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次性组织研磨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领域,尤其属于一种一次性组织研磨管。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验中,经常会需要对临床采集的组织标本进行分解,比如要进行组织细胞分析时,需要将组织块细胞进行分离,通常采用酶消化法进行分离,即将组织块浸入消化蛋白酶液体中,经数小时到数十小时的消化后,细胞间的联结解体,细胞分散。再比如需要对组织进行微生物分析时,完整的组织切面微生物有限,且显微镜根本无法观察,需将组织分解后再进行微生物培养或镜检,通常采用的是陶瓷研磨碗进行研磨,该研磨碗由研磨棒及研磨碗组成,在碗内壁及棒外壁形成粗糙面,对组织进行研磨。在现有的两种组织分离方法中,酶消化法作用时间长,效率低,而且不太容易把握一个度的问题,通常出现组织表面部分的细胞因作用时间过长造成细胞溶解而组织中心部分细胞作用时间不足而分离欠佳的矛盾。并且该方法对微生物也同时具有消化作用,因此该方法不适于微生物分 析时的组织分解。虽然研磨碗的研磨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研磨碗也有其严重的缺陷其为陶瓷制品,通常重复使用,容易产生交叉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对于有需要将组织块分解的检验中,它能克服了传统方法操作的弊端和繁琐,只需将组织块放入研磨管内, 拇指、食指和中指直接揉搓即可轻松将组织块均匀研磨,使组织研磨工作变得方便、简单、 快速且经济,适合一次性使用,杜绝交叉污染。为临床检验提供极大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包括管体,其结构特点为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内管壁设置有研磨珠或研磨纹。所述的研磨珠为设置于管壁内侧的半珠形突起。所述的研磨纹为设置于管壁内侧的线条状突起。所述的研磨纹形状为直线形或曲线形。所述的研磨纹形状为虚线形或实线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I、克服酶消化法耗时长,细胞容易溶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在取材当时短时间内即可将组织块研磨分解。2、直接在研磨管中操作,无需交替使用各种器械操作。3、只需拇指、食指和中指直接揉搓,使组织研磨工作变得方便、简单、快速且经济,无需特殊设施,非常方便。4、成本低廉,适合一次性使用,杜绝交叉污染。
[0015]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切面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管体1,半珠形突起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包括管体1,管体由透明软塑材料制成,便于揉搓操作及观察;其结构特点为管体I的内管壁设置有研磨珠或研磨纹,所述的研磨珠为设置于管壁内侧的半珠形突起2 ;所述的研磨纹为设置于管壁内侧的线 条状突起。研磨纹形状可为直线形也可为曲线形,也可为虚线形或实线形。使用时,对于有需要将组织块分解的检验,只需将组织块放入研磨管内,拇指、食指和中指直接揉搓内管壁的研磨珠即可轻松将组织块均匀研磨,使组织研磨工作变得方便、简单、快速。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包括管体(I),其特征在于管体(I)的内管壁设置有研磨珠或研磨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珠为设置于管壁内侧的半珠形突起(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纹为设置于管壁内侧的线条状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纹形状为直线形或曲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纹形状为虚线形或实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次性组织研磨管,包括管体,其结构特点为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内管壁设置有研磨珠或研磨纹。克服酶消化法耗时长,细胞容易溶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在取材当时短时间内即可将组织块研磨分解。因而可以直接在研磨管中操作,无需交替使用各种器械操作。只需拇指、食指和中指直接揉搓,使组织研磨工作变得方便、简单、快速且经济,无需特殊设施,非常方便。适合一次性使用,杜绝交叉污染。
文档编号G01N1/28GK202485960SQ20122010283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叶秀晶, 陈明辉, 陈隆玉 申请人:三明市和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