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适用于能发射负离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目前发射负离子的天然材料很多,有矿石类、海藻类等但材料发射负离子能力的测试还不成熟,没有规范化,生产和科研部门都希望有一个保证规范化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目前,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测试多采用由美国制造的离子测定仪(AIR ION COUNTER)进行测试该仪器测试矿石时,取两块矿石试样对敲而后再将试样靠近仪器测试口进行测试,故存在同一个人测试结果重现性差,不同的人测试结果不一样的问题,而且该仪器测试时是在室内进行,由于负离子浓度不断的累加,每次测试结果都会受到上一次测试的影响,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带孔箱体1、下摩擦板2’,它通过螺丝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上摩擦板2,它通过螺钉即与上压条3相连又和L形连接块4相连、下压条3’,它通过螺钉与下摩擦板2’相连,上压条3,它通过螺钉与上摩擦板2相连、L形连接块4,它的底面通过焊接与上摩擦板2相连,它的背面通过螺钉与横杆5相连、横杆5,它的右端通过螺钉与L形连接块4相连,它的左端通过销钉与燕尾形带孔滑块6相连、燕尾形带孔滑块6,它的上部通过2只销钉分别与横杆5和曲柄8相连,它的下部嵌在燕尾形滑板7上、燕尾形滑板7,它通过螺钉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曲柄8,它的右端通过销钉与滑块6相连,它的左端通过销钉与圆盘9相连、圆盘9,它通过销钉与曲柄8相连,圆盘9的中部与电动机10的端轴固连、电动机10,它的端轴与圆盘9固连,它的底座用螺钉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排风扇11,它通过螺钉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并外接风管。
所述的带孔箱体1上带有小门1’均采用有机玻璃;上、下摩擦板2、2’,4根上、下压条3、3’均采用绝缘材料;横杆5、尾形滑板7、曲柄8、圆盘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L形连接块4,燕尾形带孔滑块6均采用铜质材料。
所述的燕尾形带孔滑块6燕尾形滑板7还可采用T形带孔滑块6’,它的上端分别与横杆5和曲柄8相连,它的下端其两孔中平行穿入两根滑杆12、12’,两根滑杆12、12’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块13、13’上,支撑块13、13’分别通过螺钉与带孔箱体1相连。
所述的T形带孔滑块6’采用铜质材料,滑杆12、12’和支撑块13、1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一种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粉碎负离子原料后打开箱体1顶盖,将4根下压条3’通过螺钉与下摩擦板2’相连形成一个摩擦槽,提起上摩擦板2,将已粉碎的负离子原料放入形成的摩擦槽中;(2)将4根上压条3通过螺钉与上摩擦板2相连以防止法码脱落,接着放下上摩擦板2并在其上施加300g的砝码压力;(3)关上箱体1顶盖,启动电动机10,通过圆盘9带动曲柄8并推动燕尾形滑块6在燕尾形滑板7上滑动,燕尾形滑块6带动横杆5,横杆5通过L形连接块4使上摩擦板2在形成的摩擦槽内往复运动,对负离子原料进行反复摩擦。
(4)十分钟后打开在带孔箱体1右侧的测试口处的小门1’用现有的离子测定仪进行测试,以测得该负离子原料所发射的负离子量;(5).测试完毕后打开排风扇11将含有高浓度的负离子气体通过排风扇11和外接风管排出室外,以避免下次进行测试时造成累计误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克服了人工测试时,由于矿石大小和敲击用力难以控制,同一个人测试结果重现性差,不同的人测试结果更不一样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在室内测试时,由于负离子浓度不断的累加,每次测试结果都会受到上一次测试的影响,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不仅测试装置构思新、结构合理,而且测试方法更规范,其测试结果更准确。
所述的带孔箱体1上带有小门1’均采用有机玻璃;上、下摩擦板2、2’,4根上、下压条3、3’均采用绝缘材料;横杆5、尾形滑板7、曲柄8、圆盘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L形连接块4,燕尾形带孔滑块6均采用铜质材料。
所述的燕尾形带孔滑块6燕尾形滑板7还可采用T形带孔滑块6’,它的上端分别与横杆5和曲柄8相连,它的下端其两孔中平行穿入两根滑杆12、12’,两根滑杆12、12’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块13、13’上,支撑块13、13’分别通过螺钉与带孔箱体1相连。
所述的T形带孔滑块6’采用铜质材料,滑杆12、12’和支撑块13、1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一种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粉碎负离子原料后打开箱体1顶盖,将4根下压条3’通过螺钉与下摩擦板2’相连形成一个摩擦槽,提起上摩擦板2,将已粉碎的负离子原料放入形成的摩擦槽中;(2)将4根上压条3通过螺钉与上摩擦板2相连以防止法码脱落,接着放下上摩擦板2并在其上施加300g的砝码压力;
