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01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时间:2025-04-30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定日镜的位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定日镜是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中的聚光装置,它通过高度角和方位角两个方向跟踪太阳,并将太阳光反射后聚焦到某一固定目标处。定日镜工作在露天环境,大风、雨雪、 冰雹等恶劣条件的侵袭严重影响着定日镜结构的力学性能,尤其风荷载对定日镜结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单台定日镜反射面积已超过100m2,其结构形式多为单立柱式,该种结构形式的定日镜在脉动风荷载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振动,从而导致定日镜结构件产生风致位移。位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定日镜聚光精度,当位移量较大时,定日镜聚焦后的光斑便会部分或全部偏移出吸热器采光口,造成聚光效率的降低和能量的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对定日镜风致位移量进行测试,以研究定日镜在脉动风振作用下的聚光精度,为定日镜结构设计和运行调控提供参考依据。在现有技术中,对结构的位移量测试主要采用位移传感器。现有的位移传感器多数只能测试单方向的位移量,由于定日镜结构件在风振作用下的位移是三维非定常的,用现有位移传感器测试难以满足要求。激光跟踪仪是测量三维方向位移量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激光跟踪仪只能同时跟踪一个测点,而定日镜结构需要同时测试多点的位移量,所以需要多台激光跟踪仪,其结果是大大增加测试成本。中国专利CN101446517A公开了在实际风荷载作用下对输电线路高塔结构进行振动响应测试的方法,选用了加速度传感器来测试铁塔的振动响应。利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对结构风振响应进行测试,再通过积分的数学方法计算出相应的振动位移量,这是一种间接测试位移量的方法,其弊端是数学计算过程复杂,准确性有待论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定日镜风致位移量测试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包括随动机构、感应板、感应板支架、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等。随动机构的上端与被测定日镜连接,下端与感应板的上表面接触并在感应板的上表面移动。感应板可感知随动机构接触位置的变化,并将位置信息输入到数据采集装置,进一步输入到计算机对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感应板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感应板固定在感应板支架上。各个部件的特征描述如下1.所述的随动机构由连接组件、弹簧、滑块、接触杆、接触头、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等组成。连接组件与上端盖固连,上端盖与下端盖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圆柱形壳体的上下端部。弹簧与滑块嵌入在壳体内部,弹簧的上端与上端盖固连,弹簧的下端与滑块上表面固连,弹簧轴线与滑块轴线重合。滑块下表面与接触杆固连且保证同轴线,接触杆端部为球形的接触头。滑块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适当间隙,既保证滑块随弹簧在轴线方向上自由滑动,又保证滑块随壳体在水平面内移动。弹簧始终处于受压缩状态,以保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接触头始终与所述的感应板接触,在风振作用下接触头在所述的感应板上表面移动。2.所述的连接组件的作用是将随动机构固定在定日镜测点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转轴、轴承、轴承基座等。连接杆的上端与定日镜测点处的构件连接,下端与转轴固连, 转轴由轴承支承可带动连接杆转动一定角度,轴承安装在轴承基座上。连接组件通过轴承基座与所述的上端盖固连。在连接杆上端设有两个长孔,当连接组件与被测定日镜以螺栓连接方式固定时,该长孔可保证连接组件在定日镜测点处的安装高度可调。连接组件还可通过磁吸或胶粘方式与被测定日镜固连。在连接杆中部设置上半圆弧固定片,在轴承基座上设置下半圆弧固定片,所述的上半圆弧固定片和下半圆弧固定片沿相同的圆弧方向加工有若干螺栓孔,圆弧的圆心在转轴的轴线上。根据定日镜测试的高度角要求,连接杆可绕转轴旋转到对应的角度,再通过螺栓将上半圆弧固定片和下半圆弧固定片固连在一起,以保证测试过程中随动机构的轴线基本处于垂直状态。3.所述的感应板的作用是感知接触头在其表面上的位置,感应板采用电阻式感应原理。感应板包括上基体、下基体和微小隔离点。上基体的下表面涂覆导电层,上基体的上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并具有较强的抗摩擦性能,形成表面硬化层。下基体的上表面涂覆导电层。上下基体之间利用微小的隔离点将上下基体的导电层隔开绝缘。当接触头触压到上基体表面硬化层时,在触点位置上下基体的导电层之间进行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横风向X 方向和顺风向γ方向上产生位置信息。感应板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感应板输出的位置信息,继而输入到计算机对位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接触头的位置。4.所述的感应板支架的高度可调整。感应板支架由上法兰、下法兰、内管、外管、螺杆等组成。上法兰与感应板连接,下法兰固定于地面或其它支承面。螺杆固定在内管的外壁,外管的管壁上加工有长孔,通过长孔调整螺杆在外管上的固定位置,从而调整感应板支架的高度,可保证弹簧具有适当的压缩量。当测试点的高度较高且超过感应板支架可达到的高度时,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圆柱形加长杆通过下法兰支撑感应板支架。在加长杆的不同高度设有不同长度的支撑板,在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一个感应板支架,每个感应板支架分别支撑固定一个感应板,每个感应板单独与一个测点处的随动机构配合,可实现高空测点的测试和多点同时测试。采用本发明测试装置对定日镜风致位移进行测试的步骤顺序如下1)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初步分析在风荷载作用下不同姿态下定日镜结构位移量的变化规律,并选取位移量较大的若干姿态作为测试工况,对每一测试工况,选取位移量较大的若干点作为风致位移测试点。2)旋转定日镜方位角度,使定日镜反射面中心点处的法线与顺风向平行。3)绕高度角方向旋转定日镜,使定日镜处于被测试工况的高度角姿态。4)旋转随动机构的连接杆与相应的高度角对应,以保证随动机构的接触杆轴线基本处于垂直状态。5)调整感应板支架高度,以保证接触头与感应板相接触,同时保证滑块对弹簧具有一定的压缩量,该压缩量由测点处垂直方向Ζ向的位移量决定。
6)开启所述的测试装置各部件的电源开关,在风荷载作用下,随动机构的接触头在感应板上表面移动,感应板输出横风向x方向和顺风向Y方向的相应电信号到数据采集装置和计算机,计算出接触头的位置信息,即可得到定日镜测点处的风致位移。7)旋转定日镜高度角到下一测试工况,重复步骤4) 6),直到测试完所有工况。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可对定日镜进行多点同时测试,且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测试成本较低。第二,一套随动机构可同时测得横风向χ方向和顺风向Υ方向的风致位移。随动机构的接触杆在弹簧作用下可随时保持与感应板紧密接触, 接触头在感应板平面内的移动可产生横风向x方向和顺风向γ方向的位置信号,从而可以测得定日镜在横风向和顺风向的风致位移。第三,可进行定日镜多个方位角和高度角姿态的测试。随动机构的连接杆可绕转轴旋转,旋转角度由测试的高度角确定,在每一高度角姿态下均可保证随动机构的接触杆轴线基本垂直于感应板表面。第四,感应板采用电阻式感应原理且其上表面经过硬化处理,抗摩擦性能较好,不受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


图1是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示意图;图2是随动机构2的主剖面图;图3是随动机构2的侧视图;图4是连接组件20的主剖面图;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图6是连接组件20的俯视图;图7是连接组件20的连接杆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图8是感应板3结构组成示意图;图9是感应板支架4结构示意图;图10是感应板支架4安装示意图;图11是实际风荷载下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示意图;图12是定日镜多点同时测试风致位移原理框图;图13是利用风洞测试定日镜风致位移的示意图。图中1定日镜、2随动机构、3感应板、4感应板支架、5数据采集装置、6计算机、7 定日镜模型、10立柱、11横轴、12传动系统、13反射镜及其支架、20连接组件、21上端盖、22 壳体、23下端盖、24内六角螺钉、25内六角螺钉、沈弹簧、27滑块、观接触杆、四接触头、30 下基体、31下基体导电涂覆层、32微小隔离点、33上基体、34上基体导电涂覆层、35上基体表面硬化层、41上法兰、42内管、43外管、44长孔、45螺杆、46螺母、47下法兰、50加长杆、 51支撑板、52支撑板、53支撑板、61轴承座、62螺钉、63外端盖、64内端盖、65紧固螺钉、66 轴端挡板、67轴承、68套筒、69转轴、70连接杆、71下半圆弧固定片、72上半圆弧固定片、73 螺栓组件、74螺栓组件、75螺栓孔、76螺栓孔、77长孔、80风洞、81转盘、82热线风速仪。