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
背景技术:
样品池是各类分析仪器盛放被测样品的容器,常用的样品池材料有石英和玻璃两种。从形状上看,样品池有长方形和圆筒形两种。常见的样品池光程为0.1-10厘米,其中以I厘米样品池最常用。为了能获得较精确的分析资料,样品池的透光特性和试样光程应相互匹配,样品 池两窗口间的距离应准确,窗口应垂直于光路。目前,市场上各类分光光度计所用的样品池有单池的也有多池的,多池的有四池、六池和八池等,且大多是按直线排列,尤其是八池所占的空间很大。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的一种既能满足多个样品同时测量,又可使结构紧凑的九联样品池装置,成为光谱仪器设计制造的当务之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既能满足尽量多的样品能同时测量,又可使结构尽量紧凑的九联样品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一种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座、电机部件、光耦定位部件、底座和主轴;所述电机部件和主轴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池座可绕所述主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电机部件紧贴所述池座的边缘设置;所述光耦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池座和底座之间。其中,所述池座为圆柱形;所述池座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托盘、底盖、比色皿架、顶盖、衬板、九脚弹簧和面板;所述托盘与所述底盖连接;所述底盖上安装有九个所述比色皿架;所述比色皿架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顶盖、衬板,所述衬板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九脚弹簧从顶盖套入池座;所述面板与所述九脚弹簧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其中,所述底盖、顶盖、衬板的边缘均匀设置有九个方形凹口 ;所述底盖、顶盖、衬板按照方形凹口对齐设置。其中,所述比色皿架为中间设有透光孔的凹形件。其中,所述比色皿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对翻脚,所述翻脚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盖和所述衬板之间,以及所述底盖和托盘之间。其中,所述九脚弹簧的弹簧脚正对于所述比色皿架设置。[0018]其中,所述比色皿架与九脚弹簧之间的空间形成样品池。其中,相邻所述比色皿架之间形成空隙;所述比色皿架与所述空隙关于所述主轴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电机部件包括硅橡胶管、悬臂、转轴、悬臂架与电机;所述电机的出轴上端套有所述硅橡胶管,所述电机装在所述悬臂上,所述悬臂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悬臂架连接,所述悬臂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光耦定位部件包括光耦定位器与标尺;所述标尺设置在所述池座的底部;所述光耦定位器正对于所述标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有池座、电机部件、光耦定位部件、底座和主轴等部件,在实际使用中电机的出轴上套硅胶管,电机装在悬臂上,悬臂可绕转轴转动,电机通电连续转动,靠自重紧贴池座的边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池座转动,光源的光束可以依次入射到各个比色皿内,光束通过比色皿后由仪器测量,实现了多个比色皿同时测量。任选一个样品池作为第一位,在该处有一标尺,标尺随池座转动,通过光耦时给计算机发出信号,可精确定位,其余各位则由计算机计算控制定位。池座上的顶盖上安装一个九脚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实现了一个弹簧同时固定九个比色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中小型仪器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尽量多的样品能同时测量,又可使结构尽量紧凑的九联样品池装置。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池座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电机部件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九脚弹簧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光耦定位部件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底盖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顶盖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衬板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面板的示意图。