(3)关上箱体1顶盖,启动电动机10,通过圆盘9带动曲柄8并推动燕尾形滑块6在燕尾形滑板7上滑动,燕尾形滑块6带动横杆5,横杆5通过L形连接块4使上摩擦板2在形成的摩擦槽内往复运动,对负离子原料进行反复摩擦。
(4)十分钟后打开在带孔箱体1右侧的测试口处的小门1’用现有的离子测定仪进行测试,以测得该负离子原料所发射的负离子量;(5).测试完毕后打开排风扇11将含有高浓度的负离子气体通过排风扇11和外接风管排出室外,以避免下次进行测试时造成累计误差。
实施例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时提起上摩擦板2,将300目的电器石粉末50g放入形成的摩擦槽内,盖上上摩擦板2并在其上施加300g的砝码后,启动电动机10,此时上摩擦板2在形成的摩擦槽上往返运动对电器石粉末反复摩擦,十分钟后,在带孔箱体1右侧的测试口处打开小门1’用现有的离子测定仪测试。测试完毕后,打开排风扇11,将含有高浓度的负离子气体通过风管排到室外,以减少下次测试的误差。
电器石粉末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结果如表一表一
表中的数据单位为万/cm3。
权利要求
1.一种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带孔箱体(1)、下摩擦板(2’),它通过螺丝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上摩擦板(2),它通过螺钉既与上压条(3)相连又和L形连接块(4)相连、下压条(3’),它通过螺钉与下摩擦板(2’)相连,上压条(3),它通过螺钉与上摩擦板(2)相连、L形连接块(4),它的底面通过焊接与上摩擦板(2)相连,它的背面通过螺钉与横杆(5)相连、横杆(5),它的右端通过螺钉与L形连接块(4)相连,它的左端通过销钉与燕尾形带孔滑块(6)相连、燕尾形带孔滑块(6),它的上部通过2只销钉分别与横杆(5)和曲柄(8)相连,它的下部嵌在燕尾形滑板(7)上、燕尾形滑板(7),它通过螺钉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曲柄(8),它的右端通过销钉与滑块(6)相连,它的左端通过销钉与圆盘(9)相连、圆盘(9),它通过销钉与曲柄(8)相连,圆盘(9)的中部与电动机(10)的端轴固连、电动机(10),它的端轴与圆盘(9)固连,它的底座用螺钉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排风扇(11),它通过螺钉固定在带孔箱体(1)上并外接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带孔箱体(1)上带有小门(1’)均采用有机玻璃;上、下摩擦板(2、2’),4根上、下压条(3、3’)均采用绝缘材料;横杆(5)、尾形滑板(7)、曲柄(8)、圆盘(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L形连接块(4),燕尾形带孔滑块(6)均采用铜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燕尾形带孔滑块(6)燕尾形滑板(7)还可采用T形带孔滑块(6’),它的上端分别与横杆(5)和曲柄(8)相连,它的下端其两孔中平行穿入两根滑杆(12、12’),两根滑杆(12、12’)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块(13、13’)上,支撑块(13、13’)分别通过螺钉与带孔箱体(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T形带孔滑块(6’)采用铜质材料,滑杆(12、12’)和支撑块(13、1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粉碎负离子原料后打开箱体(1)顶盖,将四根下压条(3’)通过螺钉与下摩擦板(2’)相连形成一个摩擦槽,提起上摩擦板(2),将已粉碎的负离子原料放入形成的摩擦槽中;(2).将4根上压条3通过螺钉与上摩擦板2相连以防止法码脱落,接着放下上摩擦板2并在其上施加300g的砝码压力;(3).关上箱体1顶盖,启动电动机10,通过圆盘9带动曲柄8并推动燕尾形滑块6在燕尾形滑板7上滑动,燕尾形滑块6带动横杆5,横杆5通过L形连接块4使上摩擦板2在形成的摩擦槽内往复运动,对负离子原料进行反复摩擦。(4).十分钟后打开在带孔箱体1右侧的测试口处的小门1’用现有的离子测定仪进行测试,以测得该负离子原料所发射的负离子量;(5).测试完毕后打开排风扇11将含有高浓度的负离子气体通过排风扇11和外接风管排出室外,以避免下次进行测试时造成累计误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离子原料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其测试装置它包括带孔箱体、上下摩擦板、上下压条、横杆、L型连接块、燕尾型带孔滑块、燕尾型滑板、曲柄、圆盘、电动机、排风扇。利用该测试装置可通过本发明公布的测试方法对负离子材料发射负离子量性能进行更为准确规范性的测试,它有效地克服了因缺少必要的测试装置和人为操作所带来的测试误差。
文档编号G01N19/00GK1421685SQ02155038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跃华, 李汝勤, 施德樑, 张艳, 杨世滨, 陈杰华, 孟宪鸿, 毕鹏宇, 张桂福 申请人:东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