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湿度传感器。
两个B值、阻值完全一致的热敏电阻置于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一个为完全密封的干燥空气,另一个为与大气相通的空气;给两个热敏电阻通上相同的电压,此时,热敏电阻自身发热并散热;当达到平衡时,由于一个热敏电阻处于干燥空气中,另一个与大气相通,而其它条件均一致,两热敏电阻由于散热产生的误差为绝对湿度量。传统的湿度传感器采用手工点小珠的方法制作热敏电阻,然后,再用人工方法逐个对湿度点进行封装、检测、试验,最终确定能否配对,将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热敏电阻作为一组制成一个湿度传感器。由于选配一组完全一模一样的热敏电阻的难度较大,因而形成不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改进的湿度传感器大多在热敏电阻材料上做文章,普遍采用高分子电容、电阻、多孔陶瓷电阻,由于高分子材料不适合于高温、高湿超低温、酸碱性大等恶劣环境,多孔陶瓷及高分子材料均怕污染,污染后会严重影响其精度,使用寿命短;对于易结露的场合,多孔陶瓷结露后很难全部恢复,且恢复时间长(一般需要24小时),且只能测量相对湿度;在60℃下,饱和空气含水量为130g/m3,对于高分子及陶瓷传感器,此时要检测相对湿度,就相对较为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不怕结露、测量范围广、能够用于大批量生产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大面积的陶瓷基片正反两面同时将热敏电阻材料制作上去,再印刷电板,制成厚膜电路,然后划成小片、焊上电极;此时陶瓷基片上正反两面形成两个热敏电阻,且尺寸大小一致;再检测热敏电阻阻值,如阻值一致,则就可封装进密封件中,制作成湿度传感器;对于湿度大的场合,在壳体内固定上吸湿剂,从而保证两热敏电阻的相对湿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一(无吸湿剂)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含吸湿剂)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左视图附图中1是气孔,2是壳体,3是窗,4是热敏电阻,5是陶瓷基片,6是导线,7是吸湿剂。
潮湿气体通过气孔(1)进入由壳体(2)和窗(3)组成的空间左腔;给两个热敏电阻(4)通上相同电压,此时,热敏电阻(4)自身发热并散热;当达到平衡时,由于一个热敏电阻处于空间右腔干燥空气中,另一个与大气相通,而其它条件均一致,因而两热敏电阻(4)由于散热产生的误差即为大气绝对湿度量。对于湿度较大的地区在空间右腔设置一吸湿剂(7),以保证右腔的干燥度。本实用新型的外型可制矩形、圆柱形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实现大批量生产、封装简单、焊接点少、可靠性好,加之热敏电阻散热面积大,两热敏电阻稳定后散热差异大,输出信号大,便于电路处理。
权利要求一种湿度传感器由导线、壳体、窗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与导线相连的大面积的陶瓷基片正反两面设置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上印刷电路板;在壳体组成的密封腔内根据使用地区的湿度情况设置有吸湿剂。
专利摘要一种湿度传感器由导线、壳体、窗和在一大面积的陶瓷基片正反两面同时将热敏电阻材料制作上去,再印刷电板,制成的热敏电阻(厚膜电路)等组成,在壳体组成的密封腔内根据使用地区的湿度情况设置一吸湿剂;本实用新型具有封装简单、焊接点少、可靠性好、不怕结露、适用于各种环境、测量参数广、测量范围大等特点,另外,由于散热面积大,两热敏电阻稳定后的散热差异大,输出信号大,便于电路处理;是目前最理想的湿度传感器之一。
文档编号G01N27/04GK2456160SQ0024067
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0日
发明者陈烈, 王小伟, 周小荣 申请人:金坛华诚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