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摩托赛车模型领域,具体是一种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遥控摩托赛车模型,后轮陀螺仪平衡装置中,离合甩片由一根拉簧相连, 当离合甩片磨损,拉簧易断,陀螺仪运转生热,拉簧弹力减弱;陀螺仪性能和寿命不稳定,影响遥控摩托赛车模型的操控和使用寿命;且轮框和大齿分离,装配复杂易不同心。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遥控摩托车赛车模型陀螺仪平衡装置的稳定性差,寿命有限等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陀螺仪,具有运转的稳定性和寿命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包括轮框、传动大齿、传动齿轴、离合齿轮和离合甩片,所述的离合甩片固定在离合齿轮上,离合齿轮通过传动齿轴与传动大齿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齿轮上设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销,每个定位销上均安装一个离合甩片,离合甩片与离合齿轮之间设有离合扭簧,其中定位销穿过离合甩片和离合扭簧。所述的离合扭簧代替现有的离合弹簧,并调大弹簧线径,相连接的离合甩片和离合齿轮,其结构和扭簧相配。所述的传动大齿与轮框一体设置。所述的传动大齿与轮框均为塑胶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陀螺仪设计采用三根离合扭簧受力方式,使扭簧线径足够大,陀螺仪运转产生高热不会变形,而扭簧的装配方式,几乎没有磨损;一体式的塑胶传动大齿与塑胶轮框,保证了传动同心顺畅且装配简单,极大提高了陀螺仪的工作稳定性能,效率和使用寿命。
图1是市面现有摩托赛车模型后轮陀螺仪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陀螺仪结构图;图3是离合弹簧,甩片安装立面图;图4是一体式塑胶传动大齿与塑胶轮框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陀螺仪传动部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塑胶轮框1和塑胶传动大齿2、在一体式的塑胶轮框1和塑胶传动大齿2内安装有传动齿轴3、离合齿轮4、离合甩片5和离合扭簧6,所述的离合甩片5固定在离合齿轮4上,离合齿轮4通过传动齿轴3 与传动大齿2相联接,所述的离合齿轮4上设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销41,每个定位销41上均安装一个离合甩片5,在每个离合甩片5与离合齿轮4之间设有离合扭簧6,所述的离合扭簧6是代替现有的离合弹簧,并调大扭簧线径,相连接的离合甩片5和离合齿轮4,其结构和离合扭簧6相配。 本实用新型陀螺仪设计采用三根离合扭簧受力方式,使扭簧线径足够大,陀螺仪运转产生高热不会变形,而扭簧的装配方式,几乎没有磨损;一体式的塑胶传动大齿与塑胶轮框,保证了传动同心顺畅且装配简单,极大提高了陀螺仪的工作稳定性能,效率和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包括轮框、传动大齿、传动齿轴、离合齿轮和离合甩片,所述的离合甩片固定在离合齿轮上,离合齿轮通过传动齿轴与传动大齿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齿轮上设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销,每个定位销上均安装一个离合甩片, 离合甩片与离合齿轮之间设有离合扭簧,其中定位销穿过离合甩片和离合扭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大齿与轮框一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大齿与轮框均为塑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轮回旋陀螺仪平衡装置,包括轮框、传动大齿、传动齿轴、离合齿轮和离合甩片,所述的离合甩片固定在离合齿轮上,离合齿轮通过传动齿轴与传动大齿相联接,所述的离合齿轮上设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销,每个定位销上均安装一个离合甩片,每个离合甩片与离合齿轮之间设有离合扭簧,其中定位销穿过离合甩片和离合扭簧,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根离合扭簧受力方式,使扭簧线径足够大,陀螺仪运转产生高热不会变形,而扭簧的装配方式,几乎没有磨损;一体式的塑胶传动大齿与塑胶轮框,保证了传动同心顺畅且装配简单,极大提高了陀螺仪的工作稳定性能,效率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01C19/04GK202057336SQ2011200512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日
发明者黄伟洪 申请人:盈多宝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