123:内六角螺钉124:带座轴承
125:连接法兰126:主连接座
127:花键轴128:轴套
129:挠性盘130:轴向定位板
131:键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测试台,包括有测试台底座ioi,测试台底座101
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滑轨105,在测试台底座101的一侧边设置有主控制台102和由主控 制台102控制的驱动机构103,所述的测试台底座101上设置有可沿底座滑轨105移动并 用于支撑变速箱107的变速箱支架106,所述的主控制台102位于测试台底座101的一侧, 与变速箱支架106相对应的设置有用于连接变速箱107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104,所述的 动力输入连接机构104是由驱动机构103驱动。
所述的主控制台102包括有中心控制计算机和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相连用于输入控 制信号和显示检测结果的控制面板111。
所述的驱动机构103包括有由主控制台102控制用于驱动变速箱107的液压驱动 系统108及主电机109。所述的驱动机构103还包括有冷却系统110。
液压系统是变速箱测试台的主动力系统。驱动主马达输入功率100kW,采用主电机驱 动变量泵和变量马达组成的闭路系统,可实现0-3500rpm无级变速。如图3所示,该液 压系统主要由主电机、手动伺服变量泵、压力伺服变量马达和相关的辅助元件组成。
如图2所示,所述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104包括有主连接座126,通过螺栓固定连 接在主连接座126的位于主控制台102侧的端口上的连接法兰125,所述连接法兰125 的中心孔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带座轴承124,所述主连接座126位于主控制台102 —侧 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轴承座122,所述的带座轴承124和轴承座122的孔连通并在孔内设 置有花键套121,所述花键套121位于主连接座126内侧的一端穿入的设置有花键轴127, 花键轴127的轴套128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轴向定位板130和用于固定变速箱107的 挠性盘129,所述花键套121位于主控制台102的那一端与液压驱动系统108中的压力伺 服变量马达14的花键轴相连,即图3中的液压马达14的花键轴插入到花键套121内, 用以驱动花键轴127的旋转,从而通过挠性盘129带动变速箱107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测试台,由于采用变量泵-变量马达组成的闭路系统,使得马达 输出转速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0 3500rev/min)。闭式传动系统保证了系统
的节能运行和减少了油箱容积,且无须使用冷却器(测试台所装的冷却器是变扭器油流 量测量系统所需的配置,不属于液压传动系统)。
由于使用压力伺服变量马达,系统中设置了向液压马达提供控制压力信号的控制油 泵组,通过调节该泵组的压力可对主马达排量进行连续线性无级变量,从而方便地控制 马达输出转速。
系统中设置了二级压力控制阀组,可在不改变主泵设置的条件下调整主系统的最高 工作压力(该压力不大于主泵设定压力),由于该阀组仅在变速箱进行负载测试中的拖动 效率测试工作,且参数设定值直接影响主油泵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其他测试测试时不得 改变该阀组的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箱测试台,包括有测试台底座(101),其特征在于,测试台底座(101)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滑轨(105),在测试台底座(101)的一侧边设置有主控制台(102)和由主控制台(102)控制的驱动机构(103),所述的测试台底座(101)上设置有可沿底座滑轨(105)移动并用于支撑变速箱(107)的变速箱支架(106),所述的主控制台(102)位于测试台底座(101)的一侧,与变速箱支架(106)相对应的设置有用于连接变速箱(107)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104),所述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104)是由驱动机构(103)驱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台(102)包 括有中心控制计算机和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相连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面板(1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103)包 括有由主控制台(102)控制用于驱动变速箱(107)的液压驱动系统(108)及主电机(109)。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103)还 包括有冷却系统(11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104) 包括有主连接座(12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连接座(126)的位于主控制台(102) 侧的端口上的连接法兰(125),所述连接法兰(125)的中心孔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 带座轴承(124),所述主连接座(126)位于主控制台(102) —侧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 轴承座(122),所述的带座轴承(124)和轴承座(122)的孔连通并在孔内设置有花键 套(121),所述花键套(121)位于主连接座'(126)内侧的一端穿入的设置有花键轴(127), 花键轴(127)的轴套(128)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轴向定位板(130)和用于固定变速 箱(107)的挠性盘(129),所述花键套(121)位于主控制台(102)的那一端与液压 驱动系统(108)中的压力伺服变量马达(14)的花键轴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变速箱测试台,测试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滑轨,在测试台底座的一侧边设置有主控制台和由主控制台控制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测试台底座上设置有可沿底座滑轨移动并用于支撑变速箱的变速箱支架,所述的主控制台位于测试台底座的一侧,与变速箱支架相对应的设置有用于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所述的动力输入连接机构是由驱动机构驱动。主控制台包括有中心控制计算机和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相连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面板。驱动机构包括有由主控制台控制用于驱动变速箱的液压驱动系统及主电机。本实用新型能方便的对变速箱进行故障诊断,对变速箱的转速、温度、压力及流量等主要技术参数的进行实时测试,提高了维修效率,也大大改进了维修条件。
文档编号G01M13/02GK201429501SQ20092010933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5日
发明者辉 丁, 周永胜, 宇 张, 闻 潘, 王幼平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