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架空线倾角测量头和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架空线倾角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输电线和通信线缆等架空线是以杆塔为支持物悬挂起来的,悬挂后呈弧形的曲线。在架空线的架设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架空线的松紧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线路运行的安全,因此必须将架空线的松紧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之内。通常,架空线的松紧程度以其弧垂的大小进行衡量,目前获得架空线弧垂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测量架空线的实际倾角,并利用所测倾角通过公式计算来得到架空线的弧垂。中国专利ZL201020300979. 1公开了一种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图1_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随动臂1 (图1的随动臂是摆臂形式,图3的随动臂是弹性伸缩臂形式),随动臂1 的一端铰接有随动测量头,随动测量头包括架体2,架体2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和随动轮3, 随动轮3沿着架空线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测量工作中,随动轮3的表面始终紧贴架空线10,并可以跟随架空线一起上下同步摆动,随动轮3所处位置的高低决定了架体2的倾斜程度,架体2借助随动轮3复制了架空线10的倾斜姿态,架体上的角度传感器感应到这种倾斜,测得的角度数据即可以作为架空线10的倾角。图1中的11是线缆滑子。上述装置中,随动轮3的轮体表面是直圆柱面,它与架空线10的接触见图4,而如电力输电线类的架空线则是由多层、多股细导线捻制而成的线缆,这种线缆的表面有峰点和谷点,当所述装置测量这类架空线的倾角时,其上随动轮接触的可能是架空线的峰点也可能是峰点与谷点之间的点,如果前后随动轮与架空线的接触点前后不一致,即一边是峰点另一边不是峰点,就会造成架体不能够完全反映架空线的倾斜姿态,使角度传感器所测角度与架空线的实际倾角存在较大误差,再通过垂度公式计算又会进一步放大这种误差, 最终导致得到的架空线垂度数据不准确。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在将上述装置安装到架空线上时,容易出现随动测量头不能正对架空线置放的情况,使架体与架空线呈空间相交状态, 这样随动轮可能发生倾斜,随动轮接触的不是架空线的正上部位或正下部位,而是偏向侧边一点,这样会进一步加大架体姿态与架空线倾斜姿态的差异,使角度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进一步增大。无论图1还是图3所示的装置,从图中结构可以得知其随动臂与随动测量头之间均是以单点铰接的方式相连接,这种连接结构使得随动测量头相对随动臂的可活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随动测量头的空中姿态就会受到随动臂空中姿态的牵制,不能方便快捷地将随动测量头及随动轮摆放在相对架空线的正确位置,在安装时对随动臂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安装操作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架空线倾角测量数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测量架空线倾斜程度的架空线倾角测量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架空线倾角测量头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架空线倾角测量头,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架体上具有两个斜面,两个斜面构成倒V形槽。进一步的,两个斜面上各设有一排滚针排,滚针排由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滚针沿斜面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而成,各滚针相对架体转动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随动臂,随动臂的一端连接有随动测量头,随动测量头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架体上具有两个斜面,两个斜面构成倒V形槽。进一步的,两个斜面上各设有一排滚针排,滚针排由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滚针沿斜面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而成,各滚针相对架体转动安装。进一步的,所述随动臂通过铰链连杆机构连接随动测量头。更进一步的,所述铰链连杆机构包括两根连架杆,两连架杆的一端通过相对应的球形铰链连接在所述架体上,两连架杆的另一端通过相对应的球形铰链与一连杆连接,所述随动臂连接在连杆上。本实用新型在测量架空线倾角的过程中,架体上由两个斜面构成的倒V形槽以卡放的方式接触架空线,有利于随动测量头相对架空线对正置放,同时,倒V形槽相对于直圆柱面的随动轮来说,能够减小因接触捻制架空线表面高低点造成的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量,从而修正了捻制类架空线表面高低点对架体姿态的影响,使架体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架空线的倾斜姿态,提高了架空线倾角的测量精度,为获取准确的架空线弧垂数据奠定了基础。在斜面上设置滚针排后,测量时,滚针排接触架空线,滚针与架空线之间是滚动摩擦, 减小了磨损。本实用新型中,随动臂采用铰链连杆机构与架体连接,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单点铰接的连接方式,随动测量头相对随动臂的可活动范围大大增加,随动测量头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平移、旋转和翻转,大大降低了随动臂姿态对随动测量头姿态的牵制,在安装过程中能更加轻松方便地将随动测量头及随动轮相对架空线正确摆放,同时减小了施工人员在高空安装操作的难度,在测量过程中也有利于保持其正确姿态。
图1是现有摆臂式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现有伸缩臂式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图3中的随动轮与捻制架空线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架空线倾角测量头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仰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随动测量头与随动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左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的基础上,对其随动测量头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后形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空线倾角测量头如图5、图6所示,该测量头包括架体21,架体21呈平顶的倒V形,在架体的上平面上居中安装有角度传感器20,在架体的构成V形的两个斜面上均装有滚针排,每排滚针排由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滚针23间隔排布而成,各滚针相对架体转动安装,两排滚针排构成了倒V形。图中10是捻制架空线。
上述测量头采用了两排滚针排构成倒V形,以实现在与架空线紧贴接触时有较小的磨损,但在实际应用中,若取消滚针排,采用直接在架体上设置两个斜面构成倒V形槽的结构,同样能够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如图7、图8所示(仅示出随动测量头和随动臂部分),该装置包括随动臂22,随动臂22的一端连接有随动测量头,随动测量头的结构与上述架空线倾角测量头的结构相同。本装置中,随动臂22通过铰链连杆机构连接随动测量头,铰链连杆机构包括两根长度相等、平行的连架杆24,两连架杆的一端通过相对应的球形铰链连接在所述架体21上,两连架杆24的另一端通过相对应的球形铰链连接在连杆25的对应端部,随动臂22连接在连杆25的中部。采用铰链连杆机构后,随动测量头相对随动臂更加灵活,更便于对正置放在架空线上。当然,应用时,上述铰链连杆机构若采用一根两端带有球形铰链的连杆来分别连接随动臂和随动测量头,也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测量现场安装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电缆滑子单侧安装测量 (如图10所示)或者双侧安装测量。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测量架空线的倾角,在需要测量柔索等其他线缆、缆绳的倾角时同样可以使用。图10中,11是电缆滑子,10是架空线。
权利要求1.一种架空线倾角测量头,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角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具有两个斜面,两个斜面构成倒V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斜面上各设有一排滚针排,滚针排由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滚针沿斜面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而成,各滚针相对架体转动安装。
3.—种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随动臂,随动臂的一端连接有随动测量头,随动测量头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角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具有两个斜面,两个斜面构成倒V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斜面上各设有一排滚针排,滚针排由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滚针沿斜面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而成,各滚针相对架体转动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臂通过铰链连杆机构连接随动测量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连杆机构包括两根连架杆,两连架杆的一端通过相对应的球形铰链连接在所述架体上,两连架杆的另一端通过相对应的球形铰链与一连杆连接,所述随动臂连接在连杆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架空线倾角测量头和架空线倾角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随动臂,随动臂的一端连接有随动测量头,随动测量头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架体上具有两个斜面,两个斜面构成倒V形槽。两个斜面上各设有一排滚针排,滚针排由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滚针沿斜面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而成,各滚针相对架体转动安装。在测量中,两个斜面构成的倒V形槽以卡放的方式接触架空线,有利于随动测量头相对架空线对正置放,同时能够减小因接触捻制架空线表面高低点造成的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量,从而修正了捻制类架空线表面高低点对架体姿态的影响,使架体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架空线的倾斜姿态,提高了架空线倾角的测量精度。
文档编号G01C9/02GK202092638SQ2011201268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陈文亮 申请人:陈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