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包括随动机构2、感应板3、感应板支架4、数据采集装置5、计算机6等。随动机构2的上端通过连接组件20与被测定日镜连接,随动机构2的下端通过接触头29与感应板3的上表面接触并在上表面移动。感应板3 可感知接触头29接触位置的变化并将位置信息输入到数据采集装置5并进一步输入到计算机6,对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感应板3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感应板3固定在感应板支架 4上。 图2和图3分别是所述的随动机构2的主剖面图和侧视图。随动机构2由连接组件20、弹簧26、滑块27、接触杆28、接触头29、壳体22、上端盖21和下端盖23等组成。连接组件20与上端盖21固连,上端盖21与下端盖23分别通过螺栓24和螺栓25固定在圆柱形壳体22上下端部。弹簧26与滑块27嵌入在壳体22内部,弹簧26上端与上端盖21 固连,下端与滑块27上表面固连,弹簧26的轴线与滑块27的轴线重合。滑块27下表面与接触杆28固连且保证同轴线,接触杆28端部为球形接触头29。滑块27与壳体22内壁之间具有适当间隙,该间隙根据测试精度要求确定,一般最大不超过0. 5mm,既保证滑块27随弹簧26在轴线方向上自由滑动,又保证滑块27随壳体22在水平面内移动,壳体22内壁可涂一薄层润滑油,减小滑动摩擦系数。弹簧26始终处于受压缩状态,以保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接触头29始终与感应板3的上表面接触,在风振作用下在感应板3上表面内以点接触方式移动。图4、图5和图6分别是连接组件20的主剖面图、侧向A-A剖视图和俯视图。连接组件20的作用是将随动机构2固定在被测定日镜的测点处,连接组件20包括连接杆70、转轴69、轴承67、轴承基座61等。连接杆70的上端与定日镜测点处的构件连接,连接杆70 的下端与转轴69固连,转轴69在轴承67的支承作用下可带动连接杆70转动一定角度,轴承67安装在轴承基座61上。在连接杆70上端加工两个长孔77,当连接组件20与被测定日镜以螺栓连接方式固定时长孔77可保证连接组件20在定日镜测点处的安装高度可调。连接组件20还可通过磁吸或胶粘方式与被测定日镜固连。在连接杆70中部设有上半圆弧固定片72,在轴承基座上设有下半圆弧固定片71,所述的上半圆弧固定片72和下半圆弧固定片71沿相同的圆弧方向加工有若干螺栓孔75、螺栓孔76,圆弧的圆心在转轴69的轴线上,相邻的螺栓孔75 的孔距和相邻的螺栓孔76的孔距一致,孔距可按沿圆弧方向每隔5°或10°或15°进行细分后确定。根据测试的定日镜高度角要求,连接杆70可绕转轴69旋转到对应的角度,再通过螺栓组件73和螺栓组件74将上半圆弧固定片72和下半圆弧固定片71固连在一起,以保证测试过程中随动机构2的轴线基本处于垂直状态,即Z方向,如图7所示是连接杆70 旋转30°后的侧向视图。图8所示是感应板3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感应板3的作用是感知接触头29在其表面上的位置,感应板3采用电阻式感应原理。它以硬塑料平板作为上基体33和下基体30, 上基体33的下表面涂覆导电层34,上基体33的上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并具有较强的抗摩擦性能,形成表面硬化层35。下基体30的上表面涂覆导电层31。若干微小的隔离点32位于上基体33和下基体30之间,将上基体导电涂覆层34和下基体导电涂覆层31隔开绝缘。 当接触头29触压到上基体表面硬化层35时,上基体导电涂覆层34和下基体导电涂覆层31 之间在触点位置进行接触,此时电阻发生变化,在横风向X方向和顺风向Y方向上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并输入到数据采集装置5,采样频率可设置为40Hz以上。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6,根据电压信号与触点位置之间的换算关系计算出接触头29的瞬时位置。图9所示是感应板支架示意图,包括上法兰41、内管42、外管43、螺杆45、螺母46、 下法兰47。所述的感应板3由感应板支架4的上法兰41支撑和固定,下法兰47固定于地面或其它支承面。螺杆45固定在内管42的外壁,在外管43的管壁上加工长孔44,通过长孔44调整螺杆45在外管43上的固定位置从而调整感应板支架4的高度,可保证弹簧(26) 具有适当的压缩量。当测试点的高度较高且超过感应板支架4可达到的高度时,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圆柱形加长杆50通过下法兰47支撑感应板支架4,如图10所示,在加长杆50的不同高 度设有不同长度的支撑板51、支撑板52和支撑板53,每个支撑板上设置一个感应板支架4,每个感应板支架4分别支撑固定一个感应板3,每个感应板3单独与一个测点处的随动机构2配合,可实现高空测点的测试和多点同时测试。本发明实施例一是对实际风荷载下的IOOm2定日镜进行风致位移的测试。如图11所示是实际风荷载下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示意图。定日镜1为测试对象,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安装于定日镜1的测点处。定日镜1由立柱10、横轴11、传动系统12和反射镜及其支架13组成,传动系统12 具有水平方向x向和垂直方向z向的转角输出,可以实现反射镜及其支架13绕横轴11 和立柱10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定日镜1的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对日跟踪,高度角对应于绕横轴11轴线的转角,方位角对应于绕立柱10轴线的转角。定日镜1的反射面积为100m2, 且只有立柱10作为支撑,所以对风荷载的振动非常敏感。当风向与Y轴平行时,即反射镜面迎风向或背风向时,定日镜1由于风振作用产生的位移较大,尤其顺风向,即Y方向的风致位移更为显著,其次为横风向风致位移,即X方向,而垂直方向,即Z方向的位移不明显, 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发明的测试装置主要测试定日镜1的顺风向和横风向的风致位移。 由于定日镜1在不同高度角姿态下风振作用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也不同,所以需要对定日镜1的多个高度角姿态下的风致位移进行测试。在每一测试的高度角姿态下,还需要对位移量较大的多个点进行测试,例如定日镜1的边缘点A、B、C、D、E、F等,图1所示为C点处的位移测试示意图。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够满足上述各种要求。图12所示为同时测试定日镜结构多点风致位移的原理框图。在每一个测点处均需要安装随动机构2和感应板3,所有感应板3输出的信号都输送到同一台数据采集装置 5。基于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的结构,对定日镜1进行风致位移测试的步骤如下1)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初步分析在风荷载作用下不同姿态下定日镜结构位移量的变化规律,并选取位移量较大的姿态作为测试工况,例如方位角为0° 反射面迎风向和 180° 反射面背风向,高度角为90°,即定日镜1的反射面垂直于地面时、75°和60°。对每一测试工况,选取位移量较大的若干点或特殊点作为风致位移测试点,例如图1中所示的定日镜1的边缘点A、B、C、D、E、F、G、H。2)旋转定日镜1的方位角度,使定日镜1的反射面中心点处的法线与顺风向Y方向平行,即方位角为0°或180°,风向由当地安装的风速风向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获知。3)绕高度角方向旋转定日镜1,使定日镜1所处的高度角为60°,即定日镜1的反射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60°。4)在定日镜1的测试点位置处安装随动机构2,逆时针旋转随动机构2的连接杆70,旋转角度为30°,与相应的高度角对应,如图7所示的状态,以保证随动机构2的接触杆 28的轴线基本位于垂直面内。5)在接触头29的正下方安装感应板3及感应板支架4,调整感应板支架4的高度, 以保证接触头29与感应板3相接触,同时保证滑块27对弹簧26具有一定的压缩量,该压缩量由测点处垂直方向Z向的位移量估算值决定。6)连接感应板3和数据采集装置5及计算机6。开启测试装置各部件的电源开关, 在风荷载作用下,随动机构2的接触头29在感应板3上表面上移动,并输出横风向X方向和顺风向Y方向的相应电信号到数据采集装置5及计算机6,计算出接触头29的位置信息,即可得到定日镜1各测点处的风致位移变化幅值和变化规律,数据采集装置5的采样频率设置为40Hz以上。7)旋转定日镜1高度角到下一测试工况75°、90°,重复步骤4) 6),直到测试完所有工况。本发明实施例二是对定日镜1在风洞中进行的风致位移测试,如图13所示。定日镜模型7是以原型定日镜1的结构形式制作而成的模型,缩比1 10,其反射面板面积为lm2。由于风洞试验中的风场可控可调,因此在风洞中可对定日镜模型7进行更多工况的测试。定日镜模型7的测试工况包括高度角旋转和方位角旋转,模型7本身可以实现高度角方向的旋转,旋转角度的范围为0°到90°,每15°为一个测试工况。模型随着风洞转盘81的转动,进行0°到180°之间的方位角旋转,每30°为一个测试工况。高度角和方位角经组合后,共计49个测试工况。每个工况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均满足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比要求。此外,由于模型较小,布置随动机构2等易于操作,因此可以增加更多位移测点,例如图12中的点A、B、C、D、E、F、G、H、M、N。测试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需要在风洞中模拟实际风荷载。通过分析定日镜模型7的位移及风场的风速数据, 确定模型与原型的参数换算关系,最终将定日镜模型7测得的风致位移转化为原型定日镜 1上的实际位移。在风洞中进行风致位移测试的过程如下1)在风洞中模拟定日镜所在地的实际风场,将定日镜模型7安装在风洞80的转盘 81的中央,在预定的位移测点处安装随动机构2和感应板3及感应板支架4,在模型附近的参考高度处安装热线风速仪82,将感应板3和热线风速仪82的信号输出线连接到数据采集装置5及计算机6,完成定日镜风洞实验的准备工作。2)启动风洞80的风机,产生风场,对风洞模拟的风场进行调节,使模拟风场达到实际风场的湍流度要求和风速要求,然后关闭风机。3)转动定日镜模型7的方位角至0°,高度角至0°。

4)调整随动机构2和感应板3及感应板支架4的安装位置。5)开启风机和测试装置各部件的电源开关。感应板3记录各测点处的风致位移, 热线风速仪82记录参考高度处的风速和湍流度,并将数据信息保存在计算机6中。6)该工况测试完毕后,方位角每隔30°、高度角每隔15°调整一次测试工况,每一工况都重复步骤4)和5),直至完成49个工况的测试。
权利要求
1.一种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5)、计算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装置还包括随动机构O)、感应板(3)、感应板支架;所述的随动机构O)的上端与被测定日镜(1)固连,随动机构O)的下端与感应板C3)的上表面接触,感应板(3)与数据采集装置( 和计算机(6)连接,感应板C3)感知接触头09)接触位置的变化并将位置信息输入到数据采集装置(5),并进一步输入计算机(6)对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感应板(3)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感应板(3)固定在感应板支架(4)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动机构(2) 由连接组件(20)、弹簧(26)、滑块(27)、接触杆(28)、接触头(29)、壳体(22)、上端盖(21)、 下端盖和螺栓(对、2幻组成,连接组件00)与上端盖固连,上端盖与下端盖分别通过螺栓04、25)固定在圆柱形壳体0 上下端部;弹簧06)与滑块07) 嵌入壳体0 内部,弹簧06)的上端与上端盖固连且保证同轴线,弹簧06)的下端与滑块(XT)上表面固连,滑块(XT)下表面与接触杆08)固连,弹簧06)的轴线与滑块 (27)的轴线重合;接触杆08)端部为球形接触头( ),滑块(XT)与壳体0 内壁之间有间隙,使滑块(XT)沿壳体轴线方向上滑动,弹簧06)处于压缩状态,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接触头09)与感应板(3)的上表面接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 (20)包括连接杆(70)、转轴(69)、轴承(67)、轴承基座(61),连接杆(70)的上端与被测定日镜⑴固连,连接杆(70)的下端与转轴(69)固连;转轴(69)由轴承(67)支承,轴承(67) 安装在轴承基座(61)上;连接杆(70)的上端设有两个长孔(77),连接杆(70)的中部设置上半圆弧固定片(72),轴承基座(61)上设置下半圆弧固定片(71),所述的上半圆弧固定片 (72)和下半圆弧固定片(71)沿相同的圆弧方向各设有螺栓孔(75、76),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转轴(69)的轴线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板(3) 包括上基体(33)、下基体(30)和微小隔离点(32),上基体(33)的下表面涂覆导电层(34), 上基体(3 的上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形成表面硬化层(35),下基体(30)的上表面涂覆导电层(31),微小隔离点(32)位于上基体(33)和下基体(30)之间,将上基体导电涂覆层(34) 和下基体导电涂覆层(31)隔开绝缘。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板支架(4)由上法兰(41)、下法兰(47)、内管(42)、外管(43)、螺杆(45)组成,上法兰(41)与感应板(3)连接,下法兰G7)固定于地面或其它支承面;螺杆0 固定在内管0 的外壁,在外管^幻的管壁上设有长孔(44),通过调整螺杆0 在外管上的固定位置调整感应板支架的高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加长杆(50),在加长杆(50)的不同高度处设有不同长度的支撑板(51、52、53),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一个感应板支架G),每个感应板支架(4)分别支撑固定一个感应板(3),每个感应板(3)与一个测点处的随动机构(2)配合。
7.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测试风致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初步分析在风荷载作用下不同姿态下定日镜(1)的结构位移量变化规律,并选取位移量较大的若干个姿态作为测试工况,对每一测试工况,选取位移量较大的若干点作为风致位移测试点;2)旋转定日镜⑴的方位角,使定日镜⑴的反射面中心点处的法线与顺风向平行;3)绕高度角方向旋转定日镜(1),使定日镜(1)处于被测试工况的高度角姿态;4)旋转随动机构(2)的连接杆(70)与测试的高度角对应,以保证随动机构(2)的接触杆08)轴线基本处于垂直状态;5)调整感应板支架(4)的高度,以保证接触头09)与感应板C3)相接触,同时保证滑块(XT)对弹簧06)具有一定的压缩量,该压缩量由测点处垂直方向的位移量决定;6)开启所述的测试装置各部件的电源开关,在风荷载作用下,接触头09)在感应板 (3)上表面移动,并输出横风向和顺风向的相应电压信号到数据采集装置( 及计算机 (6),计算出接触头09)的位置信息,即可得到定日镜(1)测点处的风致位移;7)旋转定日镜(1)的高度角到下一测试工况,重复步骤4) 6),直到测试完所有高度角工况;8)旋转定日镜(1)的方位角到下一测试工况,重复步骤幻 7),直到测试完毕。
全文摘要
一种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的测试装置的随动机构(2)的上端与被测定日镜(1)固连,随动机构(2)的下端与感应板(3)的上表面接触,感应板(3)与数据采集装置(5)和计算机(6)连接,感应板(3)感知接触头(29)接触位置的变化并将位置信息输入数据采集装置(5)和计算机(6)对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感应板(3)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感应板(3)固定在感应板支架(4)上。在风振作用下,随动机构(2)与定日镜(1)测点处的构件同时产生位移,使得接触头(29)在感应板(3)的上表面移动。接触头(29)在感应板(3)上表面的位置变化信息输入数据采集装置(5)和计算机(6)进行处理,得到测点处的风致位移。
文档编号G01B7/02GK102155904SQ20111005147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宫博, 王志峰, 白凤武, 臧春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专利名称:多功能非接触式13.56mhz的ic卡及读卡器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测试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非接触式13. 56MHZ的IC卡及读卡器的测试装置。背景技术:非接触式13. 56MH
  •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超声波在板材中传播时间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测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超声波在板材中传播时间的检测装置。背景技术:随木材需求量的提高,采用人造板来代替原木锯材成为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人造板的
  • 专利名称:气体燃料的余量测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燃料容器内的残余燃料的余量测量装置以及余量测量方法。背景技术: 当在车辆上装载燃料容器时,由于随着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或加减速而摇晃,车辆的姿势发生变化,所以检测出的余量值中
  • 专利名称:一种电容器外观检查支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学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外观检查支架。背景技术:电容器是电子行业中用量最大、必不可省的元件之一。为了保证电容器质量均匀一致,在出厂前要求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以剔除表面
  • 专利名称:流体处理和控制的制作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涉及2000年8月25日提出的共同转让的未审美国专利申请No.09648,570,其名称为“流体控制和处理系统”,其全部内容在此结合参考。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流体操作,更具
  •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采集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和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实时工作环境的智能采集监测装置。背景技术:在当前数据采集和处理领域和市场上,有多种监测装置。比如常用的基于PCI(Peripheral C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