图12A、12B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比色皿架的示意图。其中,图12A为比色皿架的正视图;图12B为比色皿架的俯视图。图13A、13B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的安装台的示意图。其中,图13A为安装台的正视图;图13B为安装台的俯视图。图14是在安装台上安装池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39]I-池座,2-比色皿,3-硅橡胶管,4-电机部件,5-悬臂,6-光耦定位器,7-底座,8_九脚弹黃,9-转轴,10-悬臂座,11~电机,12-标尺,13-托盘,14-顶盖,15-比色皿架,16-主轴,17-透光孔,18-空隙,19-光源,20-衬板,21-底盖,22-面板,23-安装台,24-立柱,25-垫块。如图I、图2所示,本包括池座I、电机部件4、光耦定位部件、底座7和主轴16。电机部件4、光耦定位部件与主轴16均设置在底座7上。池座I可绕主轴16转动地安装在主轴16上;电机部件4紧贴池座I的边缘设置;光耦定位部件设置在池座I和底座7之间。如图4所示,池座I与主轴16连接,用于摆放以及固定比色皿2,池座I可以灵活地绕主轴16旋转。 池座I包括托盘13、顶盖14、比色皿架15、九脚弹簧8、衬板20、底盖21、面板22。托盘13通过螺钉与底盖21连接。底盖21上均匀设置有九个比色皿架15。比色皿架15的上方设置有顶盖14、衬板20,衬板20通过螺钉与顶盖14连接。九脚弹簧8通过螺钉设置在顶盖14的底部。比色皿架15为中间设有透光孔17的凹形件。如图6所示,为九脚弹簧8的示意图。通过设置九脚弹簧8从而固定比色皿。九脚弹簧8上设有九个具有弹性的弹簧脚,在实验室插入比色皿2时能够借助弹簧脚的弹力将比色皿2固定在比色皿架15上。九脚弹簧8上的弹簧脚上都设有与透光孔17相对应的开孔。在固定比色皿的同时还保证了实验室比色皿的透光不受干扰。面板22通过螺钉设置在顶盖14的顶部。样品池的个数可以为奇数个,例如7 11个,样品池的个数可多可少,由托盘13的大小及光路结构决定,只要测一个样品时其它的比色皿架15不要挡住光源19即可。由于九个样品池实现的效果最佳,所以本实施例为九联样品池。相邻比色皿架15中均设置有间隙18,本实施例中各个间隙18的宽度相同,每块比色皿架15与距离最远的间隙18关于主轴16的中心对称。比色皿架15上设置有透光孔17,可以让光源19入射比色皿2后能通过透光孔17,如图I所示。如图2、图5所示,电机部件4紧贴池座I的边缘设置在底座7上,电机部件4包括娃橡胶管3、悬臂5、转轴9、悬臂架10与电机11 ;电机11的出轴上端套有娃橡胶管3,电机11装在悬臂5上,悬臂5通过转轴9与悬臂架10连接,悬臂架10安装在底座7上。悬臂5能够绕转轴9旋转,电机11的出轴上的硅橡胶管3与托盘13的边缘接触。在电机11的重力下硅橡胶管3与托盘13紧密接触,电机11在驱动时,出轴能够通过硅橡胶管3的摩擦力带动托盘13 —起转动。如图3所不,标尺12设在在托盘13的底部相应位置上,任选一个样品池作为第一位,在该处装标尺12。光耦定位部件位于池座I与底座7之间,如图7所示,光耦定位器6正对于标尺12设置在底座7上。标尺12随池座I转动,通过光耦定位器6时给计算机发出信号,即可精确定位,其余各位则由计算机计算控制定位。如图8-10所示,顶盖14、底盖21、衬板20的边缘均匀设置有9个方形凹口。在安装时,顶盖14、底盖21、衬板20的方形凹口上下保持对齐。九脚弹簧8的9个脚插入9个方形凹口,并置于顶盖14上。如图11显示的是面板22,面板22盖在九脚弹簧8上。九脚弹簧8和面板22上都设有3个安装孔,均与顶盖14上的3个螺口对应。如图12A、12B所示,比色皿架15为中间设有透光孔17的凹形件。其中,比色皿架1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对翻脚,翻脚与比色皿架15垂直设置,上端的翻脚设置在顶盖14和衬板20之间,下端的翻脚设置在底盖21和托盘13之间。用来将比色皿架15固定。如图I所示,顶盖14、衬板20、九脚弹簧8的中央都开设了一个大的工艺孔,用来方便螺丝批对池座I和底座7的装拆。装池座I :为了方便安装池座1,本实施例引入了安装台23。如图13A、12B所示,安装台23上设置有均匀9个立柱24、3个垫块25。立柱24的长度高于垫块25。首先,将顶盖14、衬板20和底盖21依次套入安装台23内,置于垫块25上,立柱24正好嵌入顶盖14、衬板20和底盖21的凹口内。再将九个比色皿架15分别从外向里套在九个立柱上,比色皿架15下端两侧的翻脚卡在顶盖14和衬板20之间,用螺钉固定将顶盖14、比色皿架15和衬板20固定在一起。然后,如图14所示,将托盘13套进安装台23,使比色皿架15上端两侧的翻脚卡在底盖21和托盘13之间,用螺钉固定。最后,将池座I从安装台23上取出,将九脚弹簧8套进池座1,九脚弹簧8的每个弹簧脚正对于比色皿架15,再盖上面板22,用螺钉将面板22和九脚弹簧8同时固定在顶盖14上。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过程如下在实验时将比色皿2放入池座I的样品池内,比色皿2的任意三个相邻面与比色皿架15的凹形的三个内侧面紧密接触,另一个面被九脚弹簧8的一个弹性脚顶住,在转动过程中比色皿2不会脱落。转动池座I将标尺12对准光耦定位器6,这样池座I可以精确定位到初始位置。绕转轴9转动悬臂5,使电机部件4的硅橡胶管3紧贴托盘14,通过控制电机11可以控制调节池座I的转向和转动。外部的测试光源19能够通过比色皿架15之间的空隙18入射到比色皿2上,光线透过比色皿2后穿过与比色皿2紧贴的比色皿架15上的透光孔17,通过对该出射光进行测试对比色皿2中的物质进行分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座(I)、电机部件(4)、光耦定位部件、底座(7)和主轴(16); 所述电机部件(4)和主轴(16)均设置在所述底座(7)上;所述池座(I)可绕所述主轴(16)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轴(16)上;所述电机部件(4)紧贴所述池座(I)的边缘设置;所述光耦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池座(I)和底座(7)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座(I)为圆柱形;所述池座(I)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托盘(13 )、底盖(21)、比色皿架(15 )、顶盖(14)、衬板(20 )、九脚弹簧(8)和面板(22); 所述托盘(13)与所述底盖(21)连接; 所述底盖(21)上安装有九个所述比色皿架(15); 所述比色皿架(15)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顶盖(14)、衬板(20),所述衬板(20)与所述顶盖(14)连接; 所述九脚弹簧(8)从顶盖(14)套入池座(I); 所述面板(22)与所述九脚弹簧(8)固定在所述顶盖(1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1)、顶盖(14)、衬板(20)的边缘均匀设置有九个方形凹口 ;所述底盖(21)、顶盖(14)、衬板(20)按照方形凹口对齐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皿架(15)为中间设有透光孔(17)的凹形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皿架(1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对翻脚,所述翻脚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盖(14)和所述衬板(20)之间,以及所述底盖(21)和托盘(13)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九脚弹簧(8)的弹簧脚正对于所述比色皿架(15)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皿架(15)与九脚弹簧(8 )之间的空间形成样品池。
8.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比色皿架(15)之间形成空隙(18);所述比色皿架(15)与所述空隙(18)关于所述主轴(16)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I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部件(4)包括硅橡胶管(3)、悬臂(5)、转轴(9)、悬臂架(10)与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出轴上端套有所述硅橡胶管(3 ),所述电机(11)装在所述悬臂(5 )上,所述悬臂(5 )通过所述转轴(9 )与所述悬臂架(10)连接,所述悬臂架(10)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定位部件包括光耦定位器(6)与标尺(12);所述标尺设置在所述池座(I)的底部;所述光耦定位器(6)正对于所述标尺(12)设置在所述底座(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池座、电机部件、底座、和主轴;池座通过主轴安装在底座上;电机部件设置在底座上,电机部件可以带动池座绕主轴转动。光耦定位部件位于池座与底座之间,设置在底座上。池座上可以摆放九个比色皿,被测比色皿的通光光束巧妙地从圆周另一端的两个比色皿的中间空隙处穿过测量比色皿。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是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的适用于多个比色皿同时测量的九联样品池装置。
文档编号G01N35/02GK202362313SQ20112051132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陶静怡 申请